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下)

人活得太明白了也不好,有的事就算看穿了也沒必要說穿,牛進達這把年紀顯然活到狗肚子裏去了。

李素很尷尬,有種走在路上忽然被人扒掉褲子的羞惱。

蒼白且沒有說服力的解釋很蒼白,在場的老將們臉色紛紛變得有點怪異了,老爹李道正則一臉想把兒子活剮了的表情,正站在人群裏猶豫要不要祭出降魔法器。

良久,程咬金忽然噗嗤一笑,接著周圍的老將們全笑開了。

“受冠的大日子還幹混賬事,幸得今日只是我們幾個行伍裏的人,若來受冠的是孔穎達,魏徵那幾個酸腐老貨,今日非扒了你一層皮不可,齋戒不好好齋戒,還吃得滿嘴油花……”

牛進達擡頭看了看天色,道:“吉時即至,趕緊把嘴擦了,誤了時辰不吉利。”

李素急忙擦了嘴,朝諸將露出一記訕笑,然後眼觀鼻,鼻觀心,在院子正中的蒲團上跪好。

為了今日冠禮,牛進達穿得很正式,玄色華服,腰間系白玉扣帶,玉帶上還掛著兩個金魚袋,此刻牛進達滿面肅然,目露正色,站在李素正前方。

冠禮的規矩很多,很森嚴,今日李素受冠行的是正經的漢禮,禮儀愈加繁瑣。

李道正和李素是主人,程咬金等諸將為觀禮賓客,牛進達為正賓,正賓即主持受冠之人。

今日冠禮上,曾經的村學教書先生郭駑亦赫然在列,他充當的是贊者的角色。李素曾在村學裏讀過幾天書,按理受冠的人應是村學的教書先生郭駑,畢竟二人算是師生關系,可李世民的聖旨裏指定了牛進達,郭駑只好淪為贊者。

所謂“贊者”,便是在一旁充當司儀的人,順便給正賓打下手,捧著盤子遞櫛掠,冠巾,梁冠等等,雖然由正賓淪落為打下手的贊者,可郭駑今日卻一臉興奮,臉色時刻漲得通紅。

當不成正賓本是正常,能與李素坐實了這層師生關系,又能與諸多開國老將功勛們一同觀禮,對郭駑這個落第的教書先生來說,已然是天大的榮幸了。

日已近午,吉時即至。

牛進達仰頭望了望天色,然後整了整自己的衣冠,正冠正容之後,忽然沉聲道:“《禮》曰:‘冠者,禮之始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涇陽李素者,年十七,少年聰慧,天資靈秀,素備成人之資,將責以成人之道,宜行冠禮,可治人矣,《禮》曰:‘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故以受冠,益慕聖賢之道,成君子之為,通經綸,識禮樂,知禮義之方,然後冠之,斯其美矣。”

一通深奧的古文說完,李素一句都沒聽懂,只好睜著萌萌又茫然的大眼,呆滯地看著牛進達。

牛進達一番前言說完,旁邊的贊者郭駑急忙捧著一個木托盤上前,托盤上放著一頂冠笄,所謂“冠笄”,其實就是固定冠巾的簪子,冠禮程序裏面需要“三加”,冠笄是第一加。

牛進達接過郭駑捧來的冠笄,親自為李素插在發髻上,口中悠揚念道:“吉月令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維祺,以介畢福。”

這句很深奧,一定要解釋的話,就當它是牧師的祝福術吧。

李素跪拜,起身入東房,脫去禮服,只著裏衣而出。

一加之後再加。

這次牛進達給李素戴上了襆頭,並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謹爾威儀,淑順爾德,眉壽永年,享受胡福。”

嗯,第二次施祝福術。

李素再跪拜,起身入東房,脫去了剛戴上的襆頭。

三加,這次與尋常人家的冠禮不太一樣,尋常人家的三加是給受冠者正式戴上帽子,而牛進達給李素戴的卻是梁冠,並且給李素換上了緋色的官袍革帶皂靴,腰間再給他掛上一個銀魚袋。

因為李素在受冠之前便是朝臣的身份了,涇陽縣子兼火器局監正,正五品銜,必須與百姓有區別,所以戴的是梁冠,依制,梁冠上可配兩道梁。大唐立國之後禮樂皆興,只是在貞觀時期有點亂套,無論婚喪嫁娶還是行冠,有的用周禮,有的用漢禮,只因天下世家門閥林立,隴右和關中諸多權貴世家裏鴻儒博學倍出,關於“禮”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所以造成了如今亂成一鍋粥的景象,總之,用的人開心就好。

三加之後,牛進達的祝福術還沒完,接著補上了最後一句:“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祝福過後,李素滿血滿藍。

接著李素向正賓,父親,贊者和觀禮的來賓一一行拜禮,贊者將酒盞遞來,李素依禮向東南西北四面逐一拜了一遍。

拜完之後李素腦子一陣發暈,今日虧大了,不知做了多少次磕頭蟲,偏偏還不敢露出不滿之色,這麽多人盯著自己呢,理論上,這些人裏任意挑出一個都能用雙手把他生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