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第一百九十七頂有顏色的帽子

在新書出版前,上一本書的潛力已經挖掘得差不多了。

《繆斯的淚水》榮獲了時尚界的贊譽,名聲達到了最大化,有知名設計師表示有在裏面獲得靈感,而且感謝作者全面開放版權,供所有人參考創意。有在國外追書的Mimic組織炒熱度,半年的國際影響力累積下來,這本書得到了許多獎項,受到了法國人的認可。

英國文壇對此嘲諷,說是日本人對法國人舔靴子就當作耳邊風了。不管是自娛自樂,還是刻意營銷,它都已經滿足了麻生秋也的初衷。

——給蘭堂的祖國寫一本能受歡迎的小說。

《戰場的幽靈》一經發布,日本文壇納悶了,“讀者”老師怎麽越來越文藝範了,不搞所謂的爽文,開始走嚴肅風格了?

《戰場的幽靈》的翻譯者,仍然是“讓·尼古拉”,著實證明了法國詩人“讓·尼古拉”和日本作家“讀者”之間的友好關系。這位不寫詩專門去幹翻譯工作的詩人,讓法國追捧起超現實主義詩歌的粉絲們哀怨不已。

比起小說,他們更愛才華和靈性驚艷的法國詩歌啊。

那才是本國文壇的底蘊。

外國人寫的再好,也無法讓法國文壇復興,不過看在《戰場的幽靈》宣傳的是反戰精神,契合大眾的想法,不少自詡品味高的“讓·尼古拉”粉絲勉為其難地買了一本小說,心裏嘀咕著估計要放入書架積灰了。

然而當他們翻看這本書,會發現內容出乎意料的大膽,切入點新奇!

“正如屠龍的勇士,終將變成惡龍。”

小說背景是一個隱約看得出是剛結束大戰的世界,那裏面把全球大規模戰役命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在1939年到1945年之間,創意很不錯,把現實中的世界大戰挪到了更早的時間線,避免了爭論風波。

當他們看見二戰公布的數據,法國的讀者們不由產生一絲驚嘆,因為有六十一個國家、超過二十億人口被卷入戰爭,傷亡九千萬余人。

戰爭的面積無法做完全統計。

戰爭損失超過五萬億美元。

戰爭結果是反法西斯同盟國勝利。

每一個數字觸目驚心,冷冰冰地以官方口吻述說了戰爭的結果。

在文野世界,剛結束異能大戰的歐美各國可不會把統計的數據說出來,法國的平民們甚至在輿論洗腦下,不知道具體的嚴重性,想要等到政府公開數據,最少是幾十年後了。如今,他們通過這本小說,有緣看見過另一個普通人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總結。

五萬億美元的損失放在二零零二年,雖然非常多,但是沒有太過誇張,但是每個讀者只要動一動腦子,換算一下半個世紀前的貨幣價值便知道了。

那是一個天文數字!

小說的背景明明是該被一筆帶過,作為理解故事設定的描述,卻被對戰爭內幕感到好奇的法國讀者們逐句閱讀。

小說和現實不一樣,他們看到了歐洲各國的強大和興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因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因是一戰時期沒有處理好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他們的眉頭都在抖動,感受到文字裏埋藏的一個龐大的世界觀。

尤其是小說作者在客觀地描述慘烈的一面,還點明了戰爭促動了某一些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份眼界和遠見根本不是一般的作者可以有的。等到他們看到故事的主線,才驚愕地發現主角是一個法國死去的士兵,對方與自己的同伴們從戰場上化作幽靈,無法解脫,徘徊在生者的世界。

這些士兵們日復一日地尋找救贖,怨恨著下達錯誤命令、送他們死的高官。士兵們卻並不憎恨自己的國家,而是想要洗刷罪狀,榮譽的死去,讓家人們能夠為他們而驕傲。

一開始,戰場的幽靈們吸引了不少人來探尋。

有人想救他們,被他們拒絕了,他們只想要一個清白;有人想要送他們的屍骨回家鄉,他們仍然搖頭,流著淚說屍骨埋戰場上理所應當的;又有人說願意登報,給他們爭取洗刷的機會,他們等啊,等啊,依舊沒有等來那份機會,然後世界進入和平年代,社會上關於幽靈的熱度漸漸地消退了。

戰場的幽靈們有一個算得上領頭的人,他提議,國家已經忘了他們,他們渴求的榮譽永遠無法到來,所以他們應該找尋解脫。

簡單來說,就是找到殺死他們幽靈的人。

一心一意為國的英勇幽靈們,在戰場的束縛下日益瘋狂,他們困在了自己的心魔之中,對路過的旅人不再吐露自己的過去,而是不斷地說——

“殺了我吧!”

“殺了我吧!”

“如果你不殺我……啊啊啊啊!我們就會殺了你!”

戰場幽靈們的眼睛從麻木變得瘋瘋癲癲,開始了第一次的殺戮,之後便無法停止,他們忘記了生前為人的底線,露出絕望嗜血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