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

東陽不明白李素想念的家為何在前世,她只覺得剛才那首曲調裏有一種深深的哀愁,仿佛一陣綿綿的凍雨,直接淋進了她的骨髓裏,令她憂傷到顫栗。

他……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那個故事有喜有悲,有笑有淚,他的詩,他的國策,他造出的震天雷……或許都在他的故事裏。

東陽很想聽這個故事,但良好的教養告訴她,他不想說,她就不能問。

靜靜看著李素沉默的樣子,東陽忽然劈手奪過了他手裏的陶笛,道:“以後別吹這個了,吹得人心裏慌慌的,不好聽。”

李素被她從鄉愁中驚醒,笑了笑,無所謂地點頭。

東陽把玩著手裏的陶笛,嘴裏哼哼有聲,似乎在默記李素剛剛吹奏的曲調,過了一會兒,抿著嘴悄悄笑了笑。

“李素,這裏便是你的故鄉。”東陽重重地道。

李素怔然,隨即舉杯飲盡冰涼的葡萄釀,漫聲吟哦:“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聲漸凝噎,似向前世告別。

……

唐朝的宦官很辛苦,特別是唐朝初年的宦官,不跑腿時只是個侍侯貴人的角色,跑腿時也只是個傳話的,長安城內還好說,恨的就是李素這種人,住在離長安城六十多裏,騎馬跑斷腿也不見這新封的混賬爵爺掏出點小費慰勞一下。

宮裏來了旨意,陛下宣召李素進宮奏對。

李素只好穿上那件略顯娘炮的淺緋色官服,腰間掛上一個銀魚袋,騎上馬兒跟著宦官進了長安城太極宮。

李世民仍在暉政門內的安仁殿召見他,今日的李世民只穿了一身黃色便袍,跟東陽說的一樣,大殿四周果然擺放著許多冰塊,宦官內侍賣力地扇著大團扇子,李世民仍熱得額角冒汗,以往所見的皇帝威儀今日全然不復,嘴裏甚至噶嘣噶嘣嚼著冰塊。

“這天氣,熱得邪性……”李世民皺著眉,朝宦官示意了一下,宦官急忙將一碗細碎的冰塊捧送到李素面前。

李世民揚揚眉:“來一塊?”

很暖心的待客方式,類似於前世的陌生人見面先發一根煙當作打招呼,彼此間的陌生感隨著煙霧縹緲瞬間消逝殆盡。

李素當然也不客氣了,他也很怕熱的,更何況最近不知為何,臉上又冒出一顆青春小紅痘,估摸是天氣熱上火,煩得徹夜難眠,總覺得沒臉見人,照鏡子都沒心情了。

消火的冰塊,實在不能拒絕……

迅速拈起一塊扔進嘴裏,然後……君臣二人相對無言,同時噶嘣噶嘣……

“朕意長安城東郊二十裏外劃一塊地方,駐重兵把守,設火器局一,你任監正,正五品,另任少監二人,匠作百人,專司研制火藥震天雷之用,三日後上任去吧,噶嘣噶嘣……”李世民嚼著冰塊把該說的都說了,這次沒有一句問句,簡單的說,這不是奏對,而是宣李素進宮聽聖旨。

李素無辜地望著他,同時,無辜地嚼著冰塊:“噶嘣噶嘣……”

李世民盯著他:“你有話說?”

“有。”

“奏來。”

李素三兩下嚼完冰塊,咳了兩聲,萌萌地看著李世民:“陛下,臣……只是個孩子啊。”

“再作,朕讓你橫著走出宮。”李世民怒哼。

李素嘆口氣,其實上次進宮奏對,見李世民對火藥如此狂熱的態度後,李素便有了這種預感,見識過火藥威力後,但凡稍有雄心壯志的皇帝都不會對它視而不見,而研制發展火藥的人選,除了他這個發明者以外,還能是誰?

耳邊忽然響起許敬宗跟他說的那番話,其實,世上從皇帝到販夫走卒,誰能真正悠閑一世?各有各的忙碌罷了,不讓他悠閑的權力掌握在別人手裏,他有什麽資格做個閑人?

“敢問陛下,所謂火器研制,需要研制什麽?”

李世民冷笑:“你問朕,朕問誰去?東西是你造出來的,怎麽把這個東西變出花樣,變得更利於我大唐雄兵征伐天下,那是你這個火器局監正的事情,朕管得了那麽多?”

好吧,歷史因為一個小陶罐的出現而徹底改變了軌跡,朝一個任何人都無法預料的方向瘋狂發展,大唐皇帝陛下掠奪土地有了更加犀利的武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後世歷史學家若有知,一定會把……王樁吊起來抽一頓?

不是因為王樁的話,這東西出不了世,王樁是千古罪人,沒錯,是這樣的。

李素拱手:“一應人力物力……”

李世民一揮手:“要啥給啥,噶嘣噶嘣……”

“陛下,火器這個東西,範圍很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火器都可以應用……”

李世民停止了咀嚼,吃驚地盯著他:“天上飛的?咋飛?”

李素忽然想自扇耳光,幹嘛給自己找麻煩?天上飛的東西當然能造,比如後世的熱氣球,材料和燃料合適的話真能飛起來,但是……那東西造起來好麻煩,真懶得幹這種沒任何好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