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平反

成德十三年秋, 平反越國公王振一家,其族人無罪釋放,追復越國公爵位, 著以國公之禮改葬, 贈太尉,謚號武毅, 復其妻誥命,召歸其子,女眷悉數釋出教坊司。

同月, 廢晉王自縊於宗人府, 追復親王爵, 以王禮下葬, 靈柩出應天, 葬入太原王陵, 謚曰恭,是為晉恭王,由其被廢王世子襲爵為晉王, 賜府於京城居住, 晉國封地並入行省, 由朝廷接管。

——教坊司——

教坊司奉鑾恭敬的迎著從宮內出來的印綬監掌印,“王氏家中女眷皆在教坊司,按慣例,新人剛入教坊司首當是學習,下官念其是忠烈之後,朝中多同僚相識之人,案發不久,故還未讓其登台獻舞。”

印綬監掌印笑道:“還是你劉大人最會做事。”

“大人說笑, 下官是罪臣之子,幸得天恩才得以免死,如今行事,只能是處處小心謹慎,唯恐辜負天恩。”教坊司奉鑾回道。

“國夫人在何處?”印綬監掌印問道。

“國夫人與其女因會樂器,故而做了提調女樂。”說罷,奉鑾便帶著印綬監掌印前往教坊司女樂所在的諸院。

秋風吹著院中的梧桐樹,沒過多久,地上便被落葉鋪滿,一名女樂走至樹下,頭戴唐巾,身著大紅羅銷金花圓領,腰間系鍍金花革帶,腳下則是與官員一樣的皁靴,踩踏著落葉發出枝丫的踩踏聲走至一頭,彎腰用掃帚將落葉掃到一個地方集中起來。

“這風又不止,即便你掃凈了,可過了一會兒風一吹它就又掉下來了。”一個年長的老婦人坐在石凳上說道。

“除非葉子落光,否則它便不會停止落下,難道要因為這樣,就不去掃拾它了麽,任由風吹只會是一地狼藉,最後遭罪的人還是放任者。”女樂回道,“就如現在的朝堂一樣,物極必反。”

“什麽時候了,你還去提朝堂。”婦人聽後明顯感到不悅,隨後滿眼傷神道:“你爹爹為朝堂忙碌了一輩子,隨先帝征戰,護今上,弄得滿身傷痕,如今卻換來此等下場,真是世道不公,人心不古。”

婦人越說越傷心,旋即又起了思家之情,“也不知你那兩個哥哥現下如何了。”

女樂旋即停下手中的動作,回頭道:“娘,前幾日出去獻舞,爹爹看重的那個歌姬也去了,府裏那麽多女眷隨著進來了,唯有她一點傷神也沒有。”

女樂想著,旋即又問道:“來此這麽久,哥哥帶回來的那個女童我一次也沒見著。”

婦人並未像她一樣想得極深,只是搖著頭,傷心道:“我哪兒知道呀,如今關在這院裏也不讓出去。”

“大人,就是這兒了。”話音剛落,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入院中。

二人回頭望去,見是兩位身著官服的朝廷官員,婦人遂連忙起身,用帕子擦了一把淚眼,“劉奉鑾,這是...”

還未等介紹,印綬監掌印便笑眯著一張臉迎了上去,拱手道:“國夫人不必如此多禮。”

“朝廷褫奪誥命,我已不是國夫人了。”婦人側過身子,傷感的回道。

“夫人勿要難過,前幾日朝廷得知越國公一案另有真相,陛下便下旨召九卿圓審,重開了越國公的案子,就在昨天,案情真相全部浮出,王公的罪如今已經平反了,陛下下旨追復王公的爵位,且以國公之禮重新安葬,夫人的誥命自也得以恢復。”印綬監掌印回道。

婦人聽後大驚,連忙問道:“那我的兩個兒子呢?”

“兩位小將軍已在歸京的路上。”印綬監掌印回道,“下官這次來,是奉陛下之命前來宣旨的。”

婦人回頭與女樂相視,一時間百感交集,心中與眼裏充滿了說不清道不盡的苦楚與心酸。

“越國夫人戚氏聽旨。”印綬監掌印拿出一道聖旨威嚴道。

王氏便攙扶著母親跪伏下,印綬監掌印展開青黃兩色的絹本聖旨,左側繡成德十三年,右側則繡有奉天誥命幾個大字,旋即咳嗽了兩聲後莊重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聞已故中軍左都督、越國公沉冤,遂詔大九卿圓審,今以查明冤情,罪人伏法,構陷忠良,悉以嚴懲,法司斷案不謹,朝廷誤判之過,令忠臣良將枉死,朕聞之,不勝悲痛,越國公一案,是朝廷之失,朕體察之誤,亦是朕之過,今赦其家眷,為官者,復原職,家中女眷,除籍教坊司,恢復誥命,官府抄沒家產如數奉還,賜金銀錢帛,免死鐵卷,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妾身接旨,叩謝聖恩。”聖旨下來,婦人顫顫巍巍的接過,抱著旁側的女兒泣不成聲。

“人死不能復生,出了這樣的事,換做誰心裏都不好過,越國公於國朝的功,朝野內外都清楚。”印綬監掌印嘆息道,“還請越國夫人節哀。”

“朝野都知道我夫君的功勞,可是當他蒙冤的時候,卻無一人站出,如今人死了,這些東西又有何意義?”越國夫人滿是埋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