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

在軍隊裏待久了,難免染上一些惡習,比如壞脾氣。

以前在長安時,李素的性格一直都是溫文爾雅如謙謙君子,說話行事禮數周到,除了偶爾嘴賤,實在沒有別的缺點了。

可是眼前遇到這群倭國人,李素實在無法保持冷靜,無端端的生出殺機。

沒辦法,前世的記憶帶給他的影響太深了,李素是從前世過來的人,他知道如今這個看似謙卑有禮的國家,在一千多年後撕掉偽裝露出的真實面目究竟有多可怕。

這種記憶是從小便深深刻入了骨子裏的,不可能改變,所以李素知道面前這群人是倭國人後,下意識便做出了反應,反應很簡單粗暴,“扔進樹林裏喂狼”。

旁邊的部曲們也沒想到李素的反應居然如此激烈,聞言紛紛呆愣地看著他。

方老五倒是反應很快,短暫的失神過後,立馬從馬鞍旁的褡褳裏取出了繩子,走向這位名叫道昭的僧人。

其余的部曲這時也回過了神,不管公爺是怎麽想的,既然下了命令,照做便是。

當一群部曲拿著繩子不懷好意地圍上來時,僧人道昭的臉色變了,神情很憤怒。

“慢著!這位貴人,敢問我哪裏得罪您了?看您和貴軍的鎧甲,應該是唐國人,唐國是我最向往最崇敬的國度,為何不講道理,見面就要綁我?”

李素騎在馬上,懶洋洋地道:“因為我懷疑你們是奸細,是百濟國安插到我大唐王師裏的奸細……”

道昭怒道:“我們若是奸細,會被百濟國的人追殺麽?”

李素嘆道:“都是套路,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苦肉計,對吧?”

“不對!我們真是大和國人,我,我有大和國官員開具的官憑為證!”說著道昭探手入懷,掏出一卷白絹遞給李素。

李素接過來上下掃了一眼,發現上面的字居然是漢字,而且上面確實寫明了道昭一行是前往大唐求學的倭國僧人,最後的落款名字寫著“蘇我入鹿”。

“這個‘蘇我入鹿’是什麽意思?”李素不由好奇地問道。

道昭解釋道:“‘蘇我入鹿’是人名,是我大和國的大臣,目前代攝政之權。”

李素點點頭,不甘願地道:“哦,看來你們真是倭國人,原來是我誤會了……”

道昭嘴唇囁嚅了幾下,似乎想糾正李素的說法,是“大和”而不是“倭國”,然而一想到眼前這位貴人剛才一言不合就下令將自己扔進樹林裏喂狼,顯然是個暴脾氣,想了想,道昭終究還是沒敢開口糾正他,忍了。

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和尚當然更不會吃眼前虧。

隨即李素又好奇地問道:“蘇我入鹿這個名字聽起來奇怪也就罷了,你說他是你們倭國的大臣,他位居何職?”

道昭愕然道:“他就是大臣啊。”

李素也愕然:“大臣也該有個官名呀,尚書,侍郎什麽的,你難道不懂嗎?”

道昭急得跺腳:“他的官名就叫‘大臣’啊!”

“啊?你們倭國的官名竟如此耿直……”李素驚愕不已。

道昭苦笑道:“‘大臣’就是我們大和國的官名,而且是最高級的官名,目前蘇我入鹿大人正輔佐皇極天皇,攝政國事。”

李素又皺起了眉:“我大唐幅員萬裏,萬邦拜服,皇帝陛下也沒有自稱‘天皇’,你們小小島國,哪有資格妄稱‘天皇’,誰給你們的勇氣和自信?”

道昭一滯,他發覺眼前這位貴人似乎對他們很不友好,話語間屢有針對之意,而且用辭嘲諷奚落,道昭實在想不通自己哪裏得罪了他,大家才只是第一次見面,我欠你錢了還是吃你家肉夾饃了?

不過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和尚本就是最識時務的,面對這位暴脾氣的貴人,哪怕他用腳踩自己的臉都忍了。

道昭苦笑道:“貴人明鑒,我只是個僧人,不問世事的,天皇為何稱天皇,我實在不知,貴人何苦為難一個和尚呢……”

李素收起了敵對的態度,用力揉了揉臉頰。

好吧,確實是自己不對,前世對倭國的敵意不該用在今世,眼前這位只是個老實巴交的和尚,再為難他未免有點過分了。

“行了,不為難你了,既然你不是百濟的奸細,我便信你……”李素頓了頓,忽然又道:“對了,趕緊向我道謝。”

“啊?”道昭愕然。

“剛才是我下令誅殺了百濟騎兵,救了你們的命,看你們的樣子估計也拿不出錢來,說幾句感謝不過分吧?”

道昭恍然,急忙躬身合什行禮:“多謝貴人相救,免我等一場滅頂之劫,今日便為貴人吟誦佛經,在佛祖前虔誠為貴人祈福添壽。”

李素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見這和尚一身襤褸,僧衣破爛處處漏風,背上還背著一只竹簍,裏面裝著各種佛經書籍,李素終於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