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上)

最是無情帝王家。

上下數千年,大約沒有出過一個成功的帝王,“成功”的定義是,既能創下一番轟轟烈烈的文治武功盛世,又要父慈子孝,天家和睦,不僅極受臣民愛戴,而且家中子女孝順,兄友弟恭。

可惜,這樣的帝王一個都沒有。

擁有著至尊權勢的家庭裏,哪裏來的“孝順”與“和睦”?爭名奪利本就是人的天性,生在這樣一個集天下至權的家庭裏,不論父親還是兒子,一個個都成了爭奪權力的野獸,看似尊貴無比的家庭,其實骨子裏奉行的是叢林法則,他們用最殘酷最赤裸裸的手段,解決掉任何阻撓自己登上權力王座的對手,哪怕這個對手是自己的父親和兄弟,照樣毫不猶豫痛下殺手。不同的是,他們給自己披上了一層道德仁義的外衣,讓外人看起來沒那麽醜陋齷齪。

古往今來的帝王裏,李世民已經算是很成功的帝王了,他的胸襟,他的氣度,他的雄才偉略,都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是回過頭來看看他的子女們……

形象越光輝,背後就有多陰暗。

李世民說自己失敗,這句話並沒說錯。

可惜的是,如此失敗的人生很難得到旁人的同情,當權勢與親情無法兩全時,當年他已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人生的最後一刻,他能全心信任的人,只有一個非親非故的常塗,果真只有“可憐可笑可悲”能詮釋他此刻的心情了。

常塗跪在李世民面前泣不成聲。

他這一生只是個影子,常年隨駕李世民身邊,他經歷的事件,知道的秘密或許比任何人都多,可他只是影子。

當主人的生命走到盡頭,影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陛下莫出斯言,陛下是天下共主,是開創貞觀盛世的帝王,您必能留名青史,大唐的基業必能延綿千秋萬世,永世鼎盛,能跟隨陛下這麽多年,是老奴前世修來的福分。”常塗哽咽泣道。

李世民苦笑道:“史書褒貶,朕已看不到啦,朕此生之功過,連朕自己都說不清楚,史官落筆豈能盡書焉?但願他們能留幾分情面,給朕一個公正的說法……”

李素哽咽道:“陛下文治武功之盛,古往今來罕有,臣至今欽佩不已,能為陛下之臣,是臣的榮幸,臣很慶幸來到這個年代,未來青史必不汙陛下聖名之分毫,臣保證。”

李世民含笑注視著他,道:“子正寬朕之心,朕甚慰,罷了,這些都是身後事,朕縱手握天下至權,也堵不住後人的悠悠眾口,功與過,朕都坦然接受……”

腰杆忽然挺直了一些,李世民猶豫許久,壓低了聲音道:“子正,朕今日召你來,是想叮囑你幾句話……”

李素垂頭道:“臣聽著呢。”

李世民緩緩道:“朕這些年有過許多心腹之患,有的已經永遠平定了,比如薛延陀,比如西域諸國,但有的心腹之患仍在,外患易平,內憂難除。朕縱為天下之主,欲除心患亦畏首畏尾,不敢輕動,朕原打算這些年徐徐圖之,或許只要十年,便可略見成效,無奈天不假年……子正可知朕說的是何種心患嗎?”

李素頭也不擡,不假思索道:“臣知道,陛下擔心的是……門閥和士族。”

李世民露出贊許之色,點頭道:“子正聰慧,朕與你說話很是省心。不必諱言,朕快不行了,大唐江山交給雉奴,而他有長孫輔機和你輔佐,江山不至於頹敗,可門閥和士族,終歸是大唐皇權的大患……”

說著李世民神情一肅,加重了語氣道:“三代之內,大唐帝王必須消除門閥和士族的勢力,必須!否則社稷危矣!”

李素思索片刻,低聲道:“若欲完全除掉門閥士族,三代內做不到,但臣願輔佐太子殿下,全力削弱門閥士族的勢力。”

李世民緩緩點頭,神情釋然道:“這件事,朕連輔機都沒告訴,唯獨說給你聽,一則因為輔機也是出身門閥,朕心存忌憚,二則,輔機年邁矣,而子正還很年輕,你是朕屬意的宰相之選,為人謙遜聰慧,更重要的是,你出身農戶,與門閥士族並無瓜葛,這件事交給你,朕很放心……”

“臣一定竭盡全力。”

李世民嘆道:“你生就一副玲瓏心竅,遇事往往智計百出,無論大局還是小節皆有章法主意,如何削除門閥士族,你必然有你的想法,朕便不多幹涉了,朕此生納諫逾萬,可終究還是敗在剛愎自負之上,未來的方略國策,朕便不參與了,朝堂有子正在,朕放心。”

說完李世民閉上眼,神情盡露疲憊。

常塗悄然上前,低聲道:“陛下該歇息了……”

李世民仍閉著眼,搖頭道:“不歇息了,朕今日覺得精神尚好,趁著清醒,該交代的事定要交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