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

大理寺卿孫伏伽對李素還是很認同的。

孫伏伽此人,是有史記載以來的第一位狀元,正經的科考出身,憑自己的真本事名列進士第一,雖然如今執掌大理寺,被朝中不少人背地裏罵他是黑面閻王,但是不可否認,這位閻王是非常正統的文化人。

真正的文人並不相輕,對那種有才華有擔當的文人往往惺惺相惜,心思狹隘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優秀的人,首先便違了聖人道德教誨的本意,算不得文人,因為文人必須是君子,君子的氣量和胸襟都是非常寬廣的。

孫伏伽顯然是君子,他對李素甚至有些小小的欽佩,當初李世民執意營建大明宮,李素一篇《阿房宮賦》當庭宣念,觸怒龍顏,而至鋃鐺入獄,在孫伏伽心裏,無論是《阿房宮賦》的絕世才華,還是李素作為文人的錚錚風骨,都值得他欽佩。

可惜的是,被他欽佩著的李素卻有點不爭氣,進大理寺的次數太多了點,而且還很奇葩,孫伏伽感到很不解,自古文人才華橫溢,頗多異行,魏晉之時以不羈浪蕩為美,有些人嗑了五石散,披頭散發脫光了衣裳在大街上裸奔都被譽為風雅之舉,一群搖滾瘋子光溜溜的寫詩作賦,竟被世人瘋狂追捧,尊為“名士”,包括李世民的偶像王羲之,只知他書法一絕,誰知道他嗑了藥以後是怎樣的德行?

所以,舉凡言行異常,瘋癲浪蕩的人,都可以稱為名士。

在孫伏伽看來,李素也是名士,因為這家夥太怪異了,說話也好,做事也好,總會給人出其不意的驚喜……或驚嚇。

沒見過蹲大牢蹲得這麽休閑愜意的,看看馬車上裝的東西,從酒肉到被褥,從躺椅到恭桶,樣樣精細無比,簡直把大理寺當成侯爺府了。

“李縣侯,你這是……打算在大理寺長住?”孫伏伽臉色有點黑。

李素目光不善,這家夥莫非咒我?

“不是說好了十日嗎?”

孫伏伽指了指馬車,嘆道:“但你帶來的東西分明能用十年……”

“都是我每日要用到的東西,哪一樣都拋舍不下,”李素眨眨眼:“孫正卿若覺得有礙觀瞻,可以把我趕出大理寺啊……”

孫伏伽氣笑了,想得美,留你多住幾日還差不多。

於是李素便在大理寺住下來了,擺出侯爺的架勢大搖大擺進了監牢,老地方,老規矩,兩名牢頭苦著臉,認命地接下了服侍李侯爺的工作,從頤指氣使的牢頭搖身一變,成了低眉順目的小廝下人,李侯爺一聲吆喝,要啥給啥。

牢房被布置得富麗堂皇,當然,全都是牢頭布置的,從被褥到恭桶,從書案到美酒,牢裏可謂樣樣俱全,人在裏面住著,牢頭在外面侍侯著,基本有求必應,直到李素提出牢房面積太小,提出想把隔壁牢房打通搞個一室一廳套間,牢頭終於果斷拒絕了他的無理要求。

於是,四進宮慣犯,大理寺白金貴賓李侯爺便在大牢裏住下了。

每天小酒喝著,小曲哼著,沒事看看經史,打著呵欠讀聖人教誨,讀著讀著便睡著了,醒來百無聊賴,便把牢頭叫來,勒令他陪自己聊天。

其實大牢並沒什麽不好,相對而言,李素住的地方很幹凈,幾乎可以說一塵不染,每天喝喝酒,打打瞌睡,無絲竹之繞耳,無案牘之勞形,日子跟在家時一樣懶散,無聊。

大多數時候是閑著的,酒也好,書也好,終究有膩味的時候,這種時候李素用來思考人生。

今年已是貞觀十四年,有些事情也該準備了,比如抱大腿……

是的,懶散如李侯爺者,也要抱大腿的,不然這種美好的懶散時光恐怕過不了多久。

大腿有兩條,而且兩條都非常粗壯,一條是晉王李治,這是個隱藏版的大BOSS,直到目前,誰都沒想到千古一帝天可汗的繼任者,居然是嫡出子女裏的老三,李世民英雄一世,最後的皇位沒傳給嫡長子李承乾,也沒傳給正當榮寵的李泰,而是傳給了那位不顯山不露水,皇子奪嫡中毫無底蘊根基的嫡三子李治,這個決定實在令當時天下震驚。

如今的李治,還只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屁孩,雖然李世民封了他並州大都督的官職,只不過卻是遙領,“遙領”自然是客氣的說法,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屁孩也不可能治理好一方水土,事實上真正行使大都督職權,軍政一把抓的人是李績,這位名將還兼著並州大都督府長史的官職,說是“長史”,實則並州的權力全由他管理節制。

另一條粗壯的大腿自然是那位千古僅見的武妹妹了,如今的武妹妹正處於人生低谷,被貶至掖庭冷宮給宮人浣洗衣裳,這個女人李素必須想辦法見到她,在她最低谷的時候適當給她一點幫助,這份人情可不小,日後武妹妹定會記李素一輩子,有事沒事都會在宮裏感謝李家八輩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