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

事到如今,戰事陷入僵局,李世民縱然再自負,現在也不得不反省一下自己,問一下自己當初選擇攻打安市城的決定是不是錯了。

鄉下人挑柿子還知道專挑軟的捏,好好的吃幾口嫩肉不行嗎?為何自己這位天可汗卻專門找硬骨頭啃?從常理常識上來說,只有狗才專門啃硬骨頭啊……

李世明覺得心很累,累得有一種立馬下旨撤軍回長安的沖動,不玩了,征服高句麗什麽的,全都留給下一任君主去幹,自己年紀大了,牙口不好,啃不動這塊骨頭。

可是,天可汗的面子終究傷不起啊。

大唐的子民和世家門閥都知道他李世民舉兵東征,從長安城開拔時全軍數十萬人轟轟烈烈,誓師儀式搞得熱血沸騰,長安城的百姓們一臉興奮兼理所當然,都覺得皇帝陛下禦駕親征,滅高句麗國簡直易如反掌手到擒來,就等著陛下將高麗王和那個篡權的奸佞來個亞洲式花樣捆綁,然後押解回長安,順便在高祖皇帝陵前搞個獻俘儀式,含蓄地得瑟一番……

慶功的內容都安排好了,李世民這些日子甚至都夢到過無數次被萬民歡呼的場景,那些歡呼聲裏,還夾雜著世家門閥頹喪的嘆息聲,以及三軍如山崩地裂般的嘶吼聲……

多麽幸福的畫面啊,費盡辛苦,力排眾議,李世民想要達到的效果不就是這樣麽?

然而,從踏進高句麗國境開始,李世民便發覺戰事沒有真正的順心順意過,從頭到尾都打得束手束腳,回頭再反省一下,李世民發覺自己終究小覷了高句麗這個國家,更小覷了高句麗國中的權臣和良將,他們不必大唐的名臣老將稍差,那個楊萬春甚至比絕大部分主帥要強得多,遇到這樣的對手,實在是大唐的不幸。

做著榮耀青史的美夢,可是這場夢太短促,唐軍渡過遼河後,唯一攻下的城池只有一座遼東城,接下來便一無所獲,反而折損了幾萬將士,損失與利益完全不成比例,攻打安市城到今日,李世民這位向來自負驕縱的天可汗陛下竟然都生出了心灰意冷的情緒。

撤,還是不撤?

李世民此刻腦海裏不停地掙紮著,他是真心不想撤兵,依帝王無情的心態來看,他甚至很想不惜一切代價,用關中子弟的性命去把這座該死的安市城填平。

可是,他不敢這麽做,如今軍中的士氣已然有些動蕩不安了,若仍執意繼續攻打下去,說不定軍中會出現嘩變,軍營嘩變是非常嚴重的,輕則殺將奪印,重則改朝換代,李世民冒不起這個險。

猶豫遲疑之時,帥帳外常塗冷森的聲音傳來。

“陛下,涇陽縣公李素求見。”

李世民愣了一下,然後揮了揮手:“宣見。”

很快,李素走了進來,一言不發地行禮。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道:“子正的來意且讓朕猜一猜如何?”

李素笑道:“陛下既有雅興,不妨猜之。”

李世民也笑了:“是來勸朕退兵吧?”

李素老老實實地道:“是。臣確有此意。”

李世民注視著他的臉:“你覺得我軍攻不下安市城?”

“是,臣以為,攻破安市城已徹底無望。”

“為何?”

“將怠,兵疲,折損過大,而安市城卻巋然不動,事不可為也,何必再將關中子弟的性命白白葬送在這座城下?”

李世民眼中露出不甘之色:“安市城能否攻克,朕已不做指望,但楊萬春此人若不誅,朕如何能安心北上取高句麗都城?”

李素平靜地道:“楊萬春在安市城內,是我軍的後患,若出了城,便如土雞瓦狗,陛下勿須多慮。”

李世民挑了挑眉:“子正何出此言?”

“陛下若撤軍北上,楊萬春不追擊則罷,若然追擊,定教他全軍覆沒。”

“何以見得?”

“沒有別的原因,平原作戰,兩軍對陣,楊萬春不可能是我大唐的對手,在這方面,我大唐可教他做人。”

李世民終於露出一絲欣然之色:“不錯,他楊萬春就算是天縱之才,也不可能樣樣精通,若是兩軍在平原上遭遇,朕與數十萬將士根本不懼他分毫。”

李素笑道:“所以,陛下可安心撤軍,臣賭楊萬春不敢出城追擊,真正出色的三軍統帥,他的頭腦一定比誰都清醒,而且必須非常了解他的敵人,以及他自己,他應該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麽,不適合做什麽,以己之短,擊敵之長,此愚者之為也,楊萬春絕不是蠢貨。”

李世民臉上明顯出現意動之色。

李素看在眼裏,由衷地暗暗松了口氣。

歷經五次攻城,折損數萬將士,陷入僵局這麽久,這位剛愎自用的皇帝陛下終於認真考慮撤軍的事了。

李素急忙趁熱打鐵:“陛下,退一步海闊天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如果咱們北上攻下了平壤,擒獲高麗王和泉蓋蘇文,從政治的角度將高句麗滅國,那麽楊萬春從此便成了無國無主之帥,如孤魂野鬼一般,空守著一座城池卻動彈不得,沒有名分,沒有後勤糧草補給,沒有兵源補充,什麽都沒有,空掛一個城主的名頭,到了那時咱們再回過頭來攻打安市城,臣敢放言,安市城必克,至於楊萬春,或許會投降,或許會殉國,總之,這個心頭大患陛下可以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