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滄州之變七日後才傳到京中,此事震動朝野,京中前不久才剛剛遭過妖蛟之禍,滄州竟然就又出了一只妖蛟,還險些發大水淹了整個滄州城。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消息,妖魔之禍是天災,非人力所能阻止,尚可以諒解,可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江堤,卻是實打實的人禍。謝雲瀾寫了一封密折,將滄州城河神一案的恩怨由來詳細稟明,更附上了羅家與江南官場官商勾結,從中斂財的證據。

袁朔看完後勃然大怒,派了專人來調查此事,整個滄州城,乃至整個江南,大小官員被擼了一串又一串,更有罪大惡極者,譬如羅展圖之流,被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但此事也就到此為止了,再深一點的,例如羅展圖為何有這樣大的面子,能夠跟江南各地州府的官員都勾搭上,又例如羅家這些年斂走的錢財,最終又流向了哪裏,無人敢追究。

不過,在江南一案結束後不久,京中就傳來了二皇子袁奕被封為雲州王,即日起出發前往封地雲州的消息,雲州地處西北,是偏遠荒蕪之地,依袁奕原本的受寵程度,便是當不上皇帝,也該被封往富庶的中原地區,此舉已經說明了袁朔的態度。

根據謝雲瀾留在京中的手下傳來的消息,袁朔身體越來越差,他在最後的時日裏,最為憂慮的便是繼任的人選,他在太子和二皇子之間反復權衡,還是覺得袁奕更適合,據說他連廢太子的詔書都寫好了,結果出了這麽一茬,氣得他深夜把袁奕召進宮,也不知父子倆說了些什麽,總之袁奕第二天出來時臉頰紅腫,回府後數日不曾見人。

而羅夫人也遭到了冷落,羅家的勢力一落千丈。明眼人都知道袁奕徹底完了,樹倒猢猻散,一些本屬袁奕陣營下的朝臣,紛紛倒戈,一時間,朝堂之上太子袁朗的聲譽空前高漲,仿佛他是什麽不世出的明君。

自家兒子什麽樣,袁朔最是清楚不過,袁朗優柔寡斷的毛病依然在,好在為人還算敦厚良善,沒有像袁奕那樣拿百姓的性命當兒戲,連築堤的銀兩都敢碰,若是有能臣輔佐,應當不會出什麽大差錯。

但也只是應當,人心易變,袁朔幫袁朗挑選的輔政朝臣都是他目前信得過的臣子,可誰又料得到他們以後是否會有二心呢?

袁朔憂慮重重,他已經竭盡所能的為袁朗鋪好了路,可卻還是難以安心將江山交給對方,可恨他的壽命已經走到盡頭,瀕死彌留之際,他仍在想著,他那千秋萬代的帝王之夢。

可惜,幻夢再美終是空,這位苦求長生的帝王,終究還是無法跳出凡人的生死輪回,如沈凡所預料的那樣,在九月末,薨了。

舉國大喪,消息傳到滄州,謝雲瀾也是感慨萬千,君臣一場,袁朔雖鑄下大錯,卻也對他有過賞識提拔的大恩,他在夜裏,遙遙地對著京中的方向,祭了一杯酒。

葬禮過後,太子袁朗繼位,改年號為建平,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雲袖因為阻礙查案知情不報一事被收監,情是情,法是法,情感上謝雲瀾可以理解雲袖,但法理上,她的罪過難饒。

謝雲瀾念在她確有苦衷,而且她從未參與過害人,便沒有重判,只判其收押三年,如今倒是正好趕上這次大赦,在牢中待了一個多月後,便被放了出來。

離開牢獄那日,謝雲瀾問雲袖以後要去哪裏,雲袖給他提供的證據幫了他很大的忙,他想報答一二,例如幫雲袖贖身,置辦點田產,找一個安身立命之處。

可雲袖卻拒絕了,她入獄時,舫中姐妹時常來探望,送些棉被吃食,她無親無故,離了彩雲舫也無處可去,不若留在此處,與這些姐妹相伴,互相也有個照應,此外,她還能時不時去城郊掃墓,為徐麗娘和駱詠安上一炷香。

謝雲瀾順了她的意思,但還是留了一些銀兩。

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滄州雖還未完全恢復,但民事生產卻也重新走上了正軌,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朝廷也派了新的太守來主管滄州之事,終於不用再事事指望著謝雲瀾。

至此,滄州之事徹底了結,他們也該再次上路了。

“這回往哪走?”謝雲瀾邊問邊自覺主動的遞了一根樹枝給沈凡。

此回南下,沈凡雖然多有拖延磨蹭,選擇方向的方式也極其不靠譜,可最後的結果竟然都恰到好處,就比如當時與王泰一行人分開坐船,若是按照謝雲瀾原定的計劃,他們就會沿著陸路,一路往懷州去,路上會遭遇山體滑坡延緩行程不說,還會因為來得太遲,化蛇已成氣候。

又譬如當時沈凡若是沒有喊累不肯走,他就不會與沈凡分開,沈凡也就不會被何柱等人騙走,他們便無法發現河神一案。

一切都是因緣際會,或許就像沈凡說的,冥冥中早有天命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