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母後,虎毒尚不食子

兀良哈,韃靼可汗王庭之所在。對於韃靼人來說,兀良哈就好像大明的京師對於漢人的意義一樣。

達延汗病重,他的六子一女全都來到了兀良哈。原本達延汗是有七子一女的,因為三王子出使大明犯了點兒事,所以最終沒能活著回到韃靼。

和朱厚照比起來,達延汗的生育能力倒是強悍很多。不過自古以來,帝王太不能生或者太能生都不是件什麽好事。像朱厚照那樣容易無子繼承皇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室宗親多對皇位有覬覦之心,令得國局動蕩不穩。

但像達延汗這樣的,又容易引起同室操戈,兄弟相殘。

當爹的一生病,六子一女立刻就前來探望。這聽起來似乎一副父慈子孝的畫面,可是因為這七人的到來,整個兀良哈都開始緊張起來。

兀良哈部外圍,六支大軍各自駐紮,全都甲胄加身,磨刀擦槍,枕戈待旦。等的就是城中消息傳出來,然後他們立刻進城替自己的主子搶奪汗位。

一場大混戰究竟會不會開戰,這一切就得看達延汗是不是能夠挺過眼下這一關了。能夠挺過去,那麽外圍的六支大軍肯定會各自退去,大家其樂融融。但若是挺不過去,兀良哈屍山血海在所難免。

所以兀良哈城裏的百姓從未像眼下這樣,全都祈禱著達延汗要挺過去。

由於汗庭王宮裏的禦醫說了可汗需要靜養,所以六位王子全都沒有進入達延汗的寢宮,而是各自在汗庭王宮內外等待著消息。

六個王子之中,在汗庭王宮之中有獨立宮殿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二王子烏魯斯,一個是四王子阿爾蘇博特。何故如此?原因無他,只能二人乃是滿都海哈屯所生。

“哈屯”是韃靼人對於滿都海的稱呼,跟“皇後”、“賢者”差不多意思。

在韃靼人的歷史之中,滿都海哈屯也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女人。在達延汗還在南征北戰的時候,曾經有一次誤中敵人陷阱,被圍殺至僅僅還剩下十二名親衛。

最後滿都海哈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立刻帶著兵馬前去營救,當時她已經懷了八個月的身孕,但仍舊一馬當先殺破了敵軍的包圍救出達延汗,最終滿都海哈屯在陣地早產。

可以說達延汗能成就霸業,成為蒙古“中興之主”,這一切都跟滿都海脫不了關系。若不是滿都海,恐怕達延汗早就已經死了。

滿都海早產的孩子就是烏魯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滿都海一直都對烏魯斯有特殊的偏愛,她希望烏魯斯坐上汗位的意願從來都沒有過任何一點兒遮掩,甚至親自出手為烏魯斯不知道爭取了多少政治資源。

但偏偏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達延汗似乎更加偏愛於阿爾蘇博特。他將最為富饒的哈察爾部分封給了阿爾蘇博特,並且還將他當年賴以成名的鬼面十二騎也交給了阿爾蘇博特。這一切分明就是要扶阿爾蘇博特登上汗位的意思。

不過也許是礙於滿都海的面子,達延汗從來沒有正面表示過什麽,但他這樣的態度卻使得阿爾蘇博特不能不去爭。因為他已經是烏魯斯的心腹大患,是他登上汗位的唯一一塊絆腳石。

即便阿爾蘇博特自願退出,烏魯斯也不會放過他。因為他活著,始終都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所以阿爾蘇博特爭,一是為了自己,二是為了父汗的期盼,三則是迫不得已。

巴達瑪宮,這裏是滿都海的寢宮。

“巴達瑪”在漢語中是“蓮花”的意思,是滿都海最喜愛的一種花。不過蓮花在蒙古並不多見,所以達延汗特地請了善於繪畫的漢人在巴達瑪宮的一面墻壁上畫了滿滿一墻壁蓮花。

阿爾蘇博特剛剛去太醫院詢問過達延汗的身體狀況以後,巴達瑪宮的侍女就跑過來告知阿爾蘇博特,滿都海喚他到巴達瑪宮。

阿爾蘇博特聽後點了點頭,立刻往巴達瑪宮走去。

走進巴達瑪宮的大殿,首先看見的便是一身華服的滿都海正坐在一張長桌後面泡茶。阿爾蘇博特走過去對著滿都海行了一禮,叫了一聲:“母後。”

滿都海點了點頭,擡頭起來看向阿爾蘇博特。此刻可以看清滿都海的長相,她頭上帶著很多鑲嵌著寶石的精美銀飾,眼角已經生出不少皺紋,老態已經漸顯。不過畢竟是養尊處優的皇後,整個看滿都海大約只在四十左右,而她的實際年齡其實已經五十多快滿六十了。

“起身吧,坐。”滿都海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阿爾蘇博特,阿爾蘇博體點了點頭,“是。”然後走到長桌對面坐下,語氣不鹹不淡,態度絲毫沒有母子之間的親熱。

滿都海推了一碗茶給阿爾蘇博特,阿爾蘇博特道了一聲:“多謝母後。”

端起那碗油茶喝了一口,阿爾蘇博特茶放下,看著滿都海問道:“母後傳阿爾蘇來有什麽吩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