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江夏的妙計

九江府和南昌府相隔很近,朱宸濠先攻九江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一者是因為相隔很近,不需要長遠行軍;二來朱宸濠拿下了九江府就可以走水路直接到往南京。

南京作為留都,那裏不僅有皇宮,更加有一整套中央行政班子。若是朱宸濠能夠一鼓作氣拿下南京,那完全就可以從南京輻射出去控制整個江南。

有江南這麽一個富饒之地作為基礎,寧王恐怕就算得上是站穩了腳跟,只要他沉得住氣,在江夏逐步鞏固自己的實力再徐圖發展。

未來不說一定能君臨天下,但至少能夠發展成一個分疆裂土的王侯,至少能夠讓朱厚照頭疼不已。

“所以南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決不能讓朱宸濠拿到手中。”

王守仁披著一件長褂外套,伸手在地圖上標注著南京的地方敲了敲,神色有些凝重,仿佛遇到了什麽難題。

而王守仁所想的那個難題江夏基本也已經猜到了,他雙手環抱在胸前說道:“可是如今寧王已經起兵了,如此驟不及防肯定九江是守不住了。而南京雖然也有駐兵,但若是寧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到南京,南京要守住也很困難。”

“沒錯。”王守仁嘆息一聲點了點頭。“要是能夠有辦法阻攔朱宸濠,那整個事件就好辦多了。”

“阻攔朱宸濠往南京發兵?”江夏用右手托著下巴想了想,最後看向王守仁道:“我倒是有一個辦法,不知道能不能用。”

王守仁看著江夏笑了笑,“但凡是認識你的人都說你詭計多端料事如神,如今看來果不其然。有什麽辦法就趕緊說出來,眼下無論是上策還是下策都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了。”

“那好,既然這樣我就冒險試試我的計劃。”江夏道。

南昌是朱宸濠的大本營,所以朱宸濠斬了孫燧和許奎的頭祭旗,正式宣府起兵造反以後很快就穩住了南昌。

這一場造反朱宸濠絕非是貿然為之,而是謀劃準備了多年,所以現在一開始朱宸濠就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著,派出先頭部隊直取九江府。

而饒州府王守仁這邊反應速度也是驚人的快,首先他傳檄文給江西各地,要求他們立刻帶兵到饒州府集結,準備擒拿叛逆。

王守仁作為當代大儒,本身的威望就極高。之後巡撫南贛的更是一舉登上神壇,奠定下無上威名。

如今接到王守仁的檄文,江西各地官員立刻按照檄文上所說的做,帶著各府縣的士兵往饒州府集結。

同時江西各地的軍糧、兵械、船只也全都在根據王守仁的安排進行調遣。整個江西突然之間好像就開始動了起來,全都在為擒拿朱宸濠這叛逆而準備著。

這樣的情況對於朱宸濠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他更加希望江西各地官員都不管與他作對。要麽就跑來臣服於他,做個從龍之臣。要麽視而不見也是一個好態度。

現在這幅模樣,這倒使得朱宸濠心裏有些犯嘀咕了。

以現在江西各地的兵力,即便是全部集結在一起無外乎也就兩萬余兵馬,根本就不可能和他的十萬大軍相對抗。

哪怕他的十萬大軍有不少水分,但怎麽說也有七成是真,那也是七萬大軍,總比兩萬多了好幾萬吧?

饒州府府衙之中,王守仁也有著同樣的擔心。他看著小心翼翼裁了一張紙條,然後拿著細小毛筆正寫著蠅頭小字的江夏,王守仁忍不住問道:“江兄弟,現在江西各地的縣衙府兵基本都已經到饒州府了,糧草兵械也按照你的要求調遣完成。

可是以我們目前的兵力根本就無法和朱宸濠的十萬大軍向抗,這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先生大可放心,我已經讓人發了飛鴿傳書給九江府,讓他們直接把所有兵力就集中到安慶,其余地方暫時放棄。

另外我也發了飛鴿傳書給南京那邊,讓他們立刻集結兵馬做好應戰的準備。現在我們要做的就只有一個字,拖。

而拖的秘訣,就在這裏。”

江夏把手中剛剛寫好的字條遞給王守仁。

王守仁一臉疑惑地接過字條看了看,只見上面寫著:“李公、劉公,幸得你二人提前告知寧王即將造反之事,朝廷討逆大軍會提前出發。如今大軍不日將抵達南京,勞你二人勸告寧王早攻南京……王陽明。”

王守仁一看最後的落款居然是自己,他有些不解地看著江夏問道:“這李公,劉公是?”

江夏笑了笑道:“寧王身旁的兩個軍師,李士實和劉養正。”

“那你這個字條是準備……”王守仁看向江夏問道。

江夏從拉開書案的抽屜,從裏面取出了一顆專門用來裝秘密紙條的蠟丸。江夏道:“現在我準備把這字條放入蠟丸之中封存好,然後派人把蠟丸送到南昌寧王府,交給李士實或者劉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