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京城異動 六皇子

蕭毅搭上太子的事, 沈灼不奇怪,他前世就是依靠太子上位的。太子是長子,但生母只是一個宮女, 因為聖人無嫡子,他又是被表姨母陸皇後養大, 所以才被立為太子。

太子性格懦弱、才華平庸,年紀尚小的時候還能得個性情穩重的評價, 但隨著他下面兄弟逐漸長大,他在兄弟們襯托下越發顯得不堪,聖人就動了廢太子的心思,他心裏更偏愛王貴妃所出的六皇子。

王貴妃出身尋常, 她號稱是太原王氏女, 但只是王氏的旁支。父親只是一個官府不入流的小吏, 她是靠著貌美采選入宮的,入宮後也不怎麽得寵, 能被冊封貴妃是因為母憑子貴,聖人喜歡六皇子, 才一再提拔王貴妃。

太原王家還是六皇子成年後, 為母親找來的娘家, 為的就是讓自己母親有個更好的出身。沈灼見過六皇子, 對這位眾口稱贊的皇子感覺一般。

在她看來六皇子的所謂的優秀只是跟他兄弟比而已, 就本身而言,他就是一個氣量狹小、過分自卑而導致自傲的普通人而已,當然這評價她誰也沒說過。

前世六皇子是死於一年後,他是在天牢自盡的。當時聖人重病垂危,六皇子眼看唯一的靠山要沒了,情急之下動了殺兄奪位的心思。

他也有這個能力, 聖人為了給最寵愛的兒子鋪路,曾讓他屢次來北庭鍍金,讓他身上積累了不少戰功。六皇子也借著這機會,給自己立了一個豪爽武將人設,借此結交了不少軍中將領。

那些將領在擁立之功的刺激下,居然真跟著六皇子造反了,他們趁著聖人重病之際,想先奪宮然後殺太子,結果他們運氣不好遇上了蕭毅。

蕭毅那會領著五百禁衛軍,硬生生地將叛軍攔在了宮外一天一夜,待京城守軍趕來之後,以父親為首的幾個大臣就以叛亂的名義將六皇子押入天牢。

之後皇帝到底有沒有醒來、是不是真是他下旨賜死六皇子沈灼不得而知,那段時間正巧是顏老太折磨她最狠的時間,她被困在內宅,什麽消息都接不到。

她只知道後來結果是聖人駕崩、太子登基,蕭毅成為禁軍大都督,舅父也被重新召回京城,官職從右仆射變成左仆射。沈灼後來曾問過父親和蕭毅這件事情的經過,但兩人都不肯說。

她估摸著聖人估計不是正常死亡,六皇子的死也不是聖人授意,他是聖人最愛的孩子,即便是想奪宮殺兄,聖人也舍不得殺了這兒子,只是那會大勢已經掌握在太子手中,太子不想六皇子活著。

前世她和蕭毅成親後,憑著她跟太子妃的關系,太子主動示好蕭毅,這輩子沒有自己,只要蕭毅稍稍有所表示,太子應該也會接受他投誠,畢竟蕭家在禁衛軍中威望很高,而蕭毅又是一班紈絝勛貴弟子少有的年少有為之人。

父親來信是想讓他們快點回京,他要把表哥安排到禁軍裏,走前世蕭毅的老路?太子身體不好,前世登基沒幾年就駕崩了。

他死後,幼主登基,蕭毅在壓倒杜家之後,就成了朝堂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鎮國公。這條路如果讓表哥來走的話,或許會更順利,畢竟慕家的權勢比蕭家強多了。

但朝中大臣對慕家的戒備比蕭家強多了,他們不一定會給表哥上位的機會,父親就算是中書令,也不一定能扛過這麽多官員的打壓。

就私心來說,沈灼是想把這攤子渾水攪亂,她不想讓太子登基,她想要六皇子上位。或許六皇子比太子壽命長,但他登基有個好處,就是六皇子上位沒有太子那麽名正言順。

前世蕭毅大權在握,卻遲遲沒有走最後一步,就是因為沒理由。太子是聖人長子,當了幾十年太子,聖人駕崩後登基,這在外人看來是最理所當然的。

之後太子重病駕崩,接替皇位的是他長子,這依然是最名正言順的。任何想改朝換代的人都是反賊,蕭毅就是不想擔了這名聲才遲遲沒下手。

別覺得名聲不重要,名聲還是非常重要的。縱觀整個古代史,雖說有不少權臣造反篡位的朝代,但這些朝代大多國祚不長,且大部分同樣也是完結在篡位權臣手中。

但凡朝堂長久的皇朝,基本都是靠實力拼出來的,而不是篡位得來的。所以沈灼不想讓太子登基,她想六皇子登基,六皇子上位本身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將來就算想改朝換代,也比太子登基更好找理由。

當然這一切只是自己的想法,最終決定權還是在父親、姨夫和表哥手裏,他們才是計劃執行者。沈灼提筆舔墨,給父親回信。表哥才出發不久,估計也收不到消息,她可以先把信給姨夫看。

鎮北王正在書房跟幕僚議事,聽下人回報說世子夫人來找他,他微微一怔,然後揮退了幕僚,讓沈灼來書房,是京城出什麽事了嗎?不然小七怎麽會來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