第1044章 強勢

蘭芳大選進行的一帆風順,法國則是波雲詭譎。

法國參加總統競選的分別是左翼聯盟的皮埃爾·福煦、民族同盟的愛德華·郝裏歐、以及激進社會黨的加斯東·杜梅格。

皮埃爾所在的左翼聯盟是去年剛成立的一個組織。

相對於蘭芳的兩黨制,法國的黨派可謂是多如牛毛,法國政治上的“自由”在黨派的數量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在法國,只要你願意,哪怕是只有你妻子支持你,你們兩個人也可以成立一個黨派。

所以可想而知,法國的黨派該多到什麽程度。

這麽多的黨派,想要在國會中一家獨大簡直是癡心妄想,所以每到大選年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爭權奪利,法國總是會出現很多臨時性政黨,左翼聯盟就是這麽一個黨派。

愛德華·郝裏歐所在的“民族同盟”也是這樣,加斯東·杜梅格所在的激進社會黨好一點,並不算是臨時政黨,但這個成立於二十年前的政黨也是法國各激進主義政治派別聯合組成的。

說句好聽點的,法國的政黨是平時各自為政,每到大選年就會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各自組合。

說句難聽的點,這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人一多,什麽樣的人都有,有的人為自己的主子說話要保證資產階級利益,有的人為了爭取廣泛支持要代表廣大工人階級,有人為了鄰居家的女主人要為廣大婦女爭取正當權益,還有的人另辟蹊徑,為了爭奪新移民的選票,聲稱要把法國建設成“法蘭西斯坦”、或者是“法蘭西尼亞”。

真特麽群魔亂舞。

皮埃爾從參選之後,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協調“左翼聯盟”內部的利益分配上,在爭奪選票上倒沒花多少心思。

相對來說,皮埃爾還是很有優勢的,只要正常發揮自身實力,皮埃爾成功當選應該沒問題。

畢竟皮埃爾背後有蘭芳的支持,有洛克菲勒家族幫忙站台,從政治資歷上講皮埃爾確實不如愛德華·郝裏歐和加斯東·杜梅格,不過選舉這種事,政治資歷從來不是決定性因素,個人實力才是。

只有讓國民相信某個人能帶領他們奔向幸福生活,國民才會把他們手中的選票投向某個人。

宣布參選之後,皮埃爾就忙得焦頭爛額,每天被各種宴會、各種會面、各種談判纏得無法脫身,確實沒工夫處理蘭芳想要在馬達加斯加設置中轉站的事。

在皮埃爾看來,這個問題不著急,只要皮埃爾競選成功,蘭芳在馬達加斯加設置一個中轉站就是皮埃爾一句話的事,到時候秦致遠想把中轉站放在什麽地方就放在什麽地方,想要多大面積就有多大面積。

那個地圖隨便讓秦致遠畫個圈就行。

這可不是賣國,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蘭芳在馬達加斯加設置中轉站,是要向法國政府繳納費用的,皮埃爾會把所有的手續都弄得天衣無縫,讓人挑不出毛病。

這也是皮埃爾當選應該給秦致遠的報酬,如果沒有好處,也就沒有名目繁多的政治獻金。

皮埃爾肯定是不理解秦致遠的急迫心情,秦致遠現在已經等不及皮埃爾上台。

塔那那利佛,馬達加斯加最大城市,法國駐馬達加斯加總督駐地。

塔那那利佛位於馬達加斯加中部高原,有“千人勇士城”之稱,這是一座修建在山脊上的城市,地勢險要、地形崎嶇,端的是易守難攻。

只可惜進入現代社會,再險要的地形在飛機大炮面前也失去了防禦作用,塔那那利佛和馬達加斯加其他地區一樣,都被法國人占領,成為法國龐大殖民地的一部分。

現在的馬達加斯加總督叫莫裏斯·薩瑞爾,莫裏斯·薩瑞爾世界大戰初期擔任法國第三集團軍指揮官,1916年至1917年指揮了薩洛尼卡戰役。利奧泰擔任陸軍部長後,莫裏斯·薩瑞爾淡出軍方現役,戰後輾轉多地,目前擔任法國駐馬達加斯加總督。

必須要說,英法兩國的殖民行為,再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客觀上也確實是推動了殖民地經濟發展。

在法國人殖民馬達加斯加之前,塔那那利佛城市內的大部分建築物都是以木材、或者是燈心草建成,換句話說,法國人來到塔那那利佛之前,塔那那利佛是一個草棚子組成的城市,城市內最宏偉的建築是高約四十米的國王王宮,這座王宮建在一個石基上,長約七米、寬約六米,王宮整體為木質結構,使用的全部都是黃檀木。

為了建成這座長條狀的王宮,單單是運輸黃檀木,就有將近兩千名工人累死。

好吧,其實法國人到來之前,這裏的人們日子過的也不怎麽樣。

現在這座王宮同時還是馬達加斯加前任國王安德裏亞納姆波伊尼麥利那的陵墓,這位國王1810年死在塔那那利佛,當時根據他的遺囑,把他葬在王宮的城門附近,但法國殖民當局在1897年將國王遺體移葬於王宮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