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

立功臣畫像對如今即將東征的大唐君臣來說是一件大事,而且李素並不反對這件事。

從隋煬帝時的民不聊生千裏餓殍,到如今的國泰民安熙熙攘攘,不得不說,李世民和麾下的名臣武將們功不可沒,他們是奠定盛世的基石,盡管每個人的一生殺戮無數,但他們卻真真正正為天下蒼生造了福。

殺千人而救萬人,數字的比較便是這般殘酷,卻不得不用這個標準來評判一個人一生的善惡黑白,不說私德,不說品行,只看他殺的人多還是救的人多,千年以後,世人細讀青史,留名之人是善是惡,多半便是這般蓋棺論定了。

贊同歸贊同,李素心中還是有幾分隱憂。

當年隨李淵李世民父子東征西討的功臣不下數百,立功臣畫像自然不可能全部列於其上,現在天子欲立淩煙閣功臣畫像傳開,雖說可以大大提升朝堂君臣的凝聚力,但畫像人選確定之前,恐怕朝臣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明爭暗鬥,畢竟這是一件名耀千古的事,不僅能讓自己青史留名,而且能讓子孫後代沾光不少。

所以選誰不選誰,誰排第一誰排第二,這都將成為功臣們爭鬥的焦點。

心中暗暗擔憂,但在李世民面前,李素的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仍淡淡地微笑著。

李世民倒是饒有興致地盯著他,笑道:“朕自晉陽起兵,攻伐前隋,說來也有近三十年了,這三十年裏,忠心耿耿跟隨朕南征北戰的功臣不知凡幾,有人顯赫,有人仙逝,皆是世間常態,不過朕現在為難的是……究竟該不該將子正你列於功臣畫像上呢?”

李素心中一驚,急忙露出惶恐的樣子,連聲道:“臣絕無資格,陛下萬莫如此,陷臣於不義。”

李世民挑了挑眉,道:“哦?子正倒是謙虛了,昨夜朕寐寢之時,便掰著手指歷數子正這些年為大唐所立的功勞,首先是治天花,然後獻推恩薛延陀之策,後來收復松州時你造出了震天雷,後來任火器局監正時更是勞苦功高,為大唐攢下無數火藥利器,再往後,還有血戰西州,晉陽平亂,太子謀反時陣前勸說侯君集臨陣倒戈,鬥吐蕃國相,引進真臘稻種等等……”

李世民掰著手指一樁樁數,數到最後,李世民搖搖頭,深深嘆了口氣,笑道:“子正啊,不說不覺得,歷數下來,朕沒想到你為大唐竟立過如此多的功勞,實在令朕吃驚,從當年那個什麽事都不懂的小娃子,到如今的國之柱石,算算時日,也才過了九年吧?”

李素也有些吃驚,他也沒想到自己居然如此牛逼,九年的時間裏竟然幹過這麽多的大事,如果自己稍微有點野心的話,不造個反簡直都對不起老天給自己的一肚子本事。

“臣竟如此厲害?”李素訥訥地道。

歷史民航含笑:“沒錯,你確是如此厲害。”

“臣真的這麽厲害?”李素的表情有些飄了。

李世民皺了皺眉,仍笑道:“真的很厲害。”

“臣為何如此厲害?”李素陷入膨脹之中不可自拔。

“李子正,你適可而止!”李世民不爽了。

李素回過神,急忙賠罪。

李世民臉色漸緩,瞪了他一眼,道:“厲害歸厲害,你這沒皮沒臉的毛病能不能改改?縱然你立下潑天的功勞,也被你這沒皮沒臉的毛病消磨得幹幹凈凈了。”

“臣……羞不敢當。”

李素垂頭賠罪,暗裏卻撇了撇嘴。

真是不會聊天啊,明明是“當仁不讓”,卻偏被他說成沒皮沒臉,這人要不是皇帝的話,可能全世界都沒人願意搭理他。

李世民輕輕敲了敲桌子,悠然感慨道:“細數起來,子正竟為大唐立過如此多的功勞,而且樁樁件件皆是大功,朕思來想去,子正之功比諸那些開疆辟土的開國老將們亦不遑多讓,朕若欲立淩煙閣功臣畫像,以子正立下的功勞,恐怕也有資格立於其上,供後世萬代瞻仰尊崇了吧。”

李素一驚,急忙道:“臣萬不敢當,求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挑眉笑道:“哦?子正何故謙虛?”

“臣非謙虛,實是名不副實,不敢以微末之功與諸位名臣老將平起平坐,況且臣向來頑劣,極善闖禍,這些年能蒙陛下不棄,每次闖禍皆被寬宏以待,臣已萬分感激,縱有天大的功勞,也被臣少不更事闖出的禍抵消得幹幹凈凈了,若陛下將臣的畫像立於淩煙閣內,將來臣若不小心……呃,又闖了一次大禍,陛下又會為難要不要將臣的畫像撤去,臣的畫像……就沒必要如此折騰了吧?”

李素額頭滲出了汗。

功臣畫像對別人來說或許是天大的榮耀,可對他來說,卻是要命的毒藥。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李世民愣了一陣,接著哈哈大笑:“自從朕有意立功臣畫像後,朝臣皆為此欣然群起而求之,唯恐自己的畫像進不了淩煙閣,為何子正偏要反其道而行,堅辭不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