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

安市城的城門顯然也被楊萬春加固過,但凡有經驗的守城將領都清楚,城門是整座城池防線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敵軍攻破的地方,所以城門的防守從來都是重中之重。

安市城的北城門已被震天雷轟炸了小半個時辰,眼看著它似乎在不停顫栗,可偏偏仍未倒下,仍死死地釘在城門甬道口,城門正上方的城樓上,守軍無數的箭矢瘋狂地朝下面射去,簡易組裝的拋石車不停朝城墻下傾瀉著巨石沸油,仔細觀察城頭守軍的動態,雖然來回急促跑動,但並未見絲毫亂象,每個士卒的每個舉動,皆在一絲不苟地執行將領的命令。

整整一上午過去,戰況仍沒有任何進展,城門沒有倒下,唐軍這邊的投雷手卻陣亡近千,全是近距離投擲震天雷時被城樓上的守軍用箭矢射殺,或是被拋石車投下的巨石砸死。

近午時分,李世民眯著眼冷冷地盯著遠處鏖戰的戰況,神情冷漠地哼了哼,擡手朝北城門遙遙一指,道:“過去十架拋石車,朝城內拋火油,然後點火焚城,還有弓箭營列陣,朝城樓射箭,再傳令投雷手,集中一點朝城門投雷,一定要給朕把城門炸開!”

傳令將官匆匆離去,很快,中軍陣內推出十架巨大的拋石車,拋石車的後面,緊跟著一個弓箭營方陣,靠近吊橋邊停下,一個個巨大的陶罐安置在拋石車上,士卒狠狠一扳機括,拋石車發出刺耳的聲響,騰的一聲,巨大的陶罐在半空劃出一道高高的拋物線,越過高聳的城樓,直接落入城內。

陶罐內滿載著極易燃燒的火油,落地而碎,火油流滿一地,城外弓箭營方陣內,隨著將領厲聲大喝,一輪輪點燃了的火箭也劃過一道拋物線射入城內。

城內火勢頓起,很快燃燒起來,黑色的濃煙滾滾扶搖而上,伴隨著城內守軍和百姓驚慌的喊叫聲,有條不紊的防守節奏頓時被這一陣大火弄得一團混亂,城墻上的守軍明顯有些慌張了,在將領們的拳打腳踢和呵斥下,這才漸漸恢復平靜。

烈火焚城,也是古往今來攻城手段之一,這種手段有些殘忍,城中一旦火起,則不分將士和平民,也毫不顧忌城中的建築物,很多人就是被大火活活燒死,同時很多難以攻克的城池隨著大火而陷入混亂中,軍心動搖,民心不穩,不太堅定的索性便因此而打開城門投降了。

李世民下令放火也是這個原因,大火可挫敵軍士氣,可動搖城中百姓民心,他的目的便是讓城中混亂,唐軍便可亂中取利。

看到遠處城中火起,李世民和觀戰眾將嘴角紛紛勾起一抹微笑。

戰爭從來沒有仁慈,一旦戰火燒起,百姓的生死便不在交戰雙方的考慮之中,雙方軍隊求的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勝利。為了勝利,死多少百姓全無所謂,戰後的文人們只會煽情地用一句“必須付出的代價”來粉飾無辜百姓的死亡。

無可否認,李世民無論被人吹噓過多少次,多少年,他同樣是無情的君主,與古往今來的君主們沒什麽區別,他的眼中也只裝著“勝利”二字,至於百姓,尤其是敵國的百姓,他是不可能放在心上的,否則也不會下允許屠城的命令。既然不在乎了,放火焚城對他來說自然是毫無壓力的,他只恨火燒得不夠大,燒死的人不夠多。

城中火勢越來越大,李世民和眾將的笑意也越來越深。

火越大,城越亂,唐軍則越容易從中取利。

“下令投雷手,加快速度,給朕把城門炸開,率先破城者,朕封萬戶侯,賞黃金千兩!”李世民語氣激昂地下令,為了破開安市城,李世民著實下了血本。

命令傳達下去,城墻下的唐軍投雷手們愈發瘋狂了,一個個冒著青煙的震天雷沒命地朝城門飛去,爆炸聲比剛才更加密集。

終於,城門在無休止的爆炸聲中開始搖晃了,中軍陣內的君臣們看得真切,不由兩眼發亮,呼吸也開始急促起來。

破城即在此刻!

又過了一炷香時分,城門搖晃得愈發厲害,最後終於發出刺耳的吱呀聲,巨大的城門不甘不願地頹然倒下。

與此同時,城外將士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李世民興奮得騎在馬上直搓手,仰天大笑道:“城破矣!”

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看的,事實證明,李世民笑得太早了。

安市城的城門倒下後,唐軍正準備沖進城內,誰知騎兵剛準備催馬,城門倒下時的塵煙已散盡,城門甬道內卻一片漆黑,再仔細一看,唐軍驚愕地發現,冗長的城門甬道用巨石堵得嚴嚴實實,不見一絲縫隙,近十丈的甬道內全部都是巨大的石塊堵在裏面,按這個厚度算的話,哪怕唐軍將所存的震天雷全部扔完,也不見得能炸開這十丈長的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