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浜)路日軍進展迅速,以兩輛裝甲車突破十九路軍第一線防禦,一度占領鐵路線。但日軍很快發現中了埋伏,攻到鐵路線的日軍遭到從兩側建築上和背後飛來的子彈和手榴彈的猛烈打擊。繼續進攻是不可能的,中國人的子彈和手榴彈彈片打中裝甲車四處崩飛,靠近裝甲車不但無法掩護自己,反而更加危險。日軍被迫下令裝甲車後退,雙方打成對峙。

寶興路一線日軍第1中隊指揮小隊小隊長赤尾俊二少尉驕橫地當先突進,戰鬥一開始就被一槍擊斃。日軍士氣大挫,又有鐵門攔路,戰鬥遂膠著於克明路口,裝甲車被打得膽寒,只敢用探照燈幫忙照亮。

在廣東街三義裏進攻的日軍是第3大隊(夕張巡洋艦帶來的陸戰隊)第7中隊。開始日軍遭到頑強抵抗,但配屬的一輛裝甲車用燃燒彈對十九路軍中國軍隊的陣地進行猛烈掃射,掩護日軍步兵完成了突破。可是,中國軍隊很快恢復了鬥志,並用猛烈的火力阻止裝甲車的前進。夜暗中只見無數火花在裝甲車上迸飛——那是中國士兵的子彈打在裝甲車上。並不是每一處的裝甲都能擋住子彈,混戰中多發子彈擊穿了裝甲車的車體。裝甲車被打癱使日軍攻勢頓挫。但是,就在這時,得知此地戰況不利的日軍第3大隊大隊長高橋一松少佐親自帶著另一輛裝甲車和四個小隊的援軍趕來。高橋親自在裝甲車中坐鎮指揮攻擊,大隊旗手則手擎隊旗從裝甲車中探出身去高呼萬歲。日軍後方的野炮,23驅逐艦中隊的艦炮也炮擊支援。日本海軍陸戰隊士氣頓時高漲,進攻再次拉開序幕。

出發前的日軍在整隊,裝甲車也在其中。

日軍進攻中國軍隊的街壘(29日),左側可見掩護的M-25裝甲車。

但是,閘北可不是北大營。

有馬成甫在文中如是描述這場進攻:

便衣隊突然從側面襲來,常磐小隊留下就地阻擊。在夜暗中繼續前進,5米,10米,側面出現一簇簇黑影。(大隊長)打開後門,對著黑影大喊:是XX小隊麽?

砰砰砰砰砰……

“大隊長,敵人的子彈啊!快關門!”這是長谷部裝甲車分隊長在喊。

這樣,旗手被叫了回來,戰車閉門前進,邊進邊用機槍對外射擊。但是,當戰車到達中國陣地的沙袋工事前時,中國兵的抵抗達到了瘋狂的程度,不斷傳來子彈打在車體上的聲音。戰車內不時有點點的閃光出現,那是從射擊孔飛進來的手榴彈彈片,周圍的情況根本無法看清。

因為側門上的中彈聲音稍少。旗手稍稍推開側門,隨後報告擊中裝甲車的彈片正在崩飛殺傷周圍的日本兵。他邊從那裏向外望,邊喊道:“前方二十米,有三挺敵人的機槍!”一語未畢即被一彈命中,隨著一聲“我中彈了”掉落車外。

“快向後爬!”車中的日軍對旗手大喊,免得他被再次打中。

十九路軍使用的維克斯重機槍,與日軍的裝甲車是同一個公司的產品。

裝甲車成了中國軍隊集中射擊的目標,距離越近,命中的彈丸威力越大,日軍戰車多次被擊穿,頂部戰車上的機槍都被摧毀。車中的大隊長高橋中彈負傷,成為這天戰鬥中日軍傷亡人員中軍銜最高的一名。裝甲車分隊長長谷部、駕駛員隋川等也被擊傷。失去裝甲車的掩護後,沖到邢家橋路口的日軍報告:“因為剛剛到達上海幾個小時,還不熟悉周圍的情況,我們誤入敵軍的火力網,暗黑之中可以看到吐出火焰的敵軍步槍機槍。他們的火力形成不斷的彈雨,在廣東街敵人點燃的火焰前,暴露的我軍死傷接踵,前後的人員不斷被打倒,到處可以聽到垂死的士兵在喊叫——‘天皇陛下萬歲!’”日軍第4小隊長近藤忠兵衛少尉戰死。烈火燃燒到清晨不滅,這支日軍只好轉入就地待命,等待飛機支援。三義裏之戰日軍傷亡59人,是各路進攻部隊中損失最大的。

日軍M-25裝甲車上的累累彈痕

日本軍史專家兒島襄在《日中戰爭》一書中評價M-25維克斯戰車的裝甲太薄,實戰中角度合適的情況下,中國士兵的步槍或捷克式輕機槍都可將其擊穿,對手榴彈的防禦力也不足。日軍記錄此戰時,形容這種裝甲車有效地增強了陸戰隊的突擊能力,“但是5.5毫米厚的裝甲,即便是普通子彈命中,只要角度合適也會被貫通,而且由於是輪式裝甲車,面對路障也會出現重大的機動問題。巷戰開始後,中國方面從路邊和建築物上的死角投擲手榴彈,造成數輛(裝甲車)的損失。(しかし、5.5mmの裝甲板は銃弾の命中角度によっては貫通されたし、裝輸式なのでちよつとした障害物でも重大な問題となった。また市街戦ということもあり、中國側は路地の影や建層階物の上層階といった死角から手榴彈を投げ、數両が失われ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