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

皇帝正在宮中大發雷霆的時候,張壽已經把鄒明一行三人帶回了張園。對於他時不時撿個年輕人回來安置在家裏這種情況,家中上下早已經習以為常,門上甚至連多問一句都沒有,倒是朱瑩跟著一起回來,他們更關注一點,立時就分出人來飛快地去稟告吳氏。

而當吳氏匆匆趕來客院之後,就從朱瑩那兒得知了整件事的經過。得知是上京考春闈的舉子,結果卻被一個莫名其妙的家夥給撞下了水,她氣得連罵了好幾句無恥。等張壽安置了已經昏昏沉沉的鄒明住下,帶著另外兩人過來拜見自己,她就開口安慰起了他們。

“光天化日之下,竟有這樣的兇徒為非作歹,你們盡管放心,既然問出了真相,縣衙府衙一定會好好還你們一個公道。你們三個讀書人在京城本來就不容易,如今落水病了一個,另兩個又要請大夫,又要照顧他,住在客棧頗為不便,就在這安心住下吧。”

她雖說不確定張壽到底是個什麽安排,但既然領回來了,大約是要留下的,家裏橫豎有的是地方,她當然樂得替張壽表示大方。

三個年輕人出身北直隸,家境談不上豪富,但也都是小康,這才會在鄉試出榜,考中舉人之後,第一時間上京。在京城多逗留這幾個月,需要花費更多的盤纏,可為了熟悉環境,順便趁著經筵的機會,看看能不能結交名士,廣識友人,他們都覺得很值。

可盤纏再多,卻也只夠日常開銷,絕不包括在京城求醫問藥。今天張壽先是幫忙救人,然後又把他們安置到自家,如此古道熱腸,初出茅廬的他們又怎會不感動?

然而,聽到吳氏這邀約,張壽卻笑著說道:“娘,那位鄒公子身為受害者,回頭宛平縣衙審案時,說不定還要差人來詢問他某些事情,暫且住在我這裏當然最好,但是,另兩位如若住在我這裏,那就不那麽妥當了。”

剛剛還覺得張壽是個難得的熱心厚道人,現在人家就突然這麽說,兩個年輕人頓時心中一冷。然而,張壽接下來卻又說出了另一番話。

“畢竟,他們是要參加明年會試的,而不論是主考官副考官還是那些閱卷官,恐怕十個裏頭有八九個都看不慣我,萬一因為人住在我家而有了什麽先入為主的印象,那就不好了。”

說到這裏,張壽又看向了兩個年輕人:“這樣吧,老師正好兒孫在外為官,一個人獨居不免寂寞,你們兩個若是願意,可以到他那兒住。他不但是算學宗師,在文章學問上也算是一代宗師,你們住在他那兒,一來可以隨時請教,二來也不會再有人敢從中做什麽手腳。”

聽完這話,兩個年輕人頓時慚愧得無地自容,全都覺得自己剛剛生出的念頭實在是太不知道感恩了。如果張壽不肯收留他們,怎麽會又是請大夫,又是把鄒明安置在家裏?更不要說,如今還要為了他們兩個舉子,去驚擾早已不問政務的葛老太師!

那位七元及第,曠古爍今的老太師,可從來都是士林的傳奇!

雖然知道如若住進葛府,那麽不但會抵消今天這樁案子的影響,還會更有利於明年會試,就是出門文會結交友人,也會平添不少優勢,但兩人對視一眼,最後還是齊齊婉拒,隨即誠懇提出希望在張園暫住下來。

至於理由,那當然簡單得很。他們三個是鄉試之後結識,又是一塊上京的朋友,怎麽能把鄒明一個人撇在張園?住在這裏,三人彼此也能有個照應。

而對於張壽剛剛的善意提醒,他們也回答得幹脆:“都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更何況張博士這次對鄒賢弟那是救命之恩,我們身為同伴,不能幫他報答恩情,反而因為心頭顧慮就這麽一走了之,還要去叨擾葛老太師,這怎麽說得過去?”

“今年我們若是真因為考官有什麽偏私而沒取中,那是時也命也。再說句不好聽的,若真是那等狹隘的人當考官,他不取我們,我們還不屑稱他一聲老師呢!”

見兩人說得爽快幹脆,張壽也就不再強求,笑著又安慰了兩句,得知他們都帶著僮仆伺候,如今人和行李都在客棧,他就吩咐了派人去取,又請吳氏在家裏的人手當中,挑兩個手腳麻利的過來幫忙照料湯藥和飲食。

等到安頓好了他們離開客院,張壽一回頭看見朱瑩和吳氏正在嘀嘀咕咕,他就不禁笑道:“瑩瑩,你又在和娘說什麽悄悄話?”

朱瑩拉著吳氏笑眯眯地上前低聲問道:“阿壽,你之前真打算把他們送到葛爺爺那去?”

“是啊。”張壽回答得異常坦蕩,“他們又不是宋舉人和方青住過來的時候各有緣故,又不是楊詹那樣的敗家子,既然是以科舉為業,和我走得近有利無害,那我就做個順手人情唄?如果不是那個鄒明眼下燒得厲害,回頭說不定縣衙也會常常來問,我也打算一塊送老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