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新模式的復制

陳牧當初和阿古達木合作,就是想實驗這種模式,看看能不能在沙漠裏把樹種起來。

他雖然對自己的樹苗很有信心,可是北棹村的環境實在太惡劣了,地處風口,每年的風沙都那麽大、那麽頻繁,他也不知道樹苗究竟能不能存活下來。

現在看來,這一次實驗是成功了。

這麽幾個月下來,阿古達木一家子種樹的將近八萬株,每天給陳牧提供的生機值超過三萬盎。

別小看阿古達木他們四個人幾個月才種八萬株,這可是在北棹村,沙地種樹原本就困難,他們一開始可是用牲口馱水去種樹的,後來陳牧支援的沙地用拖拉機到了,速度才相應的快起來。

而且,陳牧發現,在什麽都沒有的沙漠裏種樹,生機值的增加十分快速,比他當初一開始在加油站後面種樹的時候都快。

他觀察了一下後,覺得這可能是因為樹種下去以後,會快速的把周圍的生物或者小生命吸引過來,從而讓生機快速增長的緣故。

總而言之,陳牧覺得這個模式可以推廣開,看來L市的人也發現了這一點,才會找上門。

來到L市,一下飛機,陳牧就看到了秦剛。

陳牧知道秦剛是四維辦公室的一名副主任,雖然不能說是位高權重,但位置很要緊,可以算是能夠時時面見天顏的人,所以人家能親自來接待自己,就已經是很高的規格了。

陳牧和對方打了個招呼,秦剛主動要幫他接過行李,陳牧連忙笑著阻止:“別別別,秦主任,還是讓我自己來吧,您可是領導,我擔不起。”

秦剛眼一瞪,裝得有點不高興的說:“什麽領導不領導的,讓你那麽大老遠跑到我們這裏來,那你就是我們L市的客人,我們必須熱情接待,幫你拿一下行李怎麽了,如果你需要的話,我還可以給你打熱水洗腳呢。”

這話就說得誇張了……

不過這種略顯誇張的玩笑話兒,卻能迅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彼此一下子變得親近起來。

陳牧心裏對對方暗贊了一句,顯然這位秦主任也是一位交際能力很強的人。

陳牧特別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因為很多事情一點就明,說話也會變得特別容易。

兩個人寒暄了兩句,秦剛幫陳牧拉著箱子,朝著機場外走去。

秦剛其實也在偷偷的觀察陳牧,看見陳牧對自己並沒有表現出什麽不好的情緒,他心底不禁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當初陳牧提出和阿古達木合作,他雖然願意作為中間人促成,可其實卻並不是怎麽上心的,畢竟只是這麽個金額頂天了只不過十來二十萬的小事,壓根不值得他多關注,所以事後他很快就把事情忘到了腦後,一點沒去留意。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領導的一次去往北棹村的走訪,居然把這件事情翻了出來。

要知道L市北面那一帶,包括北棹村在內的好幾個鄉鎮,因為地處風口,所以沙漠化的情況日益嚴重,一直是領導們的心病。

領導們每年都要去北棹村進行視察,以便於掌握情況,然後想辦法應對。

不過由於環境惡劣的緣故,領導們盡管一直在想辦法,可是一直沒有太多高效高速的辦法來解決,只能靠著國有林場把防風林種起來,一點一點的改變現狀。

北棹村阿古達木一家子種樹的成果,是領導這一次走訪唯一的亮點,他們家的樹苗雖然種下去的時間短,還沒有徹底長出來,可是那一點點的綠色,也讓領導看得很高興,所以當天就去了阿古達木的家裏做客,和阿古達木一家子一直聊到入夜。

然後,領導很快找上了當初當中間人的秦剛,讓他聯系牧雅林業的負責人,要當面和牧雅林業的負責人談這件事情。

秦剛聽見領導的要求,第一反應當然是驚訝的,不過隨即從領導的貼身秘書那裏了解到領導走訪的全經過後,他立即又明白了領導這麽“激動”的原因。

市裏基本上一分錢都沒花,農戶也一分錢都沒花,就把樹種起來了,這樣的效果,可比這些年來政府投資的好幾個最終半路難產的計劃都要好。

農戶不但沒花錢,而且還掙錢了。

第一年種樹可以每一個月每人從牧雅林業那兒領一千五百塊錢,四個人就是六千。

這份錢雖然不算多,可卻完全能讓農民在種樹的同時,可以很好的生活了。

而且,牧雅林業還免費賒借樹苗,承諾種活一株收一株的錢,如果樹苗死了就不收錢。

這簡直就等於白給啊,要知道在這裏種樹,最大的問題就是風沙大,所以樹苗種下去的成活率低。

很多時候農民才剛把樹苗種下去,轉眼就被刮得連根拔起,讓農民們的賣苗錢血本無歸,所以才出現了越來越多農民畏難離開,不願意留在當地繼續種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