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第三百八十七頂異國他鄉的環保帽

【我的親人已經找到了蘭波,一切安好,他不願意離開,堅持要留在巴黎……便把他留在了身邊……】

五月,收到雨果先生的回信,麻生秋也整個人松懈下來。

維克多·雨果的用詞謹慎,含糊其辭,沒有提及巴黎公社和阿蒂爾·蘭波的全名,以防書信在中途被其他人截獲。對方保護的不止是年幼的蘭波,也是自己和小兒子弗朗索瓦。

麻生秋也喃道:“雨果先生是靠譜的。”他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一個月來只賺到了寫信的錢,唯一全心全意投入的“算計”——竟然是用在了“老朋友”身上。

理了理情緒,麻生秋也掙脫了一些過去的束縛,認真寫信,不想辜負維克多·雨果對自己的深切期望。

【最新得到的消息,阿爾伯特·品森在一八六九年離開了巴巴多斯,但是他的身邊沒有阿黛爾小姐,後來經過打聽,阿黛爾小姐仍然留在巴巴多斯,當地人有說見到過自稱是‘雨果女兒’的白人女性,她有著卷曲的長發,目光呆滯,精神狀態不好……】

他用文字委婉地形容阿黛爾·雨果的狀態,根據阿黛爾·雨果在後世的自傳,被人拋棄的阿黛爾·雨果在巴巴多斯生活貧困潦倒,沒有錢住旅館,靠撿殘羹剩飯為食。

按道理來說,他應該表達對雨果女兒的憐憫之情。

可惜,他寫不出來。

反胃。

他看過阿黛爾·雨果的日記體自傳,不知道是她自己寫的,還是別人幫她寫下來的內容,阿黛爾·雨果會淪落到這種地步純粹是自討苦吃,不論放在哪個現代的文明社會裏,這種為愛私奔、還有臉寫信問父母要嫁妝的不孝女會受盡唾棄。

最惡心的是——阿黛爾·雨果騙了父母,男方拒絕與她結婚,是她自己單方面地編造謊言,不願回家,使得父母傷心欲絕。

父親寫信催促,她不肯回家。

母親身體有恙,她不肯回家。

理由是寧願當不孝的女兒,也不能當愛情的弱者!

私奔,騙婚,用枕頭假裝懷孕,給男方送美女上門約炮,破壞男方的婚禮,花掉五千法郎求助巫師獲得男人的心一系列行為,麻生秋也可以當作是阿黛爾·雨果見識短淺,腦子有病,但是真正令他不齒的是阿黛爾·雨果挽留男人說的話。

那句話的大致意思是——

【只要你跟我結婚,我們就可以得到千萬法郎!】

一個靠父親補貼、欠著父親一大筆錢的女孩哪裏有千萬法郎?她說的無疑是維克多·雨果未來的遺產。

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孩。

麻生秋也閉了閉眼,憐憫著在過去顛沛流離十九年的維克多·雨果,對方視若珍寶的女兒,在別人眼中是趕也趕不走的蒼蠅。

他的筆尖停頓良久,在下一行寫道:

【雨果先生,請您保重身體,您有無數關心您的讀者,對於您流落在外的女兒,我建議您親自前往當地,登報尋找,或者是詢問阿爾伯特·品森本人、上司,我相信他會給您一個答復。】

【愛是什麽,這是一個亙古的話題。】

【我不懂您的女兒為何癡狂,我曾經聽人說,愛是甜蜜而苦澀的混合體,也曾經聽人說,真正的愛是不會痛的。】

【我想,那或許是一場至死方休的癲狂。】

【願您能與女兒重逢,願世上每個家庭不用歷經苦難。】

【——關心您的讀者。】

麻生秋也吐出一口氣。

封上信封,貼好郵票,等待寄給比利時的雨果。

窗外的口哨聲時隔多日,以清脆的音色回蕩在街道口,初聽覺得新鮮,到現在卻覺得有一些悲涼——人心在塵世裏掙紮。

“那個少年又來表演了嗎?”

麻生秋也在沉寂中走到窗戶邊,再一次地揭開了窗簾的一角,望見上次羞紅臉逃走的少年大大方方地站在那裏,吹著不知名的音樂。少年身上的校服又舊了一分,上課的時間不在校園念書,顯然家庭已經無法支撐對方繼續完成學業。

假如是在文野世界,麻生秋也輕而易舉就能資助這樣的孩子,只要他們願意認真念書,學會一技之長,將來還可以來秋會社工作。

現在,他一無所有,全靠王爾德給他容身之所。

他從褲子口袋裏取出了一枚金幣,是王爾德送給他的英鎊,也是他全身最大面額的錢財。

錢不多。

遠遠不足以讓人回去讀書。

在利物浦,他不肯用這枚英鎊,利用口才說服華人老板,回到都柏林,他不肯用這枚英鎊,寧願做回翻譯的老本行。

昔日的港口黑手黨首領很久沒有如此缺錢了。

“不夠。”

麻生秋也的掌心握緊了金幣。

死人不需要錢,活人需要,他對世俗的金錢有了一絲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