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

如果說孫木匠因為平日裏常常和豪門大院打交道,再加上兩次相見,張壽都絲毫沒有朝廷命官,公府貴婿的架子,說話客氣有禮,所以還能在張壽面前相對保持一個名匠的那點氣度,那麽,他那些還沒出師獨立門戶的徒弟們,就完全沒有這樣的底氣了。

如果是別的國子博士,他們不認識,也就敬畏驚訝一下師父能請來這樣的貴客,可是張壽不一樣……這段時日張壽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從最初別人口中因為走運才和趙國公府大小姐訂下娃娃親的鄉下小子,到成為國子博士,當了一大幫貴介公子哥的老師,掌管兩堂,再到因為各種各樣的功勞升了六品……他們就只見這位芝麻開花節節高,眼瞅著便是當今皇帝近來最賞識的紅人!

因此,幾個會來事的立刻忙不叠地行禮,其他人醒悟過來之後也慌忙跟著亂糟糟拜見。至於在人面前毛遂自薦時,卻又是最初那個在門口率先迎接孫木匠的機靈學徒搶了先。

“張博士,我跟著師父學藝已經六年了,各式各樣的木工活,我樣樣都會……”

這一次,他沒能把話說完,因為旁邊立時便有一個資歷比他更老,面相也比他更老的學徒打斷了他的話:“張博士,我跟著師父學藝十二年了,那些榫卯結構,我閉著眼睛也會,很多活我一個人就能做!不說別的,這兒不少師弟們,還是師父吩咐我去帶,去教的!”

張壽一聽就明白了,這竟然是個大師兄的角色,當下便笑著沖其微微頷首。能讓孫木匠放心讓其去帶教,這位大師兄的技藝,哪怕還談不上精湛,肯定是很過關的。

果然,在這位老學徒當仁不讓毛遂自薦之後,其他人稍微安靜了一點,可下一刻,眾人非但沒有被嚇住,反而爭先恐後地開始推介自己,那不遺余力的樣子,就連最初很熱心的孫木匠都忍不住微微皺眉。

然而,他卻哪裏能想到,他那些徒弟們對張壽趨之若鶩,還有一個不能宣之於口的理由。

別的不說,在外間傳言中,張壽為人處世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但凡做成了什麽事,立下了什麽功,全都不是自己一個人包攬,定然會分潤到其他人身上。不管是那些半山堂中的貴介子弟,還是那些九章堂中的貧窮監生,只要出力了就一定有功勞,這幾乎是鐵律。

給這樣一個人做事,豈不是比給師父做牛做馬,卻只能逢年過節有幾個紅包強多了?

而張壽面對眼前這人人自薦的情景,自然而然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然而,他很快就打了個手勢,示意眾人不要再爭了,而是丟出了條件:“眾所周知,我在國子監九章堂中授課,如今要做的東西,也和算經有脫不開的關系。所以,手藝很重要,能否理解算經也很重要。”

說到這裏,他就側頭看著孫木匠,滿臉誠懇地說:“能否讓我單獨問每個人幾句?”

孫木匠聽到張壽還要問算經,頓時有些措手不及。他正想說自己這些徒弟們,識字全的都很少,卻見張壽又真摯地解釋道:“孫師傅放心,我當然不會用九章堂招生那種題目來考校他們,更多的是想看看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且,還需要你幫一點忙。”

雖說心裏有些疑惑,但張壽解釋得入情入理,孫木匠最終還是答應了。然而,等到他先把徒弟們攆了出去準備,而後又在張壽的要求下,搭了一個木架子,隨即張壽從懷中拿出了一枚銅墜,讓他用一截細長的棉線穿過系住,隨即拴在了架子上時,他就完全糊塗了。

而接下來張壽的所謂考問,他也同樣不明就裏,因為每個人進來時,張壽用手撥弄被細線吊住的那枚銅墜,讓其擺動起來,隨後就笑著重復完全相同的動作和問題。

張壽會把銅墜拉到相對較高的地方,而後放手,等銅墜擺動了幾次過後,又將其放到相對較低的位置放手,再次等其擺動數下,然後才問道:“你覺得前後兩次從高低不同的位置放手,銅墜周而復始從左到右擺動一圈時,哪一種耗時長,哪一種耗時短?”

孫木匠冷眼旁觀,就只見一個個徒弟在冥思苦想之後,有人說在高處放手後,銅墜擺動一圈用時長,有人說在低處放手之後,銅墜擺動一圈用時長,總之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竟是第一次發覺自己的徒弟裏還藏著那麽多口才好的。

而張壽也不揭曉答案,對每個人的回答都笑著點點頭以示鼓勵,直到最後一個身材瘦弱的少年走進屋子。少年瞧著不過十五六歲,神情有些畏縮,尤其是看到孫木匠之後,更是有些戰戰兢兢。而剛剛對徒弟們一直都很和藹的孫木匠,此時卻沉下了臉。

“關秋,就你那三腳貓的木匠功夫,還敢來這兒?還不趕緊回去練你的大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