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從這家人出來, 秦清感覺到,她剛才窺到了一絲可能。

前途坎坷,柳暗花明!或許, 這也是這段亂世的批語!

在東城區走了一下午,秦清低調地買了不少東西回去,秦浩他們就一趟一趟地搬東西。

因為他們手臂上帶著紅袖標,都是大小夥兒,一看就不好惹, 這段時間被這些愣頭青整怕了, 旁人也不敢惹他們。

晚上回到家,秦家的後院已經堆了好多箱子了, 東西多的無處下腳。

“你們,把金銀玉器書畫分開放進箱子裏, 書畫箱子裏放一些石灰,然後把箱子封死, 存到密室裏去。”

“好。”

都是信得過的族人, 秦瀾負責統計, 秦浩他們負責把東西送到地下密室。

這個大宅子,到秦家手裏之前, 屬於一個清代的富商,那個年代的有錢人家, 誰家沒個存東西的密室那就奇怪了。

第二天,街上人潮湧動,一群芳華正茂的年輕人走上街頭,朝□□廣場走去。秦清他們跟著人潮湧到□□時, 大領導剛好出現在城樓上, 朝大家揮手。

頓時, 整個廣場就如被突然點燃的□□桶,瞬間爆了。秦清周圍的人都瘋狂地朝前湧,大聲喊著,眼裏熱淚盈眶。

他們的位置和上面隔得太遠,她看不清上面的人面相,最後只得作罷。

廣場上的人太多,過了一會兒,秦清叫上秦瀾,帶著秦家人先撤退,生怕這群激動的人失去理智,發生踩踏事件。

去過□□之後,秦清給唐家送了消息,請唐奶奶到家裏來一趟,她現在不方便去唐家。

當天晚上,方若和唐德生老兩口都來了,同時還送來一個巨大的箱子。

“你還不知道吧,阿野回來了,這些東西都是他給你帶的,本來想當面給你,誰知道他回來第二天就接到調令,去了西南。聽說你們家也去了西南?說不定你們和他離得不遠。”

秦清道,“我也不清楚遠不遠,我們那裏實在是太偏僻了。”

唐德生問起秦清,“你們什麽時候來北京的?我去寶山縣打聽,聽說你們早就下鄉去了。”

秦清簡單地說了一下這段時間怎麽從南方串聯北上的。她又說起在東城看到的那些被打砸的人家。

老夫妻倆聽得直嘆氣,這段時間,他們不少老朋友也遭了難,好多有學識的先生,被打為臭老九,還有一些愛國的商人,都沒能逃過。

本來方若的家庭成分也不太好,有人說她是資本家的大小姐,但因為她住在大院裏面,有唐德生一輩子功勛打底,再有和娘家聯系少,兒孫也出息,這個節骨眼兒上,才沒人敢動她。

話是這麽說,現在方若也不敢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地生活,她還把明面上的不少首飾都捐了出去,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勞動布做的,一些好料子做的衣服早就藏起來了。

想到這裏,方若指著這一箱東西對秦清道,“這些東西你找個地方收著,千萬別拿出來,招禍。”

說完這些事情,老兩口就要走了,秦清想著段時間應該不會回來了,就送了一壇養身酒、一壇養顏酒給他們。

秦清送他們到院門口,唐德生問她,什麽時候走?

“兩天後就走。”她找人去出海口等著,運氣好,今天早上就遇到董大成的人,跟他們說好,捎他們一程到上海。

秦清實在受不了坐火車南下,再來一次,她覺得她會瘋的。

從上海回秦家寨就要近一些,而且從沿海往西南的方向走,現在恰好是和趕著去北京串聯的人相反的方向,估計火車上就沒那麽擠了。

老兩口回到家,方若問,“你問清清什麽時候走是什麽意思?”

唐德生沒說話,方若繼續說,“我都跟你過了幾十年,我還不知道你在想什麽?你是不是想把你那些朋友通過清清送走?”

唐德生嘆氣,“我確實這麽想過。秦家人兩次南下,都無聲無息的,肯定有他們的門路。”

方若其實也不忍心,都是相交幾十年的朋友了。可是,這又和秦家有什麽關系?她又有什麽資格給秦家送去麻煩。

說起來秦家也有好些不能說的東西,如果真有人抓住秦家不放,秦家也討不了好,她猜可能就是因為這個,秦家才會舉族下鄉。

方若突然想到,“老頭子,學學秦家,城裏呆不住就去鄉下呀,到時候天高皇帝遠,有誰知道他們是誰?”

唐德生道,“真像你想象中那麽簡單就好了。說得好叫天高皇帝遠,說得不好,走的太遠,出了什麽事兒,我們這些人鞭長莫及,搭把手都做不到。在北京,有我們這些老家夥在,別人至少還會顧及兩分。”

“反正我不同意清清沾上這些事兒。”

“再看看吧,清清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孩子,如果不是無路可走,你以為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