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

太祖皇帝《地道戰》看多了吧?還是說《基督山伯爵》牢房裏挖地道那段看得走火入魔了?再說,這年頭的地道,除卻達官顯貴之家留後路使用,富貴人家藏金銀珠寶時使用,就是攻城時用來配合炸藥使用,其他用途都談不上。

四海升平的時候,在馬騮山底下挖那麽多地道幹什麽?這是多大的工作量?這得是閑得多淡疼才會去做這種事?

電光火石之間,張壽心裏轉過了很多念頭,隨之方才注意到了朱廷芳剛剛的說法。好歹他還是好好重溫了一下如今這大明的史書典籍,明熙並不是太祖的年號,而是太宗的年號。而太宗年間這實在是太寬泛了,前頭是太祖退位,後頭是太祖失蹤,意義截然不同!

呃,就算不是太宗年間,而是太祖年間挖的,那也未必是那位太祖帶人又或者派人挖的……他微微一愣,隨即就啞然失笑道:“那又怎麽樣?”

朱廷芳見張壽不動聲色直接把話題又擋了回來,不禁呵呵一笑:“不怎麽樣。這種牽強附會的言論,反正我是不會當真的。我已經把那和尚給攆走了,但又差了老喜跟過去拓印一份副本,只要和你還有瑩瑩之前拿到的對照無誤,送到京城存档,這件事就算結了。”

“已經過去很多年的事,那就讓他過去,沒有必要再追究。”

“朱大哥所言極是。”張壽想都不想就立刻點頭附和,“都已經過去快一百年了,以訛傳訛的東西太多,深究下來,不過是民間那些關於太祖皇帝的傳奇又多上幾本不同的而已。太祖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功績之大古今罕有,牽強附會的傳聞多,那也不足為奇。”

朱廷芳從小就知道朱瑩素來崇拜開國太祖,最怕的就是她把這一傾向傳染給了張壽,再加上張壽還幫渭南伯張康破解過太祖密匣,他就更擔心人陷進去了。

要知道,哪怕時隔這麽多年,太祖皇帝舊事還是一個深坑,哪怕當年功臣都只剩下旁支了,不少旁支因為連續不斷的變亂,連爵位都丟了,可天知道民間還散落著多少遺族。

如今見張壽態度堅決,他就稍稍放心了一些,當下竟是少有地關心了一下張壽的作息起居,提醒了一下回頭應該補上晚飯,這才轉身離去。他這一走,張壽不知道自己該感謝大舅哥的關心好,還是該苦笑的好,等站了一會兒,他才突然咳嗽了一聲。

“聽夠了嗎?我真是把你縱壞了,你以為人家不知道你躲在旁邊?”

他是習慣性地詐一詐,看看能不能把不知道躲在哪看熱鬧的阿六給喚出來。可出乎意料的是,往日他這麽一叫,阿六必定現身,可今天他這番話過後,四周圍卻是一片靜悄悄,連個鬼影子都沒出現。

意識到自己猜錯,有些尷尬的他揉了揉太陽穴,回房重新整理了一下衣衫鞋襪,這才出了房門,打算叫個人送點夜宵來。可還沒等他出院門,就碰到迎面過來,手提食盒的阿六。

四只眼睛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張壽咳嗽一聲正想說話,卻沒想到阿六嘴角一翹,率先開口說道:“我剛剛是看他來了才走的!”

你小子就那麽放心朱廷芳?不怕人家直接闖進來,或者一言不合和我吵一架甚至打一架?

張壽倒是想佯裝惱羞成怒,奈何他和阿六實在是相處時間太長了,壓根假裝不出來,也只能哼了一聲算是回答。

等阿六上前跟隨他回房,進了屋子就把食盒中一個大海碗端出來,他看到那赫然是一碗雞湯米粉,緊跟著少年又拿出一小碟辣油,他那慍怒就變成了詫異。

阿六這小子是他肚子裏的蛔蟲還是怎麽著?就算因為他在這兒做過兩次菜而知道他嗜辣,可又怎麽知道他喜歡米粉更勝過面條?他這幾年根本沒吃過那南方著名的小吃!

然而,當阿六又拿出一個個小碟子,從花生、木耳、腐竹、腌筍片等等各式配菜一應俱全,他就沒力氣驚詫了,眼看著人熟練地將一個個小碟子裏的東西分別倒入海碗之中。然而,當阿六打算把那一碟子辣油一股腦兒都給他倒進去的時候,他方才一把伸出手去。

他倒不在乎滿碗的辣油,反正老鹹魚的那些辣椒明顯不太辣,但他在乎的是阿六這小子的態度!他一把就抓住了人的手腕,可少年有一千種一萬種辦法擺脫他的鉗制,卻偏偏沒有掙紮,他就一張臉非常嚴肅地問道:“這米粉和配料哪來的?你怎麽知道我喜歡吃這個?”

“少爺真喜歡吃?”阿六確認似的問了一句,隨即就綻放出了一絲笑容,“我想也是,你都讓村裏多種稻米了。”

呃……阿六居然是據此推測的嗎?張壽頓時有些呆滯,不知不覺松開了手,但隨之就想到,就算村裏如今改種了不少水稻,可他這三四年從來就沒吃過米粉,甚至沒見過,怎麽能今天第一眼見,就喜歡吃?難道他要把這口鍋推給某些文人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