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

李素的態度令牢門外的所有人傻眼。

只聽說迫不及待放出去的犯人,沒聽說死賴在牢房裏不肯走的犯人,這小子被關傻了?

“不出去,死也不出去,我打算在這間監牢裏養老了。”李素很執拗地搖頭。

傳旨的宦官氣得臉都綠了,可終究聽說過李素的名頭,這家夥一篇文章把陛下氣得直哆嗦,散朝以後甘露殿內不知砸壞了多少花瓶矮桌,連皇帝都不怕了,他一個小小的閹人敢拿李素怎樣?

“李縣子,您可聽清楚了,這是陛下的旨意,這道旨是放您回家,不是讓您上法場,您就算抗旨,這也抗得沒道理呀……”宦官忍著氣勸慰道。

李素偏過頭,斜睨了他一眼,哼哼:“反正我不出去,便請內侍稟奏陛下,就說臣李素自知罪孽深重,不坐牢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正視聽,臣犯錯之後羞愧難當,自請拘役……嗯,拘役一年零兩個月。”

宦官的臉色更難看了:“這……這怎麽還有零有整呀,李縣子,這話奴婢可不敢回奏,陛下怪罪下來奴婢擔當不起,您還是趕緊回去吧。”

“不回去!”

沒辦法,進牢房前無私了一次後,此刻自私自利的性子又犯了。

回家容易,但李素能預料到回家後屁股還沒坐熱乎,宮裏緊跟著又會來一道聖旨,如程咬金所言,這道聖旨多半會把他扔到西州去,然後在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不知待多久,李世民那麽忙,萬一忙著忙著把他這個人忘了,臨死都沒記起來,李素這輩子只能在西州紮根發芽了……

所以,不管李世民派他去西州有什麽用意,李素就是不想去,至於原因……因為他懶啊,不僅懶而且自私,這個理由很充足吧?

李素堅決的態度無疑令很多人失望,最失望的莫過於牢門外的獄卒了,一個個眼巴巴地盯著他,有種搖尾乞憐的辛酸感。

宦官也沒辦法了,冷哼一聲後轉身就走,至於回宮後如何稟奏,自然不會把李素這番鬼話回上去,頂多一句“李素抗旨不遵”就算完成這趟差事了,回頭陛下是要剁了他還是剮了他,隨意。

“慢著,回來!”

宦官轉身走了兩步,李素把他叫回來了。

宦官面無表情地看著他,李素慢條斯理地伸了個懶腰,道:“剛才我忽然想清楚了,家裏似乎比牢裏更舒服……”

宦官一呆,獄卒們卻如聆天籟,驚喜地連連點頭附和:“對對對,自是家裏爽利多了。”

李素點點頭:“所以,我還是回家吧。”

一群獄卒獅子搏兔的架勢沖上來,忙不叠給李素打開了牢門,然後一齊鞠躬,神情虔誠地恭送。

是的,李素忽然想通了。

抗旨這種事,最好別幹,特別是剛寫過文章把李世民氣得直哆嗦沒幾天,如果又幹出抗旨的事,自己死於非命的概率非常高。

不僅如此,李素還突然間想起了一位反面教材典型,這個人名叫盧祖尚,曾任瀛洲刺史,後來因為交州都督出缺,李世民打算把盧祖尚升官一級,派到交州去當都督,誰知盧祖尚死活不願去,因為交州太遠了,位於後世的越南境內,唐朝時真是一片荒蠻之地,要啥沒啥。

盧祖尚也是心大,他覺得自己沒犯什麽錯誤,只是不想跑太遠去當官,應該有跟皇帝討價還價的權利,所以李世民一連給他下了好幾道旨,盧祖尚就是不願離開長安。

後來的結果自然眾所周知了,當皇帝的人通常耐心都不太好,而且也討厭別人以一種平等的姿態違抗他的旨意,於是李世民二話不說,索性把盧祖尚一刀剁了。

既然不想走遠路,這輩子你就埋在土裏吧,一步都不必走了。

李素本來也打算跟這位抗旨界老前輩學習一下的,後來一想到這位老前輩的下場……

還是不要考驗李世民所剩不多的耐心了吧,這種挑戰自己生存極限的刺激運動或許魏徵比較喜歡,但李素絕對敬而遠之。

所以,李素決定出獄了。

一步跨出監牢的木門,李素回頭看了一眼牢房裏的擺設,幽幽嘆了口氣。

這口氣嘆得令身旁的獄卒們心驚膽戰,這裏是牢房啊,是關犯人的地方啊,完全沒有任何自由啊!你這一記無限留戀的眼神是腫麽回事?

……

走出大理寺的大門,陽光有些刺眼,李素眯了眯眼睛,半天才適合這獄外自由的空氣和光線。

輕輕呼出一口氣,曬著初春略帶幾分寒意的陽光,李素笑了。

自己終於又自由了。

大門數十步外的空地上,一襲孤單瘦削的身影靜靜地站在那裏,李素一愣,凝目仔細看去,竟是許明珠。

十多天不見,許明珠明顯瘦了一些,一襲玄色的裙衽裹著單薄的身子,在川息的人流裏靜靜佇立,像一朵幽谷裏的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