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第五百頂異國他鄉的環保帽

這一年,德法危機在潛移默化中累積。

德國害怕法國恢復實力,想要再次挑起針對法國的戰爭。

麻生秋也對戰爭沒興趣,一方面是歷史上這場仗就沒打起來,被英、法、俄聯手擋下了,大家都不想看德國打敗法國,另一方面是他不想戰爭影響作家們的心態。

於是,他順手就把德國的戰爭計劃舉報給了法國政府。

法國政府焦頭爛額,不斷進行外交談判,為了感謝他的所作所為,法國政府還善意地問他,要不要加入法國國籍?

麻生秋也拒絕法國拋來的橄欖枝,把不想要的全部推了。

他只想要作品!

越多越好,越優秀越好的作品!

托爾斯泰把妻子趕回了俄羅斯,氣憤地說出了誓言:“不寫完《復活》之前,我不會回去見你!”

索菲亞在謠言一戰中受到了英國人的唾棄。

一名沙俄的貴族夫人,竟然為了吃醋,汙蔑自己的丈夫跟王秋之間的關系,造謠王秋是卑賤的奴隸身份,王秋瞎了眼才會看上年老體衰的托爾斯泰!

索菲亞在英國待不下去,灰溜溜地回了俄羅斯的莊園。

她只有在孩子和仆人面前才找回點信心。

索菲亞自欺欺人道:“你會需要我的……你的手稿寫的那麽亂,這個世界上只有我能看得懂你的手稿,能為你完成謄寫的工作,我為了《戰爭與和平》謄寫了七遍啊……”

索菲亞認得托爾斯泰的字跡,無論多麽潦草,她都能把丈夫書寫的內容原原本本地謄寫出來。

這本該是她值得稱道的地方,一個好女人的閃光點。

但是,她的嫉妒心毀了一切。

托爾斯泰為了彌補妻子帶來的過失,在病房裏拼命寫作,沒有助手,手稿上的字跡一塌糊塗,修改得連托爾斯泰都不知道之前寫了什麽。跟他同一個病房的屠格涅夫看不下去,完成了翻譯工作後,便自薦了一把:“你需要一位助手嗎?”

托爾斯泰下意識問道:“誰?懂俄羅斯語嗎?”

當托爾斯泰對上屠格涅夫的視線,恍然發現對方說的是自己,這世上誰比屠格涅夫更懂托爾斯泰文字的珍貴?

屠格涅夫渴望閱讀托爾斯泰的文字。

托爾斯泰需要屠格涅夫的幫助。

這一對決裂多年的老朋友,在病房裏有了冰釋前嫌的機會,雖然口角仍然少不了,但是不再是兩個僵硬的木頭人。

人在最虛弱無助的時候,最需要的是朋友啊。

互幫互助向來是友誼的開始。

通過護工,麻生秋也得知了屠格涅夫先生的主動,不由贊嘆道:“屠格涅夫先生果然很想跟他和好。”

好的消息沖散了他在法國幫大仲馬失敗的負面情緒。

人無完人,作家身上可以有無數缺陷,但是能青史留名的作家必然有著一個蓋過其他缺陷的閃光點。

以文壇輩分而言,屠格涅夫是托爾斯泰的前輩,然而屠格涅夫欣賞托爾斯泰的才華,兩人平輩相交,是文壇的一段佳話。後來,屠格涅夫跟托爾斯泰因為一件小事吵架鬧翻,屠格涅夫都第一時間派仆人送去道歉信,誰知道陰差陽錯,道歉沒有傳遞過去,關系就惡化了。

如今,屠格涅夫笑呵呵地當上了托爾斯泰的助手,讓托爾斯泰給自己發薪水,弄得托爾斯泰都忐忑了。

“我的字……你看得懂嗎?”

“需要戴上眼鏡,認真細看,就能看懂你寫了什麽。”

兩人根據手稿密切交流的時候,護工瑪麗走過來送餐都沒有注意到。病房裏形成了兩個世界的氛圍,一個是有吃喝拉撒的世俗世界,一個是精神碰撞的寫作世界。

他們共同為《復活》的原型故事進行討論,性格的不同,讓屠格涅夫和托爾斯泰對結局有不同的想法。

悲劇?

喜劇?

被關押的女仆會愛上貴族嗎?

托爾斯泰持否認態度,屠格涅夫比他還喜歡悲劇結局,認為正是生死殊途的關系比相愛還要刻骨銘心。

對此,麻生秋也做了一個合格編輯,不幹擾,不攪局,當無情的資料機器人,作家們喜歡寫悲劇就去寫吧,他的要求只有一條——按時交稿,不許找人代筆!!!

不過在職業道德之外,麻生秋也散播了一部分流言,有關“王秋想看主角死而復生的小說”、“王秋約稿托爾斯泰,訂金十萬法郎,只為了一本《復活》”的消息源源不絕,刺激著作家們缺錢的那一根神經。

在《復活》未完稿之前,許多人就已經知道了這本書,麻生秋也維持著《復活》的熱度,比誰都想看到它的誕生。

文野世界有沒有“復活”的異能力,有沒有托爾斯泰?這些秘密,唯有他翻開《復活》的完成品後可以看到。

為了教育加布,麻生秋也手邊最常翻閱的書籍成為了《神秘島》,《聖安東的誘惑》已經失寵了。麻生秋也看到加布就想到難見一面的蘭堂,想到蘭堂就想到《彩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