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昭陽宮。

鄭皇後剛抄完一卷佛經, 上面的字跡端正整齊,十分漂亮,她身邊伺候筆墨的大宮女不由得贊道:“娘娘的字越發好看了, 奴婢幫您供到小佛堂去。”

“去吧。”

鄭皇後沒有拒絕,放下筆便由著她去了。

就在這時,另一個大宮女從門外走了進來, 將打聽來的消息輕聲匯報給鄭皇後。

“娘娘,太子殿下今日求見陛下, 陛下又沒見。”

只這一句話,鄭皇後的心便沉了下去,只是面上還保持著鎮定, 交代道:“讓他安心待在東宮,在案子查明之前不要再動。”

待宮女應下,又問起:“陛下這幾日都歇在哪兒?”

大宮女顯然對這些事都了然於心,聞言便不假思索地答道:“回娘娘的話,陛下這幾日都歇在西苑,並未涉足過後宮。”

見自家娘娘若有所思, 她又接著道:“容妃和容妃都帶著羹湯和糕點去求見過, 陛下都沒有召見呢, 聽說容妃娘娘原本是興高采烈地過去的,後面卻是面色不好地回來了。”

她語氣中透著一絲幸災樂禍和揚眉吐氣。

誰讓自家太子殿下差事不利, 那邊兒就抖起來了,活該被陛下訓斥。

鄭皇後的心思卻不在容妃受挫這件小事上,原本皺起的眉又松開。

她摩挲著手上的迦南木手串, 一邊思索著。

——誰都不見, 總比單單不見太子的好。

旋即她又想起景德帝的病, 先前病倒了一天一夜, 竟不讓她們去探望,細問也不許,問就只說沒什麽大事,可這樣的話能瞞得過誰?

他從登基到現在一向勤政,若是沒什麽大事,又怎麽會連朝會都沒上?

不過是信不過她們這些人罷了。

想到這兒,鄭皇後不由得抿了抿唇。果然,帝王果真是帝王,若自己真的將皇帝當做自己的夫君,定然是要吃大虧的。在他還年輕力壯的時候,太子便是他的好兒子,文武雙全,性子仁善,是給他錦上添花的那朵花。

可待到他年老體弱之時,這朵花就變成了能威脅到他的猛虎……

鄭皇後沉思了片刻,又開口道:“你親自去一趟沈家,把沈侍郎的夫人請過來,就說本宮尋她說會兒話。”

“是,奴婢這就去。”

大宮女福身應下,隨即便告退出去。

周如玉在接到消息的時候還在擔心,若是皇後娘娘要問自己關於相公差事的事,她要怎麽回答才算合適。

相公的秘密定然是不能隨意泄露的。

“臣婦拜見皇後娘娘。”

被宮女引著進了昭陽宮的前殿,周如玉福身行禮。

鄭皇後態度溫和地道:“沈夫人請起。”

看著自己眼前這個相貌溫婉,雖略顯緊張卻並不局促的女子,鄭皇後不由得想起了她的老師,韓輯的夫人蕭氏,那個曾經也名滿京都的才女。

原本想要從她身上打探這件案情的心思忽然淡了。

蕭氏能收她為弟子,想來她身上定有過人之處,鄭皇後有一種預感,哪怕自己出言打聽了,也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或許會一無所獲。

這般想著,她將要問出口的話便不由得換了一句:“夫人家中可還好?”

周如玉聞言,心稍稍提起,隨即面上露出個略顯苦澀的笑意,輕聲道:“勞娘娘垂問,家中暫且還好,還瞞著呢,沒敢讓老爺子和老太太知曉。”

她這句話說完,鄭皇後越發肯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測。

沈夫人或許是知道些什麽,但其中內情卻不能同旁人道。

既然如此,鄭皇後便輕嘆了口氣,對她安撫地笑了笑,才道:“沈大人的品性才幹,是陛下在本宮面前都誇贊過的,夫人也莫要擔憂,若是此事另有內情,想來陛下定會讓人查明真相,還沈大人一個清白。”

既然已經決定放棄打聽消息,鄭皇後也不介意做一個好人,說幾句好話寬她的心。

“多謝娘娘體諒。”

她話音落下,周如玉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氣。

皇後娘娘沒有打聽內情的意思就好,如若不然,她也沒有信心能同這樣的人說話滴水不漏。

閑聊了半晌,鄭皇後便借口乏了,讓宮女送周如玉出去。

周如玉也記掛著家裏,忙起身告退。

……

行到宮門前,周如玉迎面走來一道身影,她剛想回避,便聽見對面之人“咦”了一聲,然後道:“師母?”

能出現在這宮中,並且喚自己師母的只有一個人——皇長孫李禎。

周如玉心中微訝,擡起頭看了過去,果不其然瞧見少年熟悉的面容。

她福身行禮:“臣婦見過皇長孫殿下。”

“師母快請起。”李禎不由得忙道。

周如玉從善如流地起身,隨即便垂下眸子,輕聲道:“殿下快別這樣叫了,臣婦的夫君如今還是戴罪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