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

李家大門外的空地上。

十只樟木大箱一字排開,箱蓋已被李家下人打開了,箱子裏的內容非常豐富。

六只箱子裏面裝滿了錢,不是普通常見的“開元通寶”,而是東市庫所鑄的銀餅,每餅二十兩,滿滿裝了六只大箱子,具體價值多少錢,李素沒敢細算。

剩下的四只大箱裏面,其中兩箱裝滿了寶石,珍珠,瑪瑙和貓眼,另外兩箱裝著貴重的金塊和整只的象牙犀角以及許多名貴珍奇補藥。

十只大箱一字擺在李素面前,金光閃閃,亮瞎狗眼。

李素的心跳徒然加快,很正常的反應。任何人看到這十只大箱子都會心跳加快的,更何況李素比任何人都貪財,這十只箱子對他而言無疑是個絕大的誘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十只箱子是別人自覺自發主動送上門的,當然算是“有道”了,不偷不搶不騙,一筆橫財從天而降,粗略估計一下,僅這十只箱子,大約相當於李家三年的GDP總值了。

然而,此刻李素心跳加快的原因卻絕非收獲橫財,而是腦海中有一種很不祥的預感,他強烈地感覺到……麻煩來了。

錢財向來是李素喜愛的東西,銅錢也好,銀餅也好,寶石也好,各種形式的錢財他都喜歡,並且為了它做過許多沒節操的事,然而無主的錢財李素卻不敢喜歡,有時候天降橫財跟天降橫禍的性質是差不多的,當有一筆橫財莫名其妙砸到自己頭上,那麽這個人多半離倒黴不遠了。

所以李素看到眼前這筆橫財的時候,心中的感覺並非欣喜,而是警鈴大作。

來歷不明的東西,他吞不下去,不敢吞,怕被噎死。

“送禮的人呢?”李素扭頭看著薛管家。

薛管家肥肥的老臉布滿了疑惑,搖頭道:“門口的部曲說,總共二十來人騎著馬,還趕著一輛馬車,馬車停到咱家門口便把箱子卸了,只交代了一句‘奉主上之命送禮’,門前值守的部曲追上去問,人家也推說不便相告,說是侯爺日後便知,他們把箱子留在門口便走了,連馬車都沒要,部曲不死心,一路追下去,追到村口便追丟了,人家騎馬跑得飛快,眨眼便沒了影兒……”

李素擰眉,朝門口不遠處的馬車瞥了一眼,道:“箱子和馬車都查驗過了嗎?上面可有留下能看出身份的標記鈐印?”

薛管家搖頭道:“方老五仔細看了很久,任何標記都沒發現,就是尋常人家的物件……侯爺,這送禮送得頗為蹊蹺啊,世上哪有送禮送得鬼鬼祟祟的,沒個規矩。”

李素點點頭,道:“先把東西搬進庫房吧,估摸著過不了多久,自然會有人出來的。”

薛管家嘆了口氣,大聲呼喝著下人搬箱子。

李素揉了揉僵冷的臉頰,也嘆了口氣。

老天注定不讓他太安逸,麻煩一樁接一樁,眼看馬上又有麻煩找上門了。

……

生平第一次收禮收得如此不開心,李素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明明是價值頗巨的一筆橫財,心裏卻有種被人寄了刀片似的忐忑不安。

箱子被送進了庫房,原封不動。接下來四天,那位神秘的送禮人仍然杳無音訊,沒有半點露面的意思,連李素都差點以為是快遞投錯了地址,讓自己白占了便宜。

囑托王直在長安城裏打聽了一番,仍無半點有價值的線索,畢竟送禮這種事,無論哪家高門大戶都不會敲鑼打鼓四處宣揚,打聽起來很費勁。

沒有結果還可以猜測。李素首先便懷疑魏王李泰,李承乾被廢黜之後,李世民絕口不提再立新太子的事,朝臣如長孫無忌,房玄齡,孔穎達等,估摸著李世民確實被傷透了心,於是也非常有默契地沒有上疏勸諫,然而太子雖未立,但魏王李泰愈發得寵卻是眼睜睜的事實,朝野上下內外,幾乎全都已達成了一致的看法,大唐下一任的太子非魏王莫屬,如今差的僅僅只是一個正式的冊封詔書而已。

朝野如此看法,魏王李泰自己自然更是當仁不讓,他也覺得太子非自己莫屬,於是魏王府自太子謀反平定後,迎來了訪客高峰期,不論以前站在哪個陣營裏,不論以前是怎樣的政治立場,如今太子已倒,魏王又幾乎是唯一不二的太子人選,王府自然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只差換塊牌匾便能稱之為東宮了。

逢迎也好,重新站隊也好,無數朝臣毫不猶豫地投向魏王李泰寬廣肥碩的懷抱的同時,李素卻無動於衷,離平定謀反已過了一個多月,李素現在懷疑是不是魏王等得不耐煩了,於是甩出了一份厚禮,接下來便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他納入彀中,逼他站隊?

以魏王如今意氣風發的狀態,這份厚禮很有可能是他送的,其用意自然不言而明,他需要李素這個幫手,幫他出謀劃策,徹底坐實東宮太子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