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上)

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廝殺,再先進的武器,再超凡的戰術,最終要達到的目的也是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所以,一場戰爭裏,士兵無條件相信並服從軍官,軍官無條件服從將軍,從上至下一條心,這場戰爭才有勝利的幾率。

西州城守軍將士們還是很相信李素的。

自從李素兵圍刺史府,與曹余長談之後很不客氣地奪了他的權,李素緊接著便是大刀闊斧的修城墻,召府兵,練鄉勇,整軍備戰。

敵軍大部攻城以前,西州城兩個折沖府,一個騎營,一個鄉勇營,共計五千余人,日夜不停地操練,操練的這些日子裏,折沖府,騎營和鄉勇漸漸磨合,李素每日督練,也漸漸在將士們心中樹立了威信,可以說,如今李素對西州的所有兵馬有著絕對的控制權。

守住一座城,絕不容許軍中有任何派系,再退一步說,絕不容許在戰時有任何派系,這是守住城池最基本的條件,天幸李素趕在敵軍攻城前把隱藏在西州城裏所有的內憂問題全解決了,這才有如今的眾志成城,齊心抗敵,或者說,若西州城在外敵進犯前沒有達到這個條件,李素前日踏出西州一步後,絕不會再掉頭回城。

親手整肅過後,西州漸漸煥發出多少年不曾有過的生機和希望,城裏老人孩子臉上的笑容多了,小商小販叫賣吆喝的嗓門大了,商隊進出城門愈發頻繁了,連巡城的軍士遇到百姓也會溫和笑著點頭招呼了……

這是李素的成就,他在西州最酷寒的季節親手種下了一批種子,隨著時光漸移,種子生根發芽,從土裏鉆出,用嫩綠的生機趨走了嚴寒,如此充滿希望的一座城,怎舍得離開?

……

中軍陣內,大鼓發出轟隆如雷霆般的巨響,每一記節奏伴隨著軍士每一步推進。

城墻上,守城軍士握緊了手中的長矛長戟,緊張地注視著前方一步一步推進的西域聯軍。

二百步。

蔣權抽出手中長劍厲喝:“弓箭,上前!”

一百五十步。

敵人中軍陣中的戰鼓節奏徒然加快,隨之攻城軍士的腳步也加快。

一百步。

轟!敵軍前陣亮出盾牌,步步逼近。

五十步。

蔣權手中長劍猛地往下一指:“放箭——”

……

漫天箭雨傾灑而下,敵軍盾牌紛紛上舉,一陣叮叮當當的脆響,大部分的箭矢被盾牌擋住,唯獨一些零星箭矢幸運地透過盾牌的縫隙,射進後排敵軍的身體內。

三十步時,敵軍中軍鼓聲忽止,悠長嗚咽的號角聲在半空中回蕩不息,然後,敵軍陣列中擡出數十架攻城雲梯,在盾牌的掩護下全速奔跑前進,密密麻麻的隊伍同時發出震天的喊殺聲,千人萬人匯聚成一道黑色的巨浪,狠狠朝城墻拍擊而去。

攻城,守城,豁命以赴。

李素站在城墻中央的箭樓下,冷冷注視著那道黑色的潮水狠狠沖擊著城墻,他並無戰爭經驗,也不敢胡亂指揮,守城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了蔣權,但他仍然站在城頭一動不動。

他是主將,是目前西州城最高的官員,他站在這裏,就是軍心。

鄭小樓和王樁站在他身側,鄭小樓握著一柄長劍,神情凝重地注視著城外的動靜,王樁卻不知從哪裏弄來了一面方形木盾緊緊與他並肩,但凡城外有冷箭射來,往往是鄭小樓出手一劍將冷箭磕飛,或者王樁用木盾一擋,二人此時忠心履行著主將親衛的職責,不敢讓李素傷到一分一毫。

攻守之戰很快進入白熱化,當數十架雲梯上面如同螞蟻噬樹般爬滿了敵軍時,蔣權終於狠狠一咬牙,厲聲道:“上震天雷,每人相隔三丈,點火!”

一百軍士仍如昨日那般將震天雷同時點燃,震天雷冒著白煙被扔到城墻下,轟隆隆的巨響中,敵軍再次留下無數屍首和慘叫哀嚎,然而,這一次,他們卻沒有逃走。

李素眼中瞳孔劇烈收縮了一下,心徒然下沉得厲害。

面對如此犀利,殺傷力如此巨大的火器,敵軍士氣竟然沒有崩潰,盡管他們的眼中充滿了恐懼,可沒有一人後退,仍舊嘴裏咬著彎刀不屈不撓朝城頭攀爬,刀砍戟戮,毫不退縮,每個攀上城頭的敵軍眼裏都充滿了瘋狂而決絕的目光,像一只只困獸,發了瘋似的向守軍發起攻擊。

不僅是守軍,連指揮守城的蔣權都大吃一驚,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震天雷,再扔!”蔣權咆哮著下令。

一個個冒著白煙的小陶罐再次扔下城墻,仍舊是熟悉的轟隆爆炸聲,仍舊收獲了無數條人命,可是,意料之中的崩潰逃竄並未發生,敵軍仍舊不要命的往上攀爬,對城墻下袍澤的慘叫哭號充耳不聞。

攻守雙方的士氣頓時出現了逆轉,守軍將士變得惶然起來,而攻城的敵軍則趁著守軍抵抗時心神不寧的當口,飛快攀上了城墻,西面的城頭十余處垛口失去掌控,被敵軍趁勢攀上城墻,跳下城頭馬道,手中揮舞著彎刀開始廝殺,西州城瞬間陷入失守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