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第四百零七頂異國他鄉的環保帽

披薩店是在一家面包店的基礎上改造。

訂做商業宣傳招牌,購入烤爐,裝修成意大利的快餐風格,等到食材到齊就可以轉行成披薩店。

廚師是一位法籍意大利夫妻,男方非常崇拜雨果,聽說雨果要投資意大利披薩的生意自告奮勇而來:“我沒有做過披薩,但是我的太太會做!我在家鄉吃過無數種披薩,對食材和口感非常清楚,我可以跟太太學著做披薩!”

半個月後,披薩店即將營業的消息刊登在了巴黎的報紙上,由麻生秋也執筆,以第一視角寫了一個短篇美食故事,著重宣傳意大利街頭美食的火爆程度,勾起法國人的好奇心。

當然,這種消息勾起的更多是意大利人的口水。

來到法國之後,意大利人就沒有吃到過家鄉的披薩了!

五月下旬,巴黎的首家“意式風味披薩店”開張,定居在法國的一些意大利人很給面子地來捧場,店內的布置鮮亮又簡單,地面平整幹凈,玻璃窗透光性十足,讓外面的路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裏面的顧客們如何大口咬著新鮮出爐的披薩餅。

披薩表面用料十足,海鮮口味的可以看到完整的蝦仁和魷魚圈,火腿口味的可以看到切片後均勻鋪蓋的火腿片,焦脆可口,滿滿的奶酪要從披薩中間流出來,拉絲效果肉眼可見。

從一開始,披薩店的定位就是中低端消費群體,所以店鋪對顧客的衣服著裝沒有硬性要求,給予放松隨意的體驗。

只是店內墻壁掛著的牌子寫明了另外的要求。

【禁止吸煙!】

【禁止吐痰!】

【禁止隨地丟垃圾!】

【請勿浪費食物,本店支持打包,另有特價款迷你披薩,歡迎品嘗,每日僅限十份,價格只需要全價的三分之一。】

【請大家注意貴重財物的保管,本店遺失,概不負責。】

相同的習慣,早在十九世紀的高档餐廳裏出現了,但是沒有哪家餐廳會寫得明明白白,全看那些紳士淑女們的自覺性。麻生秋也是一個不怎麽相信自覺性的人,要加入餐飲行業,某些規則就要在開業的時候定下,省得破壞店面的整潔。

專業的營銷人員,總是會在開業當天營造出熱鬧的場面,麻生秋也自掏腰包,花錢聘請人過來排隊買披薩。

這超前時代的一招,鎮住了巴黎的本地人。

披薩店門口排成長龍的隊伍成為了許多人今天熱議的話題。

關於披薩店的收入,麻生秋也跟維克多·雨果簽訂了合同,按照投入資金的比例嚴格進行劃分。他絲毫不居功,認為營銷都是自己的功勞,沒有雨果先生,自己在巴黎開店都是一個問題。

維克多·雨果跟他公事歸公事,私交歸私交,見他不是一個貪財之人,對東方人愛財有道的品性再度高看了一眼。

“王秋先生,我有幸邀請你去根西島遊玩嗎?”

維克多·雨果打算拉人去家裏參觀自己的古董收藏了。

“抱歉。”

麻生秋也先是道歉,再解釋道:“我承諾了一個人,下個月要回愛爾蘭,若是與您前往根西島,我想我會流連忘返,忘記了朋友還在等我回去跟他說巴黎的見聞。”

他也學會了放下謙卑,與法國人開玩笑。

維克多·雨果格外認同道:“你休息幾天的時間就離開,我得好好招待你,所以我們等下次的見面吧,朋友。”

麻生秋也微笑:“好。”

維克多·雨果回根西島前,再度拉著他爬了一次巴黎聖母院。

麻生秋也算是體會到了雨果先生的執著。

再美的風景……容易看膩啊!

“雨果先生,您想要成為卡西莫多那樣的人嗎?”在黃昏的景色之下,鐘樓上的麻生秋也問道。

“不想。”未料,維克多·雨果幹凈利落地否決。

麻生秋也收回驚訝,默默想道:這就是兩個世界的差異啊。

“比起卡西莫多。”維克多·雨果說出真心話,“甘果瓦那樣的人會走運一點吧,既‘娶’過一次愛斯梅拉達,又保留本心,救下小羊,發揮自己的天賦,最後成為了一個戲劇大師。”

麻生秋也補充:“是悲劇大師,他可不擅長悲劇以外的主題。”

維克多·雨果慈祥的臉上笑意盎然:“是啊。”

人與人的際遇天差地別。

麻生秋也親身體會過《巴黎聖母院》的世界,每當踏入鐘樓,他會回想起那些還算開心的過去。他曾經在十五世紀當舞娘,開店賣雜貨物品,養著幾張吃飯的口,日子過得不算大富大貴,卻能直觀地感受到“人人平等”的可貴。

卡西莫多的原型是誰,其實與蘭堂的原型是誰一樣不重要,留在他心頭的那些故事是這些人創造的啊。

換句話來說,他認識的所有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