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拆分

對於準備轉移的反抗新軍來說,最大的威脅來自於上空的衛星,它們就像是一只只冷酷的裸眼,一刻不停地盯著地面上的渺小生物,將目標的動向隨時報告給主人。

原點市打擊衛星的能力十分稀缺,到了明光市,則是一點也沒有,想要在衛星的眼皮子底下安全轉移,得有瞞天過海的本事。

唐寶嶄與將領、參謀們設計了諸多方案,最有效也是最傳統的手段有兩個:一是大量設置疑兵,在他擔任總司令的第三天,就派出一支支車隊,前往不同的城市,頻繁移動,衛星拍到的視頻越多,理事會越難以做出準確判定;二是化整為零,新軍分成十個師,每個師又分成若幹營,甚至細化到排一級,分散轉移,按照命令隨時匯合。

第二個手段對通信網絡要求極高,快捷的同時,還要嚴格保密,信息聯絡部與網絡部為此付出極大的努力,總算達到了要求,這也是整個轉移方案中最穩妥的一個環節,給唐寶嶄和李放鳶增加不少信心。

明光市雖然偏居一隅,理事會還是調集一支大軍,規模只比攻打原點市稍小一些,打算斬草除根。

政府軍即將發動進攻的前兩天,反抗新軍遇到一個麻煩。

軍隊轉移需要廣闊的空間,普權會占據的城市不少,但是一部分已經投降,一部分處於搖擺狀態,還有一部分不想引火上身,因此拒絕接納新軍的到來,只剩下少數城市願意提供幫助,但是比較分散,中間要經過一些懷有敵意的區域。

唐寶嶄決定向幾座公開投降的城市發起進攻,勝利之後,既能打通要道,又能鼓舞士氣,對於一支即將轉移的軍隊來說,哪怕是一場小小的勝利也彌足珍貴,至少不會讓大家將“轉移”誤認為“逃亡”。

兩天之內總共打了五場戰鬥,最近的在二百公裏以內,最遠的達到上千公裏,全是突襲,信息聯絡部盡一切可能與對方保持聯系,做出認真談判的架勢,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五戰全勝,那些城市已經投降,等候理事會派人接管,原有的小股軍隊全由普權會成員組成,早已人心渙散,不是逃走,就是暗中與反抗新軍取得聯系,充當內應。

這五戰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但是也加速了地方普權會的分化,投降的分會長們紛紛向理事會告急,仍在堅守普權會旗號的城市則更加盼望新軍的到來,而那些中立城市則分別做出選擇,投降仍然占據多數。

政府軍決定提前進攻,先是導彈與無人機,取得制空權之後,潛伏的暗殺小隊開始行動。

不到五個小時,明光市發生九起爆炸,造成一些傷亡,令城內居民深感恐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爆炸只是應該發生的極少一部分,更多的爆炸被信息聯絡部提前遏制。

陸林北度過平生最為忙碌的一段時間,他面對的不是一支暗殺小隊,而是不同來源的幾十支小隊。

軍情處與情報總局一向不和,執行暗殺任務也沒能讓他們真正聯手,仍然各自為政,分別派出直屬的特種部隊,還有大量調查員前往那些已經投降的城市,鼓動他們參與暗殺計劃。

特種部隊專業一些,反而好對付,信息聯絡部利用攔截或竊取的數據,掌握了兩支特種部門的動向,提前布置陷阱,一網打盡,但是也造成一個不好的後果,理事會察覺到信息泄露,改換網絡系統,保密程度大幅增加。

陸林北已經料到會有這樣的後果,也料到這會對今後的情報工作造成極大的困擾,但是沒有選擇,必須先保證目前的安全。

最麻煩的是那些臨時拼湊的暗殺小隊,一些城市宣布投降之後,大量普權會成員逃往明光市,加入反抗新軍,暗殺者混跡其中,極難辨識,就是他們成功制造九起爆炸,但是他們的膽子比較小,手法也不夠專業,爆炸全都遠離主要目標,殺死一些無辜者,制造不小的恐慌。

信息聯絡部已經抓捕上百人,爆炸發生之後,又抓住三十余人,數量之多,令李放鳶開始懷疑所有的投靠者,甚至打算進行一次大清洗。

唐寶嶄和陸林北共同勸住他,一是時機不對,二是沒有必要,陸林北提出更有效的計劃:培養一批“誘餌”,他們都是堅定的普權會成員,地位不高,但是能夠接觸到會裏的重要人物,他們要表現出急缺金錢的樣子,用來吸引後來的暗殺者。

“因為枚、崔兩家的積怨,情報總局與軍情處一向不和,但是他們的手法幾乎一模一樣,這一波暗殺比較簡單,是他們兩家太過輕敵,之後他們會采取常規手段,在普權會內部,尤其是李主席身邊的人當中收買情報員。與其被動抓人,不如主動提供幾位,可以更精準地掌握敵人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