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

李家大多數時候是風平浪靜的。

有這麽一位懶散憊怠的家主,明明一身本事卻偏偏雲淡風輕與世無爭,李家的日子自然也不可能過得雷鳴電閃驚濤駭浪。

所以,李素與安平侯的沖突對李家來說,算是一個事件,李家上到薛管家,下到丫鬟雜役,閑來無事時總會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悄聲議論幾句,某知情人士面對圍在自己身邊一臉求知欲極強的人們時,總會不自覺地露出一副鶴立雞群的傲然姿態,好像自己知道了一些內幕八卦消息便多麽了不起似的,無形中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事件歸事件,李家上下卻沒有任何緊張或不安,尤其是安平侯還親自登門道歉過了,對李家來說,這件事只不過是無聊日子裏的一個談資,一個八卦話題,它的作用僅止於給單調的日子多幾分調劑的色彩。

李家的主母也很淡定,盡管她知道得更多,知道這件事沒外人看到的那麽簡單,也知道自己的夫君在謀劃著什麽,布局著什麽,這個布局與李家的退路有關。

一個家族的迅速成長,總是危機與機遇並存的,許明珠這幾年也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明知這件事背後有長孫無忌的影子,明知李家有可能會遇到很嚴重的麻煩,但許明珠心裏卻並沒有任何不安,相反,此時的她無比平靜,甚至可以用“氣定神閑”來形容。

因為她相信李素,相信自己的夫君,她的夫君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最有本事的人,只要他想做的事,沒有做不成的,而他想解決的麻煩,也沒有解決不了的。

尤其是,許明珠最近察覺到李素對她也有了一些變化,朝堂事,門閥事,不論大事小事,公事私事,李素都會毫無保留地告訴她,有時候甚至帶著幾分商量的語氣,盡管她不可能拿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盡管她經常連聽都聽不懂,可李素還是很耐心,不厭其煩地給她解釋,然後說出自己的看法,順便有意無意地教她遇到什麽事該如何應對,似乎在把她往女強人的方向培養。

對許明珠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可喜的變化,她在乎的不是掌握某種權勢,也不是參與了某件大事,而是清楚的了解了夫君每時每刻在想什麽,做什麽,為何這麽做,這個……很重要。

曾經的失落,曾經的惶恐,曾經因自己的一無所知而害怕的心理,不知不覺間消失殆盡,如今充盈心中的,是滿滿的自信和欣喜,有一種找到了夫君,也找回了自己般的釋然和安寧。

……

相比許明珠的自信,一直在李家當丫鬟的武氏卻越來越不平靜了。

說來武氏在李家的定位有點怪異,李家上下從薛管家到丫鬟雜役們都知道她的身份是丫鬟,而且是個很奇怪的丫鬟,因為這個丫鬟平日裏不需要做任何事,薛管家也無權指使她,她工作的地點更是令人驚詫,——她在家主李素的書房工作。

大戶人家對隱私還是非常注意的,尤其是主人的隱私,而主人的書房便是家宅之中最隱私的禁地,家裏打掃書房的下人都必須由主人指定專人,連家主的正室夫人想進書房,都要先敲門再進,從這個角度來說,書房甚至比主人的臥室更禁忌,不是隨隨便便能進的。

而武氏,卻在家主的書房裏工作。

沒人知道她到底在做什麽工作,有內院的丫鬟路過不小心瞥見書房裏的她時,她正在書房裏認真地看書,一手捧著書,另一手拎著毛筆,看著看著,不時下筆在紙上寫下幾個字,然後,翻頁,繼續看,偶爾垂頭寫字……

如果一定要說武氏具體的體力工作,大概只有一樁,那便是李素的書房全由她來打掃,任何人不準擅入。

一個能在家主書房禁地工作的丫鬟,一個與薛管家平起平坐的丫鬟……沒有任何說法和解釋,李家上下卻非常有默契地將武氏當作李家一個特殊的存在,連薛管家見了她也會主動上前見禮,臉上的笑容無比殷勤熱切,而武氏也只淡淡頷首,應付般回以一禮,一來一往間,武氏在李家的地位竟無比超然起來。

別人不知究竟,所以敬畏。但武氏卻很清楚,自己在李家名為丫鬟,其實是門客。

門客有什麽作用?

家主疑難或危難,門客必須挺身而出,或為家主出謀劃策,或為家主擋刀擋箭,武氏所扮演的角色,便是為李素出謀劃策的門客,睿智,冷靜,直指時弊,一切以李素的利益為原則。

武氏已漸漸習慣了這個身份,在李家,她是超然的,受尊敬的,沒有任何人敢欺淩她,就連主母許明珠,也對她保持著非常客氣的態度。

然而,武氏卻很無奈,因為這兩年觀察下來,她漸漸發現,以李素的能力,他似乎根本不需要任何謀士門客,許多事她還沒張嘴分析,李素已經想好了對策,而且事實證明,李素的對策往往都是最正確最合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