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

趨駕至南山,遠望見長安。

層嵐疊嶂的群山遠處,長安城的輪廓在傍晚金黃色的夕照裏若隱若現,雄城萬丈,巋然屹立。

隊伍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歸家的喜悅迅速在禁衛和李家部曲中擴散開來。

李素也露出了笑容,先是嘴角一勾,露出一抹淺笑,嘴角弧度越來越大,最後放聲開懷大笑起來。

李治策馬馳到李素身邊,大笑道:“子正兄,快趕一步,咱們可在城門關閉前進城入宮,覲見父皇,父皇大悅或可太極宮賜宴,咱們……喂,子正兄!子正兄何往?”

李素懶得理他,騎在馬背上先朝李績拱手行了一禮,李績含笑點點頭,李素大笑著揚聲喝道:“方五叔,王樁!”

“在!”二人凜然應道。

李素大手一揮:“李家部曲隨我回家!”

“是!”

轟然一陣馬兒長嘶,李家百余部曲在李素的帶領下脫隊朝太平村方向疾馳而去,留下李治一臉懵然和被拋棄後的失落。

“李伯伯,他……”李治哭喪著臉道:“咱們應該先進長安城,覲見父皇之後才回家呀,他怎麽把咱們丟下了?日後若有人知道此事,不輕不重怕是會參他一本呢。”

李績眼裏滿是笑意,道:“殿下覺得,李子正是個怎樣的人?”

李治想了想,道:“他是個聰明人,嗯,很聰明,言與行往往都出人意料,常有驚世之論,亦有鬼神莫測之行,這一路我他與朝夕相處,實獲益良多,只是……他似乎,呃,有點懶散,幹啥事都是漫不經心的樣子。”

李績笑道:“不是漫不經心,而是他其實對國事殊無興趣,‘家國’二字在他心裏,最看重的是‘家’,而不是‘國’,所以他寧願冒著被參的風險,也要先回家看一眼,家裏平安無恙,他心裏踏實了,其次才會想到國事……”

李治愕然無語。

李績笑道:“等殿下再長大些,或許便明白這個道理了,男人在外面再風光,終究心裏是有牽絆的,有的因權錢所系,有的因兒女情長所系,還有的,嗯,心裏便只系著一個‘家’字了,老夫這把年紀,為國征戰無數,離家時常數載,重功名而輕離愁,此時自省,卻發覺還不如一個年輕娃子活得明白……”

……

李素就是李素,世上只有這一個李素。

李素活得明白,正因為太明白,所以他有他磨不平的棱角,王權與禮律在他心裏,哪裏比得上家中窗格內透出的一抹等他的孤燈?

躍馬還家那隔歲,預應乾鵲報高堂。

騎在馬上風聲呼嘯過耳,眼前的鄉道越來越熟悉,連馬兒仿佛都感應到主人的急切和喜悅,不須催馬,蹄聲漸驟,百余人轟隆隆朝太平村飛馳,身後揚起一片黃色的塵土。

早已有人先行一步向侯府報信,當李素等人趕到太平村口那棵熟悉的大銀杏樹下時,村裏的鄉親們已站在鄉道兩旁,一臉喜色地朝李素等人行禮招呼,李素按捺住急迫的心情,放緩了馬速,強笑朝鄉親們還禮問候。

行到李家門口時,李道正,薛管家等人早已在門前的空地上翹首以盼,鄭小樓則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樣站在李道正身後,見李素領著眾部曲風塵仆仆回來,李道正黝黑的面龐一陣抽搐,忍住了迎上前的沖動,只咧開嘴笑了起來,目光晶瑩,神情激動。

薛管家可沒那麽矜持,李素的馬兒還未停步,薛管家微胖的身子便搶先一步竄了出來,伸手拉住了韁繩,將李素攙下馬來,一邊笑著流淚,一邊啰嗦嘮叨個不停。

“侯爺回來了,總算回來了!這些日子老爺和少夫人日盼夜盼,家裏連個喜慶氣都聞不到,下人們一個個死氣沉沉的,以後可不敢跑遠了,可不敢了……”

李素扔了韁繩,朝薛管家笑了笑,轉頭看著老爹,快走兩步到李道正面前,雙膝跪拜,垂頭道:“爹,孩兒回來了。”

李道正急忙扶起他,朝他上下打量,笑著不停地點頭:“好,全須全尾的,沒缺啥,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哈哈,老薛,快,今晚府裏加菜,多加肉,可是遭罪了,我娃餓瘦咧,多吃肉補回來!”

薛管家笑著應下,轉身匆匆進門安排去了。

父子二人站在門口寒暄,李道正不停念叨著“我娃瘦咧”,一雙有力的胳膊緊緊抓著李素的手腕,仿佛怕他消失似的,門口不知寒暄了多久,李道正這才放開了他。

李素轉眼望去,卻見大門的門檻內,許明珠眼圈發紅,淚水一串串地滑落腮邊,與李素的目光相遇,許明珠再也忍不住,邁過門檻朝他飛奔而去,跑了幾步又覺失了儀態,急忙改成碎步,在李素面前襝衽為禮。

“妾身賀夫君功成歸家,妾身……哎呀!”

李素哈哈大笑著抱起了許明珠,原地轉了幾個圈,周圍的部曲一陣哄然大笑,連鄭小樓那張冰冷的棺材臉都忍不住勾起了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