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賢內助(二) 開始雞娃的沈清……

車夫說這話時並不是訴苦的語氣, 而是帶著一種底層人民特有的麻木的語氣,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他能從這樣的生活中掙脫出來,是因為他運氣好, 大部分人普通人都跟自己死掉的那些同鄉或是殘了的同僚一樣。

沈灼聽得很認真,車夫這些話並不能讓她驚訝, 這不是她沒有同理心,而是她對古代平民的困苦生活有很深刻的了解。

顧王妃曾讓心腹的下人帶著外甥女去觀察過七天京城郊區富農人家的生活。這倒不是顧王妃要外甥女體察民情, 而是她發現外甥女因為柳氏的緣故,居然有想離開沈家,自立門戶的想法。

顧王妃大部分時候都嬌慣著外甥女,但遇到原則問題顧王妃還是不會妥協的, 她也沒有苦口婆心地跟外甥女講大道理, 她只讓人帶著外甥女去看了看他們農莊的佃戶生活。

這七天的生活沈灼幾輩子都忘不掉!每天的飯食除了主食還是主食, 而且都是麥屑、麥飯和豆飯這種原生態食物,稻米是別想了, 小米都是逢年過節時才能吃的。

而配飯的菜永遠只是鹹菜、水煮菜,一年之中也就過年時才能吃上肉, 平時所謂的開葷就是吃雞蛋。雞蛋也不是人人都有, 只有老人和男人才有, 女人是絕對不會有的。

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各種家務, 從早幹到晚, 沒有停歇的時候。即便如此,家裏還是亂糟糟的,人跟牲畜住一起,虱子臭蟲這種是跟人共存一輩子的。

甚至連喝熱水這種似乎是刻在華夏人基因裏的習慣,這裏也是沒有的,熱水是要燒柴禾的, 誰家有空早起燒上一大鍋水?再說這時也沒有保存熱水的器皿。

因為沈灼只觀察了七天,也不是切身體驗,更多的事她也沒發現,或者說姨母不讓她發現,可沈灼又不傻,大部分該知道的她還是知道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徹底打消了自立門戶的念頭,也深刻了解為何這時代的人如此仰仗家族,因為沒有家族,即便是男人都寸步難行。

等後來嫁到了蕭家,經過了一系列的事之後,沈灼試圖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徹底煙消雲散,在時代洪流下普通人能像自己這樣舒服地活著就不錯了,別的想法還是做夢比較快。

而現在沈灼有了改變這裏的想法,她這次不是想改天換地,她想改善這裏平民的生活。沈灼環顧四周,即便她做不了太多,給這裏人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還是可以的。

沈灼在城裏逛了幾天之後,便埋頭在書房看書寫字,連長孫氏出了月子,她都沒怎麽出去找她說話。

長孫氏和杜氏倒是來看過沈灼幾次,見她在書房裏忙得不行,兩人識趣地沒多打擾她。長孫氏和杜氏都只是跟著沈灼認了幾個字,會寫的也就自己名字罷了。

這種大部頭的書在她們看來跟洪水猛獸也沒什麽兩樣,兩人擔心會被大嫂抓住繼續讀書認字。

倒是慕六娘這些年跟十六皇子通信久了,都已經可以吟詩作賦了,她看到大嫂翻閱著縣志,不時地記錄些東西,她好奇的問沈灼:“大嫂,你想找什麽?要我幫你一起找嗎?”

“不用,我就是隨便看看罷了。”沈灼說,她有心想對這裏做個改造,但也不是現在動手,現在正好是種田的時候,要做也是等天氣冷了,大家都空閑的時候做。

沈灼邊翻書邊寫寫畫畫了幾乎大半個月,因每次慕湛回來的時候,她都專心陪伴表哥,慕湛也不知道她在做什麽。沈灼在家的時候,沒有讓丫鬟隨時近身伺候的習慣。

慕湛聽說她這些天都沒怎麽出門,他笑著對妻子說:“怎麽不出門?等過段時間天冷了,你也不願意不出門了,到時候可別說家裏悶。”

沈灼道:“不會,到了冬天我有不少事要做。”

慕湛將她摟在懷裏,現在兩人五天才能見面一次,每次回來慕湛都恨不得將妻子隨身攜帶,走到哪裏都不放下來,兩人私下相處時就跟連體嬰似的。他拿過梳子,給妻子輕柔地梳理長發,“你冬天想忙什麽說?”

沈灼說:“我們在城裏造凈房如何?”

夭夭的話讓慕湛怔了怔,“造凈房?”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夭夭怎麽可能會突然提出這事?

“對,造凈房。”沈灼說:“表哥,你不覺得城裏太臟了嗎?”

慕湛自然比沈灼更熟悉北庭,他也知道慕王府以外的地方很臟,可天下任何地方都一樣,哪怕是京城都是如此,慕湛早就習慣了。

慕湛沉吟了一會,“現在不行,現在是農忙時節,大家都抽不出時間來。”北庭大半可以種植的地都屬於慕王府,這些也是慕家養兵的關鍵,慕湛不可能讓農戶放下糧食來造凈房。

“等到了入冬和來年春天時讓他們給你造。”北庭天氣冷,開春時基本還沒化雪,佃戶們一般也不種地,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讓他們做工還能賺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