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出油了

烈日炎炎下,利比亞的荒郊野外。如果說東線的慘烈爭奪戰代表著最血腥最絕望的戰爭過程,這裏的一切則都透著一股原始荒涼的味道。可是這裏可以成就未來,因為這裏已經被探明了盛產石油。

一處在荒漠裏建設出來的油田上,巨大的機械設備正在來回的搖擺著,被陽光曬得溫熱的設備銘牌上,刻著一行一行規整的德文單詞,顯示這些設備來自德國的帝國石油實業公司。

這個公司是白嵐花集團旗下的一家能源公司,負責尋找並且開發出利比亞境內的石油。顯然在過去的時間裏他們找到了石油,並且把這些石油想辦法開采了出來。雖然利比亞的基礎設施非常有限,可是有了石油這種資源的刺激,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剛開始的時候,意大利和德國合作開采這些石油資源,很快就建成了一條石油管線,一直延伸到突泥斯。後來這些石油被直接用在了北非戰場上,於是德軍開始在托布魯克還有其他一些地方,建設生產石油的加工工廠。雖然生產出來的汽油等產品質量不高,可是比德國人的煤轉油強多了。

有了這個小小的石油工廠,軸心國內部在地中海節約了大量的運送油料的船只,而這些被節省下來的船只,開始轉而運送更多的彈藥還有武器裝備。軸心國的運輸從來沒有如此暢通過,整個地中海已經成為了整個軸心國的內湖,除了偶爾混進來的英國潛艇布設幾枚水雷幹擾一下之外,甚至與和平時期沒有什麽兩樣。

隨著早期的石油開采過程延續,越來越多的設備還有專家從意大利和德國湧入利比亞,比起條件成熟的羅馬尼亞,這裏的一切還都處於原始的開采階段,這個階段最容易誕生奇跡,也最容易讓人致富,所以大家都懷著美好的願望,趕到了這片土地上淘取第一桶金。

當然,這裏比起遙遠的巴庫還有戰火紛飛的中東,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一旦這裏的油田被大規模的開采出來,那麽整個歐洲就會獲得另一個穩定而且安全的石油供給站。

這對於意大利自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墨索裏尼搖擺不定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國技術專家聲稱意大利的殖民地利比亞有石油儲備,而且數量不低——既然意大利擁有足夠多的資源可以用作戰後發展,那還打個什麽仗不是?本著這個想法,包括墨索裏尼在內的一些意大利高層開始研究意大利退出戰爭的可能性。

並非是所有的國家都希望靠侵略來擴大自己的利益,至少在戰鬥力不如別人的時候,意大利動了自己的歪心思。墨索裏尼希望能在一個關鍵的節點上,讓意大利變成另外一個瑞士,成為中立國兩面賺錢。

一處已經開始建造的鉆井旁邊,幾十個工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這些工人來自德國,很多人都是參加過奧地利小型油田建設的熟練工,來到這裏則是為了更好的開采利比亞的石油。

他們已經連續工作十幾天了,這些時間裏他們大部分工作都是毫無收獲的,畢竟利比亞太過廣袤了,並非是所有的探測和尋找,都會有相應的回報。阿卡多只知道在利比亞有石油,可是具體在哪些個位置,他真的記不太清了。依稀只記得在布雷加港以南,距離拉斯拉努夫並不遙遠。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一番努力之後,他們終於確認了一個產油的位置,而且這個油田究竟有多少儲量,他們竟然無法估算。這是一個巨大的油田,至少在目前看來,這個油田和羅馬尼亞境內的油田相比,也毫不遜色。

為了盡快的開采出石油來,不僅僅是技術工人,勘測技工,甚至是開采設備,德國人都幫意大利籌備了起來,白嵐花集團掏出了一大筆物資,專門在班加西等港口城市修建了儲油設施和煉油工廠。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今天的這個瞬間,說不緊張,那絕對是自欺欺人的。這些工人和幾個負責鉆井的工程師,正在緊張的一點一點調試著油井,希望可以在幾分鐘後,看到讓人驚喜的一幕。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沒有人說話,大家都緊張的看著不斷工作著的鉆井,希望在下一秒就可以看見石油噴湧而出。如果這個油田有預計的儲備,而且可以提高到羅馬尼亞那樣的產能的話,軸心國立刻就可以摘掉貧油的帽子,成為石油完全自給自足的聯盟。

“我說,組長……應該……快出油了吧?”一名赤裸著上半身的工人,一邊用手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焦慮的問身邊同樣只帶了頂帽子,穿著短褲光著上身的中年技術工人。

這名工人留著一臉剛毅的棱角分明的胡子,看上去沉穩非凡,不過這個時候他也抿著嘴不說話,一雙深邃的眼睛,仰望著頭頂上那個等待著噴油的鉆井。顯然他現在也非常緊張,因為這個時候他心中也不如平常那樣的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