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

混亂是大敗的開始,尤其是大營內的混亂,一旦亂起來,下面的士卒沉不住氣毫無目的的到處亂跑,中低層的將領四處找不到自己的士卒,無法發號施令,更無法阻止有效的抵抗,於是混亂越來越亂,最後中低層的將領也無法沉住氣,跟著普通士卒一起到處亂跑起來,很多歷史上的大敗就是這麽開始的,比如三國吳蜀之戰,陸遜火燒劉備十裏連營,便是因為大營火起,蜀軍大亂,而導致大敗。

現在唐軍的大營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了。

整個大營全亂了套,府兵們狼奔豕突,將領們厲聲喝罵,只見人影幢幢,偶有下面的校尉或火長組織起百十人的隊伍,好不容易拿好武器列好陣,可前面的府兵擠過來,剛列好的陣型馬上就被沖散了。

這個時候能依靠的只有老將,老將才是整個大營裏的中流砥柱,比如李績。

李績點齊兵馬後,迅速朝後勤方向壓過去,從中軍到後勤尚有好幾裏,李績騎在馬上親自領隊,四萬人手執弓箭盾牌長矛,陣型絲毫不見散亂,迎面遇到的潰逃府兵,見己方兵馬嚴整的陣型後,慌亂的心情頓時安靜下來,仿佛有了傳染似的,但凡李績所部經過的地方,再混亂的場面都能無聲地平息下來,然後潰散的府兵安靜地尋找各自的將領,將領再組織起各自熟悉的部下,安靜地拿起武器,安靜地集結成陣,最後緊緊跟在李績所部的後面,朝前推進。

一場即將發生的潰敗,在李績的威望下,在四萬步卒安靜從容的神態下,竟然奇跡般地挽回了敗勢。

此時,靺鞨騎兵仍在唐軍大營的後方肆無忌憚的殺人放火,騎兵放火燒糧後繼續向前突進,速度很快,到李績率領兵馬與靺鞨騎兵遙遙相對時,唐軍的小半大營已經火光沖天,傷亡無數了。

距離靺鞨騎兵百余丈時,李績下令停步,列陣。

眯眼看著遠處靺鞨騎兵靜靜列成的陣型,李績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靺鞨部?果真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哪來的膽子敢叛我大唐?”

這個問題沒人回答,敢叛唐的原因大抵只有兩種,一是化解不開的仇恨,二是足夠動人的利益。

靜靜觀察片刻後,李績忽然瞠目大喝道:“弓箭上前,盾陣列後,準備進攻!”

將領揮舞著令旗往後跑,一邊揮旗一邊傳令。

很快,弓箭方陣隊伍走到陣前,後面緊跟著一個盾牌方陣,盾牌的後面,則是長矛長戟方陣,各個方陣之間涇渭分明,嚴絲合縫,此時的戰場上一片寂靜,旌旗迎風獵獵擺動,將士們則像一支支釘入地底的鋼槍一動不動。

良久,靺鞨騎兵的後方傳來首領的大喝聲,靺鞨騎兵聞令而動,催馬朝李績沖殺而來。

隆隆的馬蹄聲仿佛敲在人的心坎上,敵軍的距離越來越近,從百丈到五十丈,然後是三十丈,二十丈……

最後當敵人的戰馬已馳進了弓箭的射程範圍時,李績終於下令了。

“放箭——”李績大聲下令。

嗖嗖嗖——

對面人仰馬翻,無數敵軍中箭倒栽下馬,但大部分仍在策馬飛奔。

李績有些遺憾地皺了皺眉,繼續下令放箭。

剛才事發突然,點兵太急,而且中軍混亂,召集部將不易,若是能召集出一隊投雷手,幾百顆震天雷點燃了同時扔出去,這第一輪恐怕就會收獲不少敵軍的屍首,更重要的是,還能有效地打擊敵軍的士氣,制造敵軍內部的恐慌。

思慮之間,靺鞨騎兵已抵近了唐軍的前陣,弓箭手再次放箭,第二輪箭矢過後,也不管射下多少人,毫不猶豫地抽身後退,接著便是盾牌方陣上前,盾牌兵雙手頂著盾牌,腳下呈弓箭步,每個人的額頭青筋暴跳,弓著身子咬著牙,只等靺鞨騎兵沖來,盾牌猛地向前一頂,一時間人仰馬翻,無數盾牌兵被疾馳的戰馬撞倒,同時靺鞨騎兵的沖勢也因為盾牌的阻擋而緩了下來。

然後,在將領的指揮下,盾牌兵很快撤了下去,接著上前的是長矛方陣,這個方陣是專門為了對付騎兵而準備的,當騎兵的沖勢被盾牌擋下來後,長矛長戟便登場了,他們雙手握著長矛,隨著命令聲動作整齊地朝前一刺,收回,再刺……

敵軍頓時出現了混亂,無論人還是馬,被長矛刺中後發出尖銳淒厲的慘叫聲,最後翻身倒下。

這支騎兵也不簡單,前部傷亡過大時,後部卻迅速地再次集結,然後朝唐軍方陣發起第二次沖鋒。

李績遠遠看見,眉頭不由一跳,到了這個時候,殺手鐧也不得不拿出來了,所謂的大招,大多都是用在生死存亡的那一刻。

“傳令,前軍退下,陌刀營上前。”李績語氣冰冷地下令。

隨著將領們的命令聲,前軍的弓箭手,盾牌手,長矛方陣全部如潮水般退下,黑壓壓的人群退下後,戰場中間唯獨還剩下一支奇怪的隊伍,這支隊伍穿著重鎧,身材普遍的高大魁梧,每個人手中握著一柄樣式奇異的大刀,刀柄長度盈尺,刀刃寬,刀身長,重量大約二十多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