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

尚書省位於太極宮內,入承天門和太極門後轉右,夾雜在舍人院和弘文館之間,而中書和門下兩省則位於太極門內左側。

這裏屬於太極宮的外圍,來往的差役和官員較多,宦官宮女相對比較少,真正的禁宮範圍指的是從太極殿開始,經過位於子午線的兩儀,甘露,承香等殿,那才是李世民的私人居所,除了李世民,但凡帶把兒的男人敢擅闖,下場大抵是先割掉再問斬。

過了上元節,貞觀十五年算是正式開始,李素又開始新的一年的掰著手指虛度光陰的日子。

大清早散了朝,李素施施然走進尚書省,路遇許多朝臣,從六部尚書到司官郎官,李素皆一一含笑拱手行禮,別人也很客氣地還禮,氣氛和諧友愛得一塌糊塗。

走進尚書省,按慣例李素先進了房玄齡辦公的立政殿,先向這位大唐的名相問了安,房玄齡擱下公務,拉著李素笑談了幾句家常,話裏話外透出一股親熱勁,不停念叨要李素多往房家走動走動,順便與他家那個不爭氣的慫貨二小子也多來往來往,指望二小子從李素身上沾點靈氣,也不至於成了親還讓二老鬧心……

閑話一番後,李素回到立政殿的偏閣之中,那裏是他的位置,一張兩尺余長的矮腳桌,案上疏牘盈尺,筆墨俱備,這個位置恰好在房玄齡辦公的偏殿外,取快遞比較快捷方便。

剛坐下來,便有服侍朝臣的宮人奉上茶水,是李素獨家創出的炒茶,這種沸水直接沖泡的法子剛開始時被房玄齡等人不恥,認為太過粗鄙庸俗,失之雅趣毫無內涵,只不過茶水沖泡出來滿室飄香,房玄齡等人忍了幾日後終於忍不住,試著從李素這裏要了點茶葉沖泡,漸漸的,如今整個尚書省的朝臣們都開始習慣於喝這種粗鄙庸俗的茶,而且樂在其中。

端著茶杯淺淺地啜了兩口,李素不慌不忙打開案牘上的奏疏,還沒來得及分類,便見有一名宦官急步走進殿來,先朝李素點頭招呼了一下,然後徑自去見了房玄齡。

沒過多久,宦官匆忙離開,房玄齡一臉復雜地走出殿來。

李素急忙起身行禮,房玄齡淡淡點頭,然後嘆了口氣。

指了指匆忙離去的宦官的背影,房玄齡道:“剛才太極宮來了旨意,陛下要處置侯君集了……”

李素心一緊,但還是忍著沒出聲。

房玄齡接著嘆道:“算算時日,差不多也該處置了,再拖下去,不但番邦使節的動靜越鬧越大,連朝臣們心中也著實不安呐。”

李素終於忍不住道:“房相,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侯大將軍?”

房玄齡沉默片刻,方才緩緩地道:“削爵,罷官,流二千裏。”

李素有些吃驚:“這個……不至於如此嚴重吧?”

這倒不是李素冷血,實在是如今大唐的軍隊就是這種風氣,就如侯君集在大獄裏發的牢騷,大唐的將軍們攻城拔寨,流血拼命,攻下城池後幾乎都有屠城搶掠的事情發生,而領軍的主帥們通常都是睜只眼閉只眼,班師回朝後還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封賞和百姓的歡呼,所謂“非我族類”,這四個字在大唐君臣和百姓心中銘刻得非常清楚。

別的將軍能幹的事,侯君集幹了卻落得如此下場,也難怪李素吃驚了。

房玄齡的神情有些復雜,相對侯君集在朝中不算太好的人緣,李素大致明白房玄齡此刻為何是這樣一副表情。

長嘆了口氣,房玄齡搖搖頭,道:“畢竟是大唐的一員虎將,陛下的責罰委實重了些,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高昌屠城一事太惡劣了,那麽多番邦使節盯著陛下,陛下若不重重責罰侯君集,西域諸國怕是會亂,說到底,這是陛下做給他們看的呢。”

李素眼皮直跳。

他發現如今的現狀與原本的歷史軌跡脫了節,歷史上的侯君集雖然也因高昌屠城搶掠受了責罰,但絕沒有這麽嚴重,或許這一世因為自己戍守西州的關系,打亂了某種冥冥中的平衡……

“房相,咱們能懇求陛下收回成命嗎?或者……輕一點也行,為了區區幾個番邦使節而毀我大唐一員大將,未免令親者痛而仇者快,下官以為不大妥當。”

房玄齡苦笑搖頭:“陛下乾綱獨斷,決定了的事,斷難更改,子正還是莫去觸黴頭了。”

李素猶豫了一陣,最終也嘆了口氣。

對侯君集,李素說不上同情還是鄙視,高昌屠城是事實,三天三夜殺戮高昌臣民無數,造下滔天的殺孽,說同情,大抵還是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慨,不僅是李素本人,他相信包括房玄齡,程咬金,李靖這些名臣名將心裏多少都有一點這樣的感慨。

在不把自己牽連進去的前提下,李素願意為侯君集做點什麽,比如上疏勸諫,面君求情等等,不管怎麽說,李素已是大唐的臣子,便只能站在大唐社稷的角度說話做事,把侯君集削爵罷官流放,等於一員虎將折損在大唐自己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