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惡訊

陸三郎高高興興抄了課本和習題冊,然後就沉浸在了那層層遞進的數學體系中,然後嘗到了齊良和鄧小呆曾經痛不欲生的題海戰術到底是個什麽滋味。

張琛開始深刻反省自己當初“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做法為什麽會泄漏,會不會給父親和家庭帶來仇人和損害,自己今後應該怎麽樣做個優秀的,有存在感的秦國公。至於張壽給他的一本據說葛門秘傳貴族守則,他說是不看,其實一直都藏在袖子裏,間或瞄一眼。

什麽天賦都沒有的紈絝子弟們得到了各式各樣的代數和幾何理論孤本,有的是第二卷,有的是第三卷,通過互相調劑湊成了好幾套之後,便決定找印書坊把書刻出來散發出去,為自家祖師爺葛先生揚名。

而這門生意,毫無疑問地被陸三郎兜攬了過去,一口承諾為眾人寫上印書者的名字。

至於張壽……紈絝子們捏著鼻子承認他是老師是一回事,主動替人揚名又是另一回事。

他和朱瑩的婚約到底是不是真的這件事,他們還憋著一口氣呢!

當然,雖說留下來必定收獲有限,但他們還不想走……身為葛門徒孫總得在老師面前再混一陣子。

因此,在那一對一長談的一夜裏,看過張壽真面目,絲毫沒有受騙上當感的六個人,便覺得自己成為了這翠筠間中最最超然的一群人。

尤其是前天晚上第一個來找張壽的張武,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尤其強烈,以至於他連張琛跟班這樣一樁曾經覺得無限美好的職業都舍棄了。當齊良被張壽送走去考府試時,他恨不得取而代之,因此哪怕張壽給他的一些商業計劃書最初看不懂,他還是削尖腦袋去學。

而張壽反而是清閑了下來。

這三年,他既然不能離開這座村子,琢磨農桑,改善夥食,教教孩子的同時,也就趁著沒事兒的時候,筆錄了一些自己還記得內容的書下來。因為從前他一點都不敢擔保,這種記憶突出的穿越福利待遇能夠維持多久。

如今,如同派發新手禮包似的一堆書發下去,他很不負責任地撂下話說,暫時不講大課,所有人先看書,不懂再問。至於他自己,朱瑩既然向趙國公府要來了兩匹馬,他也就蹭了一匹馬練練馬術。那是頗為溫順的坐騎,不過數日,他騎馬緩行已經是完全沒問題了。

平靜的日子便這樣一天一天流逝,天氣一天天轉涼,村中的房舍整修眼看快要完工,而原本只是雅致,防寒保暖功能卻差強人意的翠筠間中大片竹屋,也在紈絝子弟雇了村人來幫忙後煥然一新,外頭看著還是竹子,內中嘛……反正已經充分反映了各家的財力差別狀況。

最豪奢的清風徐來堂自然是空著,只有講課的時候開啟,平日張壽也就是白天去給人答疑解惑,晚間照例回張家大宅。

這一天是八月十四,若是從前,張壽對明天的那個日子不會有什麽感覺,可這一次坐在清風徐來堂中,沒了自己最熟悉的齊良,他卻在空閑中不知不覺就思量了起來。

“同年同月同日生……也就是說八月十五我們同一天過生日?話說趙國公府那位太夫人心就這麽大,孫女過生日也不來接她?而且,那個朱宇送去順天府衙有半個月了吧?怎麽就沒聽說過有什麽動靜呢?”

“阿壽!”隨著這個輕快的聲音,張壽不由得擡頭,就只見一個人影興高采烈地打起竹簾進來。在這種鄉下已經涼意漸深的天氣裏,她一身明亮到極點的橘紅色衣裙,襯得膚白如雪,仿佛是把太陽和暖意一同帶進了這四處陳設包括墻壁都帶著幾分蒼翠和涼意的屋子裏。

“喲,咱們融水村的貴客來了!”張壽笑著迸出了一句俏皮話,但那也是事實。

自打葛雍離開那一天之後,朱瑩就很少再來翠筠間,整天在村裏轉悠的時間占了大多數。她曾經監督孩童們背詩和九九歌,優勝者獎文具和衣裳;也曾經在最初那一百兩銀子慨然借出去之後,第二期又借出去五百兩銀子;更曾經參觀過蠶房和織機房,絲毫不嫌腌臜……

總之,朱大小姐如今成了融水村最受歡迎的貴客。

朱瑩輕哼一聲,沒理會張壽的調侃,一進來四下一看便笑道:“那些家夥在這清風徐來堂竟然砸了這麽多錢,討好葛爺爺倒是不遺余力!”

“呵呵,反正整修的那幾天,我都在水波不興館,他們高興就好!”張壽一邊說一邊心想,反正自己是絕對不會把葛雍當初在這短居做隱士完全是一場悲劇說出去的。

朱瑩也就隨便感慨一句,對園林屋舍很有感覺的她自然瞧不上一群紈絝子弟的眼光,事實上哪怕是翠筠間,她也只是對門前的熊貓影壁更感興趣,內中這些竹屋她也不過因為張壽的緣故愛屋及烏,如今某些事情拆穿,她每每想到這片竹屋的由來就只覺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