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

赤著上身背著帶刺的荊條,垂頭喪氣的朱二不再像是昨天晚上那頭神氣活現的公雞,反倒很像是老老實實的鵪鶉,只有眼珠子還在四處亂轉。見此情景,張壽覺得,朱瑩的這個二哥,別說比不上陸三郎,甚至比某些時候自詡正義公子的張琛還差得很遠。

見朱二擡起眼睛迅速瞥了他一眼,眼圈發黑,分明被人捶過,估摸著是朱瑩幹的,張壽不禁莞爾。他這一笑,朱二頓時惱火地怒瞪他,但瞅見朱瑩看過來,又趕緊滿臉賠笑。

“瑩瑩,你讓我來賠禮,你看我這不是來了嗎?瞧瞧這荊條,還有刺呢,我可是心誠得很……”

朱二這樣想當然的紈絝子弟,翠筠間裏一抓一大把,張壽對人這幅做派並不奇怪,當下就若無其事地說:“二少爺怎麽也不該來我這兒,應該先去太夫人面前誠懇賠罪才是。”

“我說先去祖母那兒的,他非要先上你這兒來。”朱瑩說到這裏,突然頓了一頓,看向自家二哥的眼神便有些不善。

怪不得她剛剛就覺得不對,好你個二哥,連先後順序還想算計我,這是想讓祖母覺得阿壽自大無禮嗎?

朱瑩立刻重重冷哼一聲,隨即一把拽起朱二就往外走:“阿壽,我先帶他去給祖母磕頭,一會再過來!”

見朱瑩和來時一樣,再次風風火火地出去,張壽見李媽媽眼神微妙,笑著行禮之後就連忙追了出去,他便聳了聳肩,隨即扭頭看了一眼齊良和鄧小呆。

“昨天你們倆估計一晚上沒睡好,今天是跟我出門去走走,還是留在這兒補眠?”

“當然是出去!”

齊良和鄧小呆幾乎異口同聲迸出了五個字,隨即又對視了一眼。

開什麽玩笑,如果小先生出門,他們卻留在這趙國公府,萬一那位太夫人把他們倆叫過去問話,他們誰能扛得住?反正就是一晚上沒睡而已,頂多犯困,總比留在這坐立不安的好!

張壽也希望鄧小呆和齊良帶自己逛逛京城,至於朱瑩,大小姐目標太大,無論女裝還是女扮男裝,那都太顯眼了。然而,還沒等他想好今天要怎麽說服那對祖孫,放他師生三人出去走一走,李媽媽卻去而復返,臉上的笑容卻顯得有些勉強。

“壽公子,永平公主的月華樓文會就在今日,她特意給您送來了帖子。”

永平公主這個名字,張壽曾經聽朱瑩提過一次——在大小姐的講述中,那個與其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公主是個完全的反面角色,不但踩壞了她的蓮花燈,還嘲諷她,結果遭到大小姐怒而反擊,沒落著好。而他對這些宮中人事不大感興趣,也從來沒向陸三郎等人打聽過。

可如今剛到京城第二天就接到了這種莫名其妙的帖子,他是又意外又無奈,當下就淡淡地說:“我一個無名之輩,永平公主怎麽會給我送帖子?我昨天答應了老師,要帶小齊和小呆去他那兒算幾道題,文會這樣的事情,就有勞李媽媽替我回絕了吧。”

李媽媽沒想到張壽拒絕得這樣簡單直接,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比剛剛要誠摯許多的笑意。即便如此,她還是雙手呈上了那份帖子,見鄧小呆連忙主動過來接了,又送到張壽面前,她到底還是解說了兩句。

“永平公主自幼才思敏捷,琴棋書畫無一不精,詩詞歌賦也頗為了得,再加上本朝風氣素來開放,她一次隨著皇上微服出巡,在月華樓遇上了三個才子,一番詰問說得那三人甘拜下風,名聲傳了出去,她也就順勢求了皇上,每月在月華樓開文會,自己在樓上觀摩。”

“當然,樓上垂簾,她不會和與會的才子士人見面,外人也不能登樓。”

說到這裏,她頓了一頓,又垂下了眼瞼:“皇上常常會派出身邊的大太監隨行,所以得到帖子的士子無不視之為天大的榮耀。畢竟,能夠在科舉之前就先名達天聽,這種誘惑誰能抵擋得了?要不是帖子全都是具名的,有些人為了得到一張帖子,什麽事都做得出。”

封號只差一個字,眼下做的事情居然還挺像的,那位金枝玉葉是想當太平公主嗎?

張壽心中呵呵,嘴上卻調侃道:“李媽媽說永平公主詩詞歌賦頗為了得,可在月華樓上開的,居然不是詩社,而是文會?”

“因為永平公主說,詩詞歌賦固然能看出文采,但詩做得再好,也未必能做得好官,未必對朝廷有益,不如文章能看得出一個人的品行才學。”

對於李媽媽轉述的永平公主這說法,張壽不禁置之一笑:“雖然我不會什麽詩詞歌賦,但我不得不說一句,寫好詩的人,真要下工夫,有幾個寫不出好文章的?”

“再說了,文章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才學?能看得出一個人是否能當好官?大多數貪官那也是看科場文章,然後選出來的吧?有道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文章做得好,做官卻一竅不通的人難道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