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

重修大明宮?

李素愕然:“蓋個宮殿而已,還‘滿天下’搜羅工匠?有這必要嗎?”

許敬宗亦愕然:“‘蓋個宮殿’?監正大人,重修大明宮不止是‘蓋個宮殿’啊……”

李素漸漸回過味了,終於問出一個不算太愚蠢的問題:“大明宮……有多大?”

這話問到點子上了,許敬宗嘆了口氣,道:“大明宮不算太大,四個大明宮差不多算一個長安城而已。”

李素大吃一驚,一座宮殿,相當於長安城的近三分之一,長安城可是如今世上最大的城池,百萬人口之巨啊。

“陛下吃錯了什麽……咳,陛下可能最近龍體不適……”李素飛快改口,為了掩飾自己剛才的不敬,又胡亂找了個方向就當是太極宮,敷衍似的拱拱手,表示了一下臣子對吃錯藥的皇帝陛下的慰問。

許敬宗嘆道:“大明宮早在貞觀八年開始動工,原本為了給太上皇安養天年之用,當時陛下決意修大明宮時,三省六部的朝臣們都很反對,無奈那時陛下心意已決,鐵了心要給太上皇建一座宮殿,把太上皇……”

許敬宗說著忽然一頓,神情有點尷尬。

言中未盡之意,李素卻忽然明白了。

簡單的說,大明宮原本是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給他老爹李淵建的一座監牢,不同的是,這座監牢裏亭台水榭,酒池肉林皆俱,裏面塞進各種美女各種金銀珠寶,凡是能滿足人的所有欲望的東西,裏面都有。

奪取了皇權,李世民不希望上面還有個太上皇時刻在他耳邊叨逼叨,千辛萬苦奪下來了,就必須獨自一人享用,所以李世民把他老爹軟禁起來,不準其參與國政朝務。大明宮動工以前,李淵被關在大安宮裏,為了孝順老爹,李世民給大安宮塞進了無數美女供其淫樂……

這個舉動,實不知到底是孝順還是坑爹,誰都不能排除李世民是否有別的心思,當時李淵六十多歲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正是禁欲養生的年紀,兒子卻給他塞了一大堆絕世美女,泡在美女堆裏每天不知來幾發,對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來說,晚年活得太爽歪歪的話,注定活不長了。

“貞觀八年開始動工,工部僅圖紙便堆得比山高,這些圖紙每一張都要建成實物,當時國庫錢不過三百多萬貫,用這些錢去建一座史所未見的宮殿,工部和戶部做了預算,用未來國庫十年所入,亦只能建大明宮十之四五,當時群臣反對,而陛下卻不納其諫,執意動工。貞觀九年時,大明宮僅只打下地基,建起了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三大主殿,太上皇六月忽然駕崩,國喪過後,群臣再次上疏,陛下沒了建大明宮的理由,遂下旨停工……”

許敬宗慢悠悠地解釋著,神情有點復雜,似乎想露出幾分憤慨正義之色,像魏徵那樣擺一個一言不合血濺五步的造型,可終究心裏缺了點正義的底氣,壞人偶爾正義一下都透著一股子莫名其妙的心虛。

“許少監覺得大明宮不該重修?”李素看著許敬宗糾結的模樣有點好笑。

許敬宗急忙道:“修自然要修的,陛下為國操勞多年,治下如此錦繡江山,朝堂清明,百姓安居,此皆陛下之功,修座宮殿享享福,委實無可厚非,只不過……只不過若是再晚幾年便好了。”

說完許敬宗似覺未能與陛下思想保持同步而羞愧,面朝太極宮方向遙遙拱手為歉,李素很困惑,剛才自己拱手的方向似乎與許敬宗的不太一樣……

“貞觀大治十一年,雖說眼下官員清廉,百姓安居,可大唐遠未到富足的程度,不僅是錢糧的事,一旦動工重修大明宮,勢必向天下各道州征調數十萬的民夫,增加天下徭役,民夫征調入京兆,家裏誰來種地?誰來入府兵?誰來喂飽一家老小?誰來娶妻生娃添人加丁?監正試想,我大唐關中人口僅百萬戶,百萬戶裏抽調數十萬民夫,各戶所余人丁幾何?剩下的這點人能幹點啥?牽一發而動全身,陛下決意今年重修大明宮,委實……”

許敬宗搖頭一嘆,接下來的話沒敢再說了,估摸不是什麽好話。

連許敬宗這樣的壞人都覺得不對,說明這事確實錯得厲害了。

李素笑道:“對我們火器局來說,只不過抽調了一半的工匠,許少監你把事情安排妥當,其余的事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那些該是三省六部大臣們該操心的。”

許敬宗也笑道:“是是,下官也和那些工匠一樣,閑來與監正碎嘴嘮叨一番,真正能勸諫陛下的,也只有三省的朝臣們了。”

李素緩緩道:“抽調火器局的工匠去修大明宮,這是陛下的旨意,你我反對無用,我關心的只有一個問題……火器局的工匠都是一幫造震天雷的殺才,把他們抽調去修宮殿,難道工部要安排他們去爆破拆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