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都, 皇宮西苑。

景德帝最近心情不錯,因為衛國公又一次打了勝仗歸來,解決了南陽府的糟心事, 從受災各地傳來的消息也都是好的,賑濟之事一切順利,災情逐漸平穩下來。

他近一年很喜歡叫韓嘉和來西苑寫詔令, 要麽就是把人叫過來聊聊天,或者陪自己讀會兒書。

不管怎麽說, 畢竟是自己欽點的探花郎,看到韓嘉和那張好看的臉,景德帝的心情也會變得好點兒, 況且他也的確是有真才實學的。

“最近翰林院忙不忙?”

景德帝放下手裏的折子,身子往後一靠,靠在椅背上放松片刻,同韓嘉和閑聊起來。

皇帝同你說話,不管你正在幹什麽,都得放下手裏的活兒, 專心應答。

還好韓嘉和替景德帝抄的文章剛好抄完, 聞言便放下手中的筆, 束手站好,回道:“回陛下的話, 還是老樣子。”

景德帝一聽就笑了起來,搖著頭道:“也就是你敢這麽說了,換了其他人, 哪個會這麽說話?”

不過既然笑了, 那就沒有怪罪他的意思, 反倒同他話起家常來, 和氣地問道:“你家中近來可好,永昌可好?”

永昌郡主範清漪,也就是韓嘉和的妻子。

畢竟是景德帝的外甥女,關心一下也算尋常。

韓嘉和聞言,便言簡意賅地道:“勞陛下垂問,臣家中一向都好,郡主亦是身體康健。”

景德帝頷首,語氣中帶了點難得的溫情:“太後前兩天還跟朕提起永昌來著,你回頭讓她多進宮來陪陪太後她看人家。”

“臣遵旨。”

韓嘉和並無異議,聽罷便躬身應下。

……

從西苑出來回到翰林院中,沒過多久,便陸陸續續有人提前下班,翰林院清閑,規矩松散,除了剛來的新人還兢兢業業的不敢提前走人,老人們卻已經早退成了習慣。

韓嘉和今日並不想在翰林院中待到下衙,於是也隨大流提前離開。

只是踏出了翰林院的大門,他心頭又有些迷茫,不知該上哪兒去。

他並不想回家。

站在原地思索了片刻,他便決定去三叔家拜訪。

雖然沒有提前送帖子過去,但應當不至於不讓自己進門吧?

這個想法在他腦海中轉瞬即逝。

走了半晌工夫,他便帶著小廝來到了三元巷。

然而剛走到三叔家門口,迎面便碰上了剛剛被下人送出門來之人,他的視線和腳步不由得凝滯住了。

沈蘇今日是專門來拜訪韓夫人蕭氏的,謝家大哥和大嫂前幾天回了京都,自家婆婆準備到時候在家中設宴,邀請些親朋好友聚一聚,自己今日過來,便是親自來給韓夫人送帖子的。

卻不曾想,會在出來的時候遇上韓嘉和。

自從因為他遭了福柔公主的那場池魚之殃之後,沈蘇便對這人半分好感也無,此刻碰見,她臉上原本客氣的笑意便收斂了三分,平靜之中帶著疏離,福了福身,:“韓大人。”

畢竟韓嘉和是韓先生的親侄子,盡管心中不怎麽待見他,沈蘇也不好在韓先生家門口給他臉色看,客客氣氣地見了禮。

韓嘉和聞言,面色是十年如一日的冷淡,拱手回禮: “謝二奶奶。”

如今沈蘇已經嫁給了謝之縉,自然只能以夫姓稱呼。

二人平平常常地互相見禮,隨即沈蘇便點頭示意道別,扶著丫鬟的手上了謝府的馬車,而韓嘉和面上雖若無其事,心上卻泛起苦澀,右手不自覺地攥緊。

……

進了韓府,下人將他引到前廳,正巧韓輯夫婦倆都在。

他剛見完禮,蕭氏客客氣氣地應了,韓輯卻看到他就煩,不由得說:“你自己有家不回,怎麽又跑我這兒來了?”

話音剛落,他胳膊上就被蕭氏拍了一把,擡眼看過去,又挨了一記眼刀,只好微微撇嘴,暫且先偃旗息鼓。

蕭氏拍完自家近些年越發不著調的相公,便對侄兒歉意地笑了笑,道:“嘉和,你三叔同你鬧著玩兒呢,你莫要放在心上。”

“三嬸,無事的,侄兒明白。”

韓嘉和無奈地笑了笑,聽罷便道。

冷美人難得一笑,登時便晃花了旁人的眼,映得滿室生輝,前廳裏伺候的丫鬟瞧了個正著,暗暗在心裏吸了一口氣,不由得有點兒頭暈,差點兒拿不穩手裏的帕子。

蕭氏見狀,心情也更好了,溫和地道:“你難得過來一趟,三嬸兒去交代廚房多做幾道好菜招待你,你先坐著跟你三叔說會兒話。”

說罷便起身準備往外走。

韓嘉和亦起身相送:“麻煩三嬸了。”

蕭氏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隨即便帶著人離開了。

等她出去,韓輯便不滿地哼了一聲,然後也不理會韓嘉和,自顧自地翻看起手中的話本來。

韓嘉和也並未開口說話,他垂下眸子,捧著茶盞,安安靜靜地坐在椅中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