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血戰斯大林格勒

1942年10月30日。起床號於清晨六點響起,此刻,外面依然一片漆黑。我們得到了一些熱咖啡和食物。盡管有許多傳言,但我們當中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有人說,我們還沒有到達我們的目的地;還有人說,這兒只不過是我們師的一個團而已。我們將從這裏趕往斯大林格勒,據悉,我們師的實力已經嚴重受損,而我們就是補充兵。我們還聽說,一個完整的團,此刻的兵力甚至湊不滿兩個連。對普通士兵而言,傳聞往往是信息的唯一來源。即便這些傳言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實,但它們通常都是有些道理的。

我很想念二等兵馬措格和另外幾個來自因斯特堡“康復連”的人,他們已經被帶走了。現在,對我們來說,那些例行常規又開始了:“集合—排成兩列!”大家排好了隊,我們幾個總是排在第二排,這樣,除了馬爾察恩外,我們幾個便可以聚在一起。我們這一群大約有90來人。一位年輕的中尉命令道:“你們被分配到第21團第1營。”中午時,我們登上了幾輛卡車和四輛“梅賽德斯”人員輸送車,這些車輛上都塗有我們師的師徽——圓圈內,一名策馬跳躍的騎手 [1]。在一輛可搭載八人的人員輸送車上,我得到了司機身旁的座位。我們沿著一條補給道路出發了,寬闊的道路上擠滿了車輛。道路起伏不平,路面光滑,閃著亮光,就像是臘肉的外皮,幾乎呈一條直線,筆直地穿過草原。道路上不時出現一些岔路,路口的標牌上貼滿了各個部隊的徽標以及村莊的名稱。

傳言滿天飛:現在已經無法肯定我們將趕去斯大林格勒了。我向身邊的司機打聽,他是一名二等兵。他說我們不是去斯大林格勒,而是一個被稱為“冬季陣地”的地方。那裏是補給車隊所能到達的位置,這些車輛已經無法駛入斯大林格勒,而在該城北郊奮戰的士兵們,正是依靠這些補給車隊給他們送去食物和彈藥。

10月31日。“冬季陣地”位於露天大草原上一個集體農場附近。旁邊有一道峽谷,這道峽谷又深又長,呈矩形,就處在草原陡降的地方。這些峽谷都是天然形成的,是一種地質現象,通常有10-20英尺深,除了突然出現的峽谷外,整片地勢非常平坦。峽谷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足以隱蔽一整個營的人員和車輛。一位連軍士長迎接了我們——在士兵們的俚語中,連軍士長也被稱為“Spiess”或“連隊之母”。他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加入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師,在波蘭和法國戰役時,該師還是一支騎兵部隊。他解釋說,正因為如此,部隊裏對傳統的騎兵稱謂情有獨鐘,所以,中士被稱為“Wachtmeister”,連隊被稱作“Schwadron”,營則被叫做“Abteilung”,上尉則是“Rittmeister”[2]。

“明白,軍士長先生!”我們大聲回答著他的詢問,無論我們是否真的理解了。隨後再次進行了分配,我們三十個人被分到第1連,其他人則被派到了另外一些連隊裏——實際上,那些連隊距離我們連非常近。我們很快便獲悉,我們連的全部兵力只剩下26人。而我們團的實力也已被嚴重削弱:由於缺乏軍官,該團主要是以小股戰鬥群的形式奮戰在斯大林格勒的廢墟中,這些戰鬥群大多由軍士帶領。那裏的戰鬥據說相當殘酷,到處是殘垣斷壁,死者和傷者被堆得一天比一天高。

這種消息肯定不會激發起我們的熱情。就在幾天前,我們剛剛聽說了德國軍隊所取得的進展和勝利,這究竟是怎麽回事?難道是他們誇大其詞,或者,這僅僅是取得勝利的過程中常見的臨時障礙?

11月1日-6日。考慮到目前的形勢,我們驚訝地發現,我們這些人並未被立即派往前線。相反,我們還在進行軍隊裏那些無關緊要的慣例——向軍官們敬禮、立正、列隊、聆聽領導們的廢話等等。盡管已經結束了訓練,但新兵終究是新兵,我們必須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士兵才行。這當然很好,可他們應該給我們機會來證明這一點。

11月9日。我們這裏幾乎聽不見斯大林格勒方向傳來的間歇性爆炸和晝夜不停的激戰聲。夜晚的天空總是紅紅的,經常能看見沿著補給路線巡邏的蘇軍飛機投擲出的照明彈,它們正在搜尋一切可能的目標。這天夜裏,補給品被分發下來,每人得到了一瓶杜松子白蘭地,一些香煙或煙草,一點點巧克力和一些文具。16歲時,我和一個朋友趁著假日,在他家人開設的餐廳裏喝掉了一整瓶白蘭地,結果,酒精中毒差點要了我的命。現在,我只要聞到濃烈的酒精味就會嘔吐,所以,作為一名老煙槍,我用自己的白蘭地跟那些不吸煙的人換了些香煙和煙絲。

酒精給我們的掩體帶來了一些氣氛,過了一會,歌聲再次出現了。格羅梅爾和我保持著清醒,因為我們要值下一班崗。此時的氣候寒冷而又多風,我很高興自己擁有一件厚重的、加了裏襯的冬季大衣,當初行軍時,由於其重量,我曾不止一次地詛咒過。我叫醒格羅梅爾,準備換崗,其他人都在熟睡。掩體裏一股惡臭,熏得人透不過氣來,於是我打開門,讓新鮮空氣流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