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

十萬將士出征,長安城外旌旗招展,城外鄉道上,大軍一字長蛇排開,浩浩蕩蕩一望無際,前鋒府兵已將至蒲州,後軍仍在長安城外未發,前後相隔數十裏地。

這是大唐立國以來出兵最多的一次征戰,而且是皇帝陛下禦駕親征,朝中諸多名將傾巢而出,足可見李世民對東征一戰如何重視。

大軍軍紀嚴明,雖然一路煙塵,沿途卻絕無驚擾百姓之舉,可謂秋毫無犯。從長安開拔開始,大軍一路靜默行軍,路過州府時,不時有新的軍隊加入進來。東征出兵所調動的兵力並非僅只長安屯營十萬兵馬,同時還有各地州府臨時調撥的府兵,以及突厥,羌,鮮卑等異族蕃兵,合計大軍共三十萬。

李素的準備很充分,出行前許明珠便將東陽送的鎧甲親手披掛在他身上,家中方老五鄭小樓等部曲亦全副武裝跟隨護侍。

此次出征,李素隨聖駕而行,作為散騎常侍,他的職責……

說實話,李素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李世民給他封的官根本就是個閑散官職,並無實權,但卻必須隨時跟在李世民身邊,而且距離必須很近。假設李世民騎在馬上忽然覺得無聊,隨口叫一聲“李子正”,那麽,三個呼吸的時間內,李素必須馬上出現在李世民的視線中。

這個官職讓李素感到很郁悶,他總覺得自己仿佛成了李世民身邊的一只寵物,隨時隨地準備滿地打滾賣萌逗他笑。

於是出了長安城後,李素有意識地消極怠工起來,行軍路上與李世民保持不近的距離,反正李世民若覺得旅途無聊想跟他聊聊天,大抵要讓身邊的宦官花半個時辰以上才能在數十萬兵馬中找到他,如果那個時候李世民還有聊天的興致,李素也不介意陪他聊聊。

五日後,大軍行至蒲州,短暫駐紮一日,然後繼續前行。

經過最初激昂興奮的開拔誓師之後,將士們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漫長的行軍變得枯燥乏味,苦的不僅僅是風餐露宿,還有旅途上難以忍受的寂寞。

李素騎在馬上,腦袋耷拉著,有一下沒一下地打著瞌睡。前面幾日還有心情跟方老五等部曲們聊天說笑,後來話題說完,李素漸覺無聊,連鄭小樓這種悶罐子都被李素無數次沒話找話尬聊搭訕,當李素窮極無聊問到“你媽貴姓”這個話題時,泰山崩於前亦面不改色的鄭小樓終於也受不了了,撥轉馬頭離李素遠遠的,懶得搭理他。

那麽,接下來除了騎在馬上打瞌睡,李素還能做什麽?

腦袋一點一點的,李素昏昏沉沉假寐了一陣,身後忽然傳來馬蹄聲,然後李素的肩膀被人輕輕拍了拍,李素被人從睡夢中叫醒,頓時有些惱火,睜眼扭頭一看,魏王李泰那張蠢肥蠢肥的大胖臉映入眼簾。

“臣見過魏王殿下。”李素禮數周到地行禮。

李泰哈哈一笑,道:“既然你我同在軍中,便不須講究身份了,你我皆是袍澤,子正賢弟無須多禮。”

見李泰態度和煦,笑容滿面,李素不由奇怪。

按理說,他與李泰如今是仇敵關系,見了面雖不至於拿刀互砍那麽沒禮貌,至少互相朝臉上吐口水亦是應有之義,然而李泰的態度卻如此客氣友善,令李素不由感動萬分……

——這死胖子要搞事?

打起十二分精神,李素腦中警鈴大作,臉上卻露出陽光般友善的微笑。

“魏王殿下不辭辛勞隨軍出征,臣佩服。”

說著李素情不自禁地瞥了瞥李泰騎的馬。

什麽品種的馬啊?居然能載得動這個三百多斤的保齡球……大胖子,回頭自己也要弄一匹去。

以李素的猜測,李泰這個體重的胖子,一匹馬應該載不動他,最好的辦法是兩匹馬之間固定一塊木板,李泰盤腿坐在上面,寶相莊嚴神情肅穆,如同祭祖時給先人上供的牲畜祭品般一路擡到遼東……

似乎看出李素的不解,李泰哂然一笑,摸了摸自己坐騎的鬃毛,笑道:“此馬乃父皇所賜,產自西域大宛,是大宛有名的汗血寶馬,耐力極長。”

李素恍然,接著心中一沉。

賜馬看似是小事,但能說明很多問題,由此看來,李世民心中的太子人選並未完全確定是李治,或許李治如今已占了很大的贏面,但,並非十拿九穩,李泰看似失了聖眷,可畢竟是李世民的嫡子,李世民不可能不寵愛他,尤其是李泰這些年謹言慎行,唯獨只在馮渡被刺一案中犯了一次錯,作為疼愛了他一二十年的父親,原諒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李泰運氣好,在這次東征高句麗一戰中碰巧立了功,回到長安後,李治是不是能當上太子還真不好說了,未來充滿了太多不確定了。

三言兩語間,李素的腦中已閃過無數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