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

西州頭頂懸著無數把劍,龜茲,突厥,高昌,甚至吐蕃,這些鄰國安靜盤踞在西州周圍,等待著最合適的時機將西州一口吞下。

李世民登基這些年征伐四方,唐軍所至,望風披靡,無往不利,然而李世民這些年的戰略重點放在唐境的北面和東面,在李世民的布局裏,北面的薛延陀,東面的高句麗才是他最大的心腹之患,至於大唐的西面,皆是一些小國,形如癬疥,不足為慮。

簡單的說,西域諸國自大唐立國以來,基本沒挨過李世民的揍,所以不知道大唐的拳頭揍在臉上有多疼,於是上躥下跳挑釁生事,西州便成了他們眼裏最肥的一塊肥肉,人人都想把它一口咬下。

最糟糕的是,李世民如今北征薛延陀,根本騰不出手來掃平西域,而李素,便身處在這個最危險的時期,西域諸國挨李世民的揍是遲早的事,可李素至少要在李世民騰出手之前把西州牢牢守住。

西州地處茫茫大漠的中心,和平時期從地圖上看去,西州只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荒城,為此朝廷三省至今仍有爭論,商議要不要放棄西州,然而如果在戰爭時期的話,再仔細看看地圖,西州的位置卻突然變得非常重要了,地處荒漠,孤懸西域,城池若在唐軍的掌握中,進可為唐軍的橋頭堡和補給據點,退可據城而守,像顆釘子一樣牢牢紮在西域諸國的中間,不拔掉這顆釘子,西域諸國誰都不敢往大唐國境妄進一步。

想到這裏,李素不由驚出一身冷汗,此時此刻,他大抵明白李世民把他派來西州的目的了。不是貶謫,也不是賭氣,對一個沒事便看著地圖,摸著下巴琢磨今天打誰明天揍誰的無聊霸道總裁來說,西州這個城池的位置大概不知被李世民默默注視了多少次,它的重要性旁人包括三省朝臣或許都不清楚,但作為一個主宰大唐現在未來若幹年戰略布局的皇帝來說,自然不可能不清楚。

相對於不知根底的曹余來說,李世民更願意相信李素,於是,李素來了,一個不尷不尬的別駕,一個毫不起眼的少年官員,對群狼環伺的西域來說,根本沒有翻起任何波瀾。

在李世民的布局裏,他只需要李素好好為他守住西州,在他騰出手之前,西州必須仍在大唐的掌握之中。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連李世民都沒想到李素來了西州後居然不肯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到了西州沒幾天便大開殺戒,一口氣殺了十多名官員,平靜無波的西州被李素攪和得天翻地覆,人人自危。

……

難的是揣摩聖意,聖意揣摩透了,李素便有了把握。

至於眼前這位龜茲商人那焉……

“那兄可否賜告,如今龜茲國的國王和國相內鬥到何等地步了?雙方孰優孰劣?”

那焉深深看了他一眼,道:“這些事我縱不說,你也有辦法打聽到,告訴你也無妨,如今龜茲國王已陷劣勢,國相那利籠絡朝中內外人心,平日對百姓多有施恩,故國中無論臣民皆對那利尊崇不已,若非缺少一個名義,早就取而代之了。”

李素笑道:“所以,龜茲兵發西州是遲早的事?甚至發兵攻打西州的不止是龜茲,還有可能是西突厥,高昌等國?”

那焉苦笑道:“不會那麽快,我奉堂叔之命試探大唐君臣,請求大唐君臣支持國相,除非長安那邊傳來消息,國相完全沒有希望得到大唐的支持,那利才會選擇對西州動手。”

“不是朋友就是敵人,你們這是強盜的做法啊。”李素嘆道。

那焉嘆道:“國與國之間哪有真正的君子之交?做不成朋友自然便只能是敵人了,容我說句不敬的話,大唐天可汗陛下登基十二年,這十二年裏他不也是這麽做的嗎?”

話說得太有道理,李素竟無言以對。

“李別駕,我並不贊同龜茲與大唐為敵,我在大唐來往多年,龜茲人或許不知大唐的厲害,我卻是非常清楚的,曾經也向我堂叔上言許多次,言稱大唐兵鋒正利,不可與之敵,可是堂叔他未納諫,他與龜茲國主已成水火之勢,處境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唐君臣若不支持他,他只能選擇與大唐為敵,攻打西州不僅可以徹底博得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的歡心,同時西州也是與高昌,吐蕃等諸國結盟的籌碼……”

那焉深深注視著李素,道:“如若大唐不支持那利,西州勢必被那利所取,李別駕,西行這一路我與別駕相處甚厚,雖然你經常占我便宜,可我還是很欣賞你,觀前日李別駕對西州官員所施的雷霆手段,我也漸漸明白大唐天可汗陛下為何會派你這樣一個弱冠少年來西州為官,別駕之才,果然名下無虛,然則國爭之戰,無關個人之才,趁情勢還未到兵臨城下的地步,李別駕還是尋個由頭早回長安吧,作為一個龜茲人,我只能言盡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