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

在長安接到李世民的詔令時,李素便設想過西州的模樣,那時的他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盡可能地將西州想象成無比貧瘠落後的樣子,以調適自己的身心在見到西州後不會受太大的刺激。

然而真實的西州落在李素眼裏後,李素發現自己果然還是太年輕了,世上沒有最貧瘠,只有更貧瘠,僅只看西州那一圈城墻,心就涼了半截。

“未知西州的兵力和戰力如何?”

這也是李素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曹余捋須,眯著眼睛笑,笑容有點苦澀:“西州州境方圓六百余裏,貞觀九年,三省置折沖府二,按上府所設,每一個折沖府滿員一千二百人,其中一府戍守西州城,另一府設於高昌國境,兼巡邊之責,至於戰力……我大唐雄兵的戰力自是銳不可擋,不敢說以一敵十,以一敵二敵三卻不在話下,所以這幾年外敵頻頻入寇,而西州城仍在我大唐掌握中,折沖府的將士們當居首功。”

李素的神情也有些苦澀了。

西州所轄方圓六百多裏,下屬五個縣,朝廷卻只設了兩個折沖府,滿員加起來還不到三千人,就是靠這三千人,竟然生生將西州守住這些年,這些戍邊的將士委實不容易。

然而,戰力再勇猛,終究也不到三千人,小股外敵入寇或能輕松擊退,若是大規模的外敵入侵呢?靠這兩千多人,還有西州低矮的城墻抵禦外敵,城池能堅持幾天而不失陷?

李素能問的差不多問過了,至於西州官民對他並不歡迎的態度,城裏死氣沉沉的氣氛等等問題,李素終究沒開口問,有些事情只能靠自己去發現,因為李素並不知道這些表象下面的真相裏,曹余扮演著一個怎樣的角色。

李素的問題問完了,曹余也有問題要問李素。

“李別駕遠赴西州上任,除了隨行的千人騎隊外,不知還帶來了什麽?”曹余盯著他,清瘦的臉上布滿了期待。

李素愕然:“還帶了什麽?”

除了一千多張吃飯的嘴,以及我自己這張必須吃得精致的嘴,還能帶什麽?

見李素愕然的模樣,曹余臉上的期待漸漸化作失望,索然嘆了口氣。

“本官於貞觀九年上任西州刺史,從貞觀九年開始,我每年給長安遞奏疏不下十道,請朝廷給西州撥錢撥糧調兵……”曹余嘆道:“西州之危,未身處其中而不自知,長安諸臣只知陛下如今威服四海,鄰國不敢造次,可他們卻不知道,鄰國的不敢造次只是表面,原本西州得來便名不正言不順,高昌國王室多年懷恨在心,暗裏又有突厥人煽風點火,勾結攛掇,犯我州轄屬縣,龜茲,焉耆,吐蕃等國更是虎視眈眈,妄圖從中漁利……”

“三年來,本官上奏疏無數,言明西州之危,奈何西州地處偏遠,出師耗費糜巨,而且近年三省朝臣對西州亦頗多議論,言西州乃雞肋之地,地處大漠中心,進無可攻,退無可守,朝廷眼下最為著緊者是北邊的薛延陀和西邊的吐蕃,故而我的奏疏遞入長安後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遞得頻繁了往往還會換來尚書省的斥責,或是撥數百石糧草聊作應付……”

曹余苦澀嘆道:“朝中諸臣安坐華堂,俯視天下,哪裏知道戍守西州的苦楚,本官日盼夜盼,希望朝廷能給西州撥點錢糧,調點兵將,原以為李別駕赴任,多少能帶些恩澤過來,誰知……”

李素臉頰直抽抽,這話說的,貌似很嫌棄我的樣子,其實我更嫌棄你好不好……

……

酒宴畢,說不上賓主盡歡,畢竟是初識,而且西州這灘水有多深多渾濁,李素並不清楚,看得出曹余說話也有所保留,兩個彼此帶著戒心的人一起喝酒,這頓酒實在喝得很無趣。

席間與曹余聊了很多,李素問西州風俗物產,曹余問長安朝堂,大家各自都有感興趣而不得解的問題,直到酒宴終了,李素告辭出府,曹余也是溫言勉慰,二人似乎都忘了一件事,作為新上任的西州別駕,曹余卻沒給李素安排任何職司,而李素也未主動相詢,大家仿佛有了某種默契。

最大的收獲是,李素大致明白了西州如今的景況,景況不太樂觀,沒想到自己竟被李世民遣派到這樣一個群狼環伺的邊陲州城裏當官,李素忍不住真的懷疑李世民到底是不是想弄死自己了。

走出刺史府已是傍晚時分,迎面吹來一陣凜冽的寒風,風裏裹挾著黃沙,素凈的臉上很快沾滿了一層塵土,西北大漠裏,連風沙都帶著一股蒼涼粗獷且含沙射影的味道。

李素抹了一把臉,看著漸沉的大漠斜陽,呼出胸中一口濁氣。

離開長安時還是開春,路上走了三個月,眼看便要入夏了,可大漠的夜晚卻還是這麽寒冷。

出城回到營地,將士們已開始埋鍋造飯,入帥帳後,許明珠迎上前,先給李素拍去滿身塵土,然後為他脫下長靴,換上木屐,再打來一盆水凈面,把李素侍侯得周周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