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

離開太平村,眾人策馬飛馳。

景色在李素眼中飛速倒退,和煦的春風拂過臉龐,柔柔癢癢的,很舒服。

微風一吹,李素的腦子忽然清醒起來,想到剛才東陽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由生出了疑惑。

她是不是有事對自己說?

剛才見面太匆忙了,李素暗暗記住,等面君過後,再好好問問她。

一個多時辰後,李素領著部曲們進了長安城,進了城後,李素老實地下馬,部曲們為他牽著馬,李素則負手在前面慢慢走著。

雖說李世民早已允許他長安城騎馬的殊榮,李素卻很少在城裏騎過馬。皇帝允許不代表自己可以肆無忌憚,人家那是客氣,自己不能當成福氣,為人臣子該有的謙遜與謹慎還是要時刻記在心裏的,古往今來那麽多臣子被皇帝莫名其妙弄死,大抵便是臣子真沒把自己當外人,皇帝允許什麽他就幹什麽,大大咧咧百無禁忌,總以為自己是皇帝捧在手心裏的寶,這種人的結局很少有壽終正寢的。

牽馬穿過長安城的各坊,直入朱雀大街,順著朱雀大街一直往前,李素很快到了太極宮門前。

朝門口的羽林禁衛遞上腰牌,禁衛仔細查驗過後,便派人入宮通稟,等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宮門打開,門縫裏閃出一位年輕的宦官,笑著朝李素行禮,然後領著李素入內。

跟著宦官走進宮,直到甘露殿門口,宦官示意李素在殿外等候,沒過多久,宦官傳話,陛下宣李素進殿。

李素在殿外廊下脫了鞋,只著足衣悄然入殿。

走入殿中,李素明顯察覺到一股濃濃的頹喪氣息,只覺得殿內很壓抑,就連陽光灑進來都帶著一股子消極的味道。

擡頭看了一眼,李世民正半坐半躺在殿首的軟榻上,仔細看了看李世民的模樣,李素不由大吃一驚。

李世民的頭發竟然白了一半,神情憔悴,氣色灰敗,額頭上纏著一塊白巾,雙目呆滯無神,就連李素進殿他也只是淡淡地掃了一眼,仿佛連擡眼皮這個動作都覺得費力。

“臣,涇陽縣公李素,拜見陛下。”李素朝李世民躬身行禮。

李世民嗯了一聲,嘴唇張合間,輕聲說了一句話,李素此刻離他一丈多遠,李世民語聲太輕細,李素沒聽清。

“呃,陛下剛說了什麽?恕臣耳力不好,沒聽清楚。”李素尷尬地道。

李世民嘆了口氣,聲音高了許多,這次李素聽清了。

“朕剛才說,要你走近一些,朕……說話費力。”

一句話說完,李世民已有些喘息了,同時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李素暗暗嘆息,聽李世民說話,中氣不足的樣子,似乎已非常虛弱了,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精神矍鑠的天可汗陛下,此時像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英雄遲暮,君王意氣已盡。

東征一戰的結局,幾乎打垮了這位向來不肯服輸的皇帝,一生的榮耀和威名,在這一場征戰中消耗殆盡。

李素朝李世民走過去,走到離他兩步距離時才停下腳步。

離得近了,李素才發現李世民蒼老了許多,臉上甚至出現了零零星星的黑色老人斑,呼吸也有點急促,聽著呼哧呼哧的喘氣聲,給人一種隨時一口氣喘不上來立馬駕崩的感覺。

“陛下,您……保重龍體。”李素神情傷感地道。

無論他對李世民多麽的不喜歡,不可否認的是,李世民終歸是一位好皇帝,這位皇帝當父親很失敗,當上司很失敗,當兄弟很失敗,當別人的兒子很失敗,可是,皇帝這個角色他無疑是成功的,大唐正因為有了他,才會如此精彩,如此激昂,煌煌盛世有了他的帶領,這個充滿了神奇與浪漫的國度才會煥發蓬勃的生機,壯闊時如同進軍的戰鼓,深沉時如同淺斟低唱的詩句。

盛世仍在,英雄已老。

李世民看著李素,臉上終於露出了笑意:“昨日李績進宮,與朕詳細說過你們斷後狙敵的經過,朕很欣慰,你和李績的戰果給朕挽回了天大的顏面,此次東征本是敗局,因為你們舅甥二人的謀劃,敗局生生扭轉成了平局,聽說攻打高句麗都城的主意還是你出的?果然不愧是大唐英傑,不枉朕這些年饒你一次又一次闖出來的禍,你……很不錯。”

李素急忙道:“臣只是奉旨而為,並無寸功,陛下運籌帷幄,遙勝於千裏之外,臣等攻破敵國都城皆是陛下謀略授意,臣不敢居功。”

李世民神情平淡地道:“呵呵,昨日李績進宮見朕,也是同樣的說辭,你舅甥二人難道早已商量好了?鐵了心要把這樁功勞推給朕?”

“陛下,臣不是推功勞,陛下命臣等斷後狙敵之前面授機宜,就是這般吩咐臣的,臣只是奉陛下之命而行罷了,不敢居半分功。”

李世民忽然冷笑:“你們推得倒是幹凈,朕卻沒那麽厚的臉皮接住,功勞是誰的就是誰的,朕若連臣子的功勞都搶去的話,這個皇帝當得豈不悲哀?朕從起兵反隋到如今,何時做過搶功之事?李素,你以為朕的臉皮和你一樣厚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