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

玉門關統領四個折沖府的左衛中郎將姓田,名叫田仁會。

田仁會來頭不小,祖父曾任隋朝幽州刺史,封信都郡公,田仁會很有志氣,不靠祖蔭,面對家裏傳下來的爵位官職和大筆家產,素面仰天四十五度,冷傲孤絕地說一聲我要靠自己努力,這句令無數人聽了都想抽他的矯情話,誰知還真被他實現了,大唐立國後,田仁會成了大唐武德年開科舉的第一批進士,靠自己的本事考上的,沒沾家裏任何光。

這個成就已經夠驚駭世人了,誰知田仁會大抵覺得文道已然求一敗而不可得,寂寞得一塌糊塗,於是一聲不吭投筆從戎當兵去了,而且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年紀輕輕便在大唐軍隊裏混出了頭。

如此顯赫的家世,個人又如此有實力,田仁會的仕途豈止是一帆風順,簡直是一艘裝了電動小馬達的快艇,一路翻滾著浪花跑得沒了影,從都尉一路上升,如今還不到四十歲,已然是玉門關的左衛中郎將,相當於小戰區司令了,簡直是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玉門關內的中郎將軍府裏,田仁會接見了許明珠。

許明珠出身商賈,若以商賈之女的身份求見田仁會,當然萬萬不可能,身份差距太遙遠了,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可許明珠把她最重要最風光的身份抖落出來,田仁會便不得不見她了。

七品誥命不算什麽,她這個人也不算什麽,可是……她的夫君卻是一尊大神啊。

田仁會不到四十歲便當上中郎將,自然不是愚笨之人,雖然戍守邊關,可他與長安的聯系從未斷絕過,李素的名字自然也時不時的傳進他耳中。

滿朝君臣都承認的“少年英傑”,造出震天雷助大唐收復松州,與東宮的明爭暗鬥,與皇九女東陽公主不得不說的故事,以及那篇膽大包天卻足堪流芳千古的長賦雄文……

李素的事跡太多了,這個人太顯眼了,田仁會所了解到的長安動態裏,“李素”這個名字是無法避開的,而且經常占據長安八卦版,時政版以及科技版的頭條熱門,當然,李素後來被貶謫西州任別駕的事,田仁會自然也知道的,當初李素和騎營路經玉門關時,田仁會還與李素見過面,雙方不鹹不淡寒暄一陣,算是勉強有過一面之交。

“一面之交”的交情分量到底有多重呢?沒事聚在一起喝酒聊女人可以,借錢不行,借兵更不行。

聽說李素的正妻求見,田仁會一開始是拒絕的,身為玉門關軍職最高的守將,他自然很清楚如今西州是什麽境況,李素的正妻堂而皇之搬出身份求見,其性質大抵跟黃鼠狼給雞拜年差不多,而田仁會,就是那只無辜又可憐的……雞。

可是官場規矩就是這麽可恨,大家同朝為官,而且又是共同為皇帝陛下戍守西域,更何況李素這家夥混跡長安,聽說長安城裏無論文官還是宿將,都與他關系不淺,特別是軍中那些開國老將如程咬金,牛進達,甚至還包括長孫無忌,都對李素青眼有加。

開國功臣都青眼有加的家夥,田仁會至少不敢對他翻白眼,更不敢違了官場規矩,不然下場不會太美妙,雖然李素被貶謫西州,看似失了聖眷,可田仁會也隱約聽說了陛下將他貶謫西州的意圖並不簡單……

那麽,就見見吧。

……

中郎將軍府的前堂內,田仁會見到了許明珠。

許明珠的表現很鄭重,不僅摘下了鬥笠黑紗,而且還換下那身風塵仆仆的衣裙,此刻一襲嶄新的玄色高腰衽裙,額心貼著一枚鮮紅色的三葉花鈿,瀑布般的黑發高高挽成宮髻,以示自己已是嫁了人的婦人,進了前堂也不坐,只是靜靜站在玄關內,與田仁會相隔老遠,垂首靜立不語。

田仁會很客氣,臉上不僅看不到任何冷淡之色,反而堆起了賓至如歸的笑容。

“我與李別駕亦有過照面,也算有幾分交情,夫人路經玉門關我卻不知情,未曾遠迎,實是怠慢,夫人萬莫見怪……”

許明珠赫然擡頭,盯著田仁會的臉,開口第一句話便將他噎個半死。

“命婦非路經玉門關,而是特意為求見田將軍而來。”

田仁會臉頰抽了幾下,一個“特意”,一個“求見”,連在一起絕無好事。

聊天有聊天的規矩,打破聊天規矩的人要麽有絕對的修改遊戲規則的實力,要麽就是做人很失敗的那一類人。

田仁會做人不失敗,所以盡管心裏抗拒得不行,可還是不能壞了聊天的規矩,人家都“特意”了,田仁會的下一句必須把這句話兜起來。

於是田仁會強笑著道:“哦?不知夫人見我何事?夫人但說無妨,田某力之所及,必不辭也。”

這話是客套話,而且是給自己留足了余地的客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