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志願援華飛行員的血

導讀:戰死中國天空的蘇聯飛行員,口袋裏女明星照片的背後,用俄語寫的是《戰爭與和平》的書名。

抗日戰爭中,美國志願飛行員組成的“飛虎隊”名傳海內外。實際上,來華助戰的,還有其他國家的很多飛行員,他們來自加拿大、法國、印度……而最早成建制參加我國抗日戰爭的,則是蘇聯援華志願飛行大隊。

一名日本戰地記者用他的照相機,拍攝下了一名血灑中國天空的蘇聯志願航空隊員身上的遺物,使我們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對這支無畏的友軍多一點理解。

這一系列照片刊登在日本《支那事變寫真畫報》上,可惜,這名蘇聯飛行員的戰死之地,除了注明“華中”外,再無線索,照片上也沒有飛行員的名字。

通過對蘇軍飛行員的手槍進行考證,認為這是我國軍隊長期使用的老五一和五四式手槍的前身——托卡列夫TT-33式7.62mm手槍。從擊錘形狀和握把的五星還有扳機可以看得出來。

日軍在水田中檢視被擊落的蘇聯戰機殘骸。

因為飛機被擊中起火,地圖已經被燒毀了部分,但上面的俄文標識依然依稀可辨,如果能判斷出其地域,也許就能夠斷定這架志願航空隊的戰鬥機被擊落於何處了。

蘇聯飛行員攜帶的手套和自衛手槍

托卡列夫TT-33式7.62mm手槍

空軍前線指揮部發給蘇軍飛行員的“護身符”,以便民眾了解跳傘飛行員的身份進行救護。

蘇軍飛行員隨身攜帶的地圖殘片

佩帶中國“血符”的美國飛虎隊飛行員

一位台灣網友為這張照片發來了她所了解的情況,摘錄如下:

“當初飛虎隊的飛行皮衣裏都會縫制這個國民政府民航委員會的國旗幅布。美國人稱為‘Bloodchit’,中文即是‘血符’或‘血票’。這個最大的作用是許多飛行員被擊落後,即被發現的中國人民妥善隱藏,再由遊擊隊送往大後方。沒有想到這在飛虎隊以前就使用了。看到薩蘇找到這張泛黃的血符照片,當年中國艱辛抗日、友邦義助的歷史,仍令人激動莫名。”

她並發來保存的兩張照片作為參考。

另一份現存資料,顯示上面的說法是正確的。

其中記載,關於“血符”的來歷有一個說法:

蘇軍志願航空隊剛開始參戰的時候,飛行員並沒有隨身佩戴“血符”,所以曾經發生過一場悲劇。兩位蘇軍志願航空隊的飛行員在武漢上空與日軍作戰後,飛機受傷返航。由於油箱被擊中漏油,在萬縣(今萬州市)上空向指揮台報告油料不夠,準備迫降。指揮台下令必要時可以棄機跳傘。飛行員報告說飛機對中國人民很珍貴,一定要爭取迫降。最後這位勇敢的飛行員將飛機安全迫降在長江岸邊上。兩位飛行員都受了傷,爬出飛機後遇到當地的農民。悲劇就在這時發生了,當時當地的通訊條件很差,農民並不知道有洋人在幫助中國打日本,把他們當成了日本鬼子!當時雙方語言不通,蘇軍飛行員拼命解釋,農民卻用鋤頭將他打死了!然後還到鄉裏去報功,鄉裏再報到縣裏。而縣裏面剛接到了重慶打來的電報要求查找飛行員和飛機。就是在這次的悲劇以後,國民政府就為所有蘇軍志願航空隊的成員配發了“血符”,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保證飛行員得到良好的救助。後來美國飛虎隊也繼續享受這樣的“待遇”。

蘇聯飛行員口袋裏的照片。似為當時的中國影星胡蝶,當然也可能是飛行員在中國交下的女友。

這張照片背面的字跡

通過熟識的俄國友人看了一下照片背後的俄語,從他翻譯成的英語來看,似乎應該和照片本身沒什麽關系。

文字第一行最右邊的部分和文字的最下面一行無法辨認,其余的似乎都是一些名著名稱:《二十年後》、《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等,不知道是不是照片中女子有人托付飛行員找書?這讓我感到十分遺憾,似乎無法通過這條線索找到這名陣亡飛行員的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