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周如玉此時心中也還沒回過神來, 想不通這其中的前因後果,但心底還是為阿蘇高興,謝公子這個人, 沈家全家上下都見過,自然知道是個極好的人。

上一回阿蘇與自己被福柔公主的人強行帶走,能被救出來, 也多虧了謝公子幫忙。

這樣一個人品才學,家世相貌樣樣都好的人, 阿蘇若是能嫁給他,當真是件好事。

沈伯文不置可否。

夫妻二人敘完話,便一道出了門, 去了正房。

沈老太太滿心滿眼都是笑,今天得了這個好消息,越發覺得自己那天沒有托付錯人。

要不是她那天尋了韓夫人說這件事,今天這麽好的一門親事,能落到他們家頭上?

沈老爺子雖然也高興,但還保持著往日的平和, 見長子進來了, 便招呼他過來坐下, 問道:“今天的事,你媳婦兒都跟你說了吧?”

沈伯文點點頭, 道:“說過了。”

“說過就好。”沈老爺子頓了頓,才開口問道:“你覺得這門親事,能不能結?”

他話音剛落, 沈伯文還沒開口, 沈老太太先不樂意了, 忙道:“這麽好的親事, 怎麽不能結?”

“娘……”沈伯文無奈,看著老太太,“我還沒說話呢。”

老爺子也瞪了眼她,老太太有點兒悻悻然,“那你說。”

沈伯文這才道:“謝家家風好,謝夫人和善,謝之縉亦是這京都之中出了名的才俊公子。”

聽到這兒,沈老太太面上又露出了滿意的神情來。

在一旁的周如玉卻聽得分明,自家相公這麽說,後面必有轉折。

果不其然,沈伯文隨即便道:“可娘,你想過沒有,謝家是高門大戶,我們只不過小門小戶,尋常人家,即便我如今考中了進士,在朝廷為官,但將來前途如何還不定。”

聽到此處,沈老爺子也陷入了思索。

“尋常人家結親,都逃不過門當戶對四個字。”沈伯文頓了頓,才接著道:“我們與謝家……”

他的話雖沒有說完,只是在場眾人都聽懂了他的意思。

不過說到最後,沈伯文又道:“只是這終歸是阿蘇自己的親事,嫁過去之後也是她在過的日子,所以願不願意結,能不能結,也要問過她的意思才行。”

此言一出,沈老爺子與沈老太太都點了點頭。

其實按照沈老太太平時為人,定是要說什麽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麽能輪到小娘子自己定主意。

只是實在疼愛這個小女兒,再加上坳不過老爺子和話語權日漸加重的長子,這才作罷了。

周如玉出去將沈蘇叫了過來。

自己家中今日發生了這樣一件大事,沈蘇想要不知道都難,同樣明白自己被叫過來,是因為什麽。

她倒是沒有想到,只不過是前些日子去了趟謝家的莊子,回來沒幾天,就有一門親事要落在自己頭上。

沈老爺子見她來了,便將這件事與家人們的顧慮,都同她說了。

沈蘇安安靜靜地聽完,低頭細細思索了半晌,才擡起頭道了兩個字:“可以。”

說罷便主動為他們解釋起來:“我知道,爹娘,大哥大嫂都是為我才考慮那麽多的,只是無論嫁誰,我將來總歸是要嫁人的,而不論是嫁到同我們家門當戶對的人家,或是謝家,同樣是過日子。”

周如玉聞言,便想說雖說同樣是過日子,可日子怎麽過,也不一樣啊。

沈蘇說罷,又語氣平靜地道:“我一直都覺得,嫁人這件事,就像是賭錢。”

“你這孩子!”沈老太太聽不得這話,不由得瞪了她一眼,“胡說八道什麽呢。”

沈伯文卻沒有說話,他先前從未意識到,自家這個妹妹,平日裏看著是個活潑的性子,心思卻如此通透。

沈蘇拉了沈老太太的手,笑了笑,道:“您先別急嘛,聽我說完。”

“你說,我看你能說出個什麽花兒來。”

沈老太太氣呼呼的。

沈蘇這才繼續道:“嫁過去之前,無論怎麽相看,怎麽挑選,都只知其貌,不知其裏,像不像是盅蓋還沒開的時候,也不知道裏面的大小?”

她先前雖一直在桃花村中,除了長源縣,也沒去過更遠的地方,但村裏總有些閑漢喜歡在村裏對這些事大說特說,她多少也就了解了幾分。

“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說。”

沈蘇說罷這句,又垂了眸子,輕聲道:“現在既然是他們家來求親,那便證明我們家有他們看得上的地方,無論是沈家,或是我這個人,亦或是因為哥哥,那這門親事便結的。”

“同樣是嫁人,嫁到高門大戶之中,自有高門大戶的難處,但誰能保證,嫁到尋常人家,就能事事順心,不碰見些亂七八糟的事呢?”

說到這裏,她面上露出個同往日一般的笑來,語氣輕松地道:“起碼謝夫人待我和善,謝公子也一表人才,同長得好看的人一道過日子,起碼看著舒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