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第四百四十五頂異國他鄉的環保帽

奧地利,第五屆維也納世博會上,後世有人說最驚艷的是約翰·施特勞斯指揮的“藍色的多瑙河”,他讓人們聽見這首曲子就想到了多瑙河,想到了維也納,一舉把城市知名度推向了世界。

也有人說,是法國送往展廳後接錯線的直流發電機,這次意外使得人們擁有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機。

更有人說,是那些奧地利設計的皇帝展廳,盡顯皇家魅力。而欣賞藝術的藝術家們則會毫不留情的辯駁,維也納世博會上最吸引人的是全世界各地送來的藝術展品!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耳熟能詳的國寶級作品的復制品,沉醉於藝術殿堂上。希臘的帕台農聖廟的雕像與遭到法國搶奪的米洛斯的維納斯同台亮相,彼時,潔白的維納斯站在世人面前,擁有雙臂,單手捂住裙擺,充斥著無限的古典美。

這裏是歷史。

這裏是十九世紀璀璨的藝術聚集地。

即便是清朝時期的天津市,也在奧地利政府的邀請之下送來了兩百多件不同的展品,包含了瓷器、刺繡、玉石、藥材等等。

在圓頂大廳羅托納達內,各國皇室聚集,有來自英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羅馬尼亞的國王,身穿隆重的華服,耳邊傾聽著“藍色的多瑙河”,欣賞著奧地利王後的美麗,名聞遐邇的“茜茜公主”征服了所有皇室。

一襲長裙的奧地利王後,正是維也納世博會最美的女人。她美到在場的女王、公主貴婦們都笑容微僵,眼神閃爍,不敢在看了對方纖細可怕的腰身後去測量自己的腰。

每天節食,健身,運動。

奧地利王後為了追求纖細的美,做到了極致的自律!

沒等歐洲的國王們贊嘆王後陛下,他們驚訝地看見一名黑發男人走向了年過半百的維多利女王身前。

他佩戴著布藝的面具,服飾與眾不同,不是參加晚宴的燕尾服,也不是日常修身的西裝,而是一件白色絲綢質地的民族服飾。

這件衣服看似簡單,卻把民族文化融合進了衣服的一針一線裏,高雅得不遜色任何衣物,乃天津市最好的布料,上海老師傅的手工縫邊,蘇州繡娘親手刺下的繡花——君子蘭。

其名為:唐裝。

在後世,代表的是那個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國家人民。

維多利亞女王微微有點恍惚,在上一屆倫敦世博會上,好像也有一名東方人對自己行禮,令自己頗為感動。當時她以為是東方的官員,後來得知是一名普通的參展商人。

即便如此,她也印象深刻,感慨頑固不化的東方人終於代表自己的國家來參加世博會了。

身長玉立的黑發男人有著羨煞旁人的優雅氣質和魅力,在真容被遮擋的情況下,仍然引起了歐洲人的側目。

“尊敬的維多利亞女王,我名王秋,很多年前離開了自己的國家,生活在海外,因緣巧合之下認識了昆斯伯裏侯爵,感謝侯爵的邀請,我代表生活在海外的東方人來參展。”

維多利亞女王一聽,下意識去看向英國貴族裏的昆斯伯裏侯爵,昆斯伯裏侯爵嚯嚯一笑,內心做好看好戲的準備。

維多利亞女王得到侯爵的默認後,眼皮不知為何跳了跳。

“你帶來了參展物品嗎?”

“有的,古往今來的藝術品皆為參展物,展示的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和對美的追求,然而我別無長物,孑然一身抵達歐洲大陸,唯一能向大眾展示的‘藝術品’僅一樣。”

化名為“王秋”的黑發男人用謙虛的語氣說出最大膽的話。

“——我自己。”

他摘下了面具,把在海外無家可歸的人展現在世界舞台上。

他的唇,淺笑著。

他的眼,是淡漠與往事沉澱的幽暗。

那是一張詮釋著東方美,無可挑剔的男性容顏。

任何一個角度,任何一種光線,呈現出不同的完美,象牙色的皮膚如同神靈的恩賜,竟然一絲多余的紅血絲也找不到,白得剔透,毛孔微不可見。當他笑著的時候,眼神平和悠長,猶如《蒙娜麗莎的畫像》裏全方位展現的神秘之美。

如果說奧地利王後代表的是歐洲女性之美。那麽,毫無疑問“王秋”代表的是東方男性的巔峰之美!

他甚至沒有“茜茜公主”身上最大的缺憾:爛牙。

他有一口漂亮的貝齒。

牙齒形狀姣好,可露齒,可抿唇,他無需香水,體無異味,讓人恍若能聞見冬天雪水獨有的潔凈氣息。

兩人皆瘦,是那種纖瘦與削瘦,仿佛要融入畫作裏的美人。

黑發男人移開視線,去與拿捏著笑容的奧地利皇後對視,在場的人沒有一個覺得他不尊重維多利亞女王,只感受到了視覺盛宴,兩人身處於同一個地方的沖擊感太強烈了。

西方美與東方美,登台亮相,天生麗質,以容貌和身材驚艷了世界,勝過了後天仿制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