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

麴文泰是真吐血了,當侯君集大軍到達磧口時,整個高昌國全亂了,再加上西突厥可汗背信棄義跑掉,高昌國成了大唐王師鐵蹄下的一塊大肥肉。

論起淵源,麴文泰與大唐的關系不淺,當初高昌國與大唐還是有一段甜蜜旖旎的蜜月期的,那時的兩國關系好得簡直蜜裏調油,肉麻得不行。

貞觀四年,李世民大敗東突厥,大唐北方最強大的一個敵人從此灰飛煙滅,消息傳到大唐各鄰國,諸國國君皆震驚惶恐,於是大家聚頭商議了一下,決定給李世民上“天可汗”的尊號,也就是在那一年,高昌國主麴文泰攜妻子宇文氏顛簸數千裏,親自入長安朝覲李世民,李世民當時龍顏大悅,人前人後誇贊不已,這家夥實在太識相了。

於是李世民不但厚賜麴文泰各種金銀絲帛,還破例給麴文泰的妻子宇文氏賜“李”姓,並將她列入宗親,封其為常樂公主,也就是說,麴文泰去長安轉了一圈,莫名其妙成了李世民的妹夫,也不知道李世民當時怎麽想的,八竿子打不著的女人,順手就給她封了公主,名分上還是自己的妹妹,從來也沒考慮過給自己留條後路,日後兩國關系惡劣了怎麽辦?麴文泰指著李世民鼻子大罵“X你妹”時,李世民拿什麽話回過去?人家說的是實話啊……

蜜月期太短暫,作為一個在大唐和西突厥的夾縫中生存的小國,麴文泰本身的性格也是一直搖擺不定的,很快,大唐和高昌之間出現了小三,西突厥的乙毗咄陸可汗威逼利誘將麴文泰拉攏過去,高昌國漸漸站在了大唐的對立面。

沒過多久,唐軍占據了西州城,從此大唐與高昌徹底決裂,高昌在西突厥的攛掇下,傾舉國之兵攻西州,這一戰終於將兩國的關系由決裂升級成了仇敵。

於是,西州之戰不到三個月,侯君集的大軍兵圍高昌都城,而西突厥卻背信棄義,跑得無影無蹤,唐軍的威名實在太響亮了,西突厥的乙毗咄陸可汗冒不起這個險,因為有很大的可能會被唐軍滅國,從當年的東突厥,到數月前的薛延陀,一個個強大的國家全部倒在唐軍的鐵蹄下,西突厥何德何能,能夠擋住唐軍的淩厲一擊?既然擋不住,索性就跑了吧。

……

貞觀十四年正月,侯君集所部克高昌磧口,大軍長驅直入,兵圍高昌都城。

大軍對都城完成合圍的那一天,高昌國國主派使節出城求和,侯君集此番奉旨而來,李世民的旨意裏沒有“求和”這個選項,他的意思很堅決,必須滅國!

使節連侯君集的面都沒見到,便被唐軍將士亂棍趕出中軍大營,侯君集冷冷扔出一句話,“叫國主麴氏引頸就戮吧!”

使節抱頭鼠竄回城,鼻青臉腫將這句話完整帶到,然後,高昌國主麴文泰當夜病亡。

不得不說,高昌國主真的很聽話,叫他死就死,一點時間都不耽誤,當然,說是“病亡”,大抵有點粉飾的意味,事實上麴文泰是被活活嚇死的。

當夜,唐軍四萬將士飽食戰飯,等待天亮後開始攻城時,高昌都城內卻哭聲震天,城中百姓來回奔走哭嚎,在黎明即將到來的前一刻,王宮掛上了白燈籠,貼出了國喪訃告,內憂,外患,大敵當前,天剛亮時,驚恐萬狀的高昌國臣子特事特辦,不顧禮法緊急推出了高昌國的下一任國主,麴文泰的長子麴智盛,也就是背黑鍋的。

就在侯君集下令擂鼓攻城的前一刹,高昌國使節再次出城求和,並帶來了新任國主麴智盛的乞降書,書曰原國主麴文泰昨夜病逝,先前高昌失臣禮,冒犯大唐的諸多罪過,皆麴文泰一人而為,所謂仇人死,恩怨消,高昌臣民無辜,不該承此罪責。

侯君集哈哈大笑,順手將乞降書撕個粉碎,開什麽玩笑,本大將軍不遠千裏來到這裏,就是為了滅國掙點軍功,你都乞降了,我的軍功怎麽辦?所以,侯君集情當沒見過這份乞降書,而且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叫新任國主麴智盛以及高昌國所有皇親宗室自縛出城,全部隨軍前往長安,親自向大唐天可汗陛下請罪。

這個要求實在太過分了,泥人也有三分土性的,更何況還是一國之主。

侯君集的要求自然被高昌國拒絕,當然,此舉也正合了侯君集的意,此次率大軍西征,又有皇帝陛下滅其國的旨意,侯君集本就不想善了,於是下令擂鼓攻城。

高昌國都城的城池自然比西州堅固許多,唐軍蜂擁而上,兩個時辰仍沒能拿下,侯君集大怒,覺得有點拉不下臉,攻打區區蠻夷小國費這麽大的勁,日後就算大勝回朝,說起來也沒面子,於是……李素所造的震天雷粉墨登場。

黑色的小陶罐冒著青煙漫天飛舞,城樓上,城門外,爆炸聲此起彼伏,高昌國的軍隊早在西州城下時便被打得七零八落,如今都城內戍守者不足三千,一陣震天雷扔去,高昌國將士被炸得哭爹喊娘,唐軍又扔了幾輪震天雷後,都城的城門終於打開,臣子們穿著官服,陪同剛登基為王不到一天的新國主麴智盛,哭喪著臉出城投降,按侯君集的要求,所有高昌國皇室宗親皆自縛雙手,垂頭喪氣成了唐軍的俘虜,最冤的是麴智盛,當國王不過幾個時辰便成了階下囚,成為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