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祭天儀式

成德十三年冬, 朝廷舉行冬至祭祀,由皇帝親臨至京城鐘山之南的圜丘大祀殿舉行冬至天地合祀,以皇太子亞獻, 燕王世子為終獻。

冬至前一日夜裏, 文武百官著朝服梁冠至奉天殿內等候, 奉天殿外陳車五駕, 隨著報時官員通報, “寅時至!”

禮部尚書李文遠持笏上前, 向殿內外高聲呼喊:“中外嚴辦!”

於是上十二衛親軍便打起精神警惕周圍, 宮城內外禁衛紛紛戒嚴, 皇帝身著袞服翼善冠,登上大輅,鹵簿儀仗排成長長的列隊,車架左右是不離左右的錦衣衛護衛, 儀仗隊前則有禁軍開道。

皇帝車架之後是皇太子所乘坐的金輅, 後面便是親王象駱,此次祭天皇帝本勒令齊王在家,然之後一段時間內, 齊王時常入宮伴駕,視膳問安無一日缺,宛如齊王妃之事從未發生一般, 皇帝遂收回成命, 準許齊王一同前往鐘山祭祀天地。

夜間長長的隊伍如一條金色的長龍,一直至圜丘不遠處的齋宮。

隊伍進入齋宮歇息, 禁衛便戒嚴周圍,趙希言穿著袞龍袍從車架上下來,對眼前的事物感到新奇, “前面就是鐘山的圜丘壇麽?”

圜丘壇內墻外西南方向有一燈杆,上面懸掛的大燈籠將整座祭壇照得通明,“那盞燈好大。”

“那是天燈。”

趙希言身側響起年輕人的聲音,側頭望去,上挑著眉頭道:“張大人不在陛下身側候著麽?”

張九昭抱袖躬身,“下官出來透透氣,正巧看見世子對那盞天燈感興趣。”

趙希言回過頭,“我並不感興趣,兩天前就隨同陛下檢查了祭祀所用的祭品與器皿,加上今日的鹵簿儀仗,這些錢,足夠安置天下的流民了吧,卻把它用在祭天之上…哼。”

張九昭聞之,順著趙希言目視的方向遠遠看去,並肩站列道:“天子終究是人,若以人力駕馭天下,此太過薄弱,不能長久,故而產生了禮,產生了神,又將權與之結合,若要作為帝王,就需得接受,為民固然好,然統治不固,天下的流民只會更多。”

話畢後,張九昭再次躬身,“即將前往圜丘了,下官還要回到禦前。”

趙希言沒有回答,只是呆呆的望著圜丘,明章陪在身後,“他們說天壇是離天最近的地方,爺今日代表殿下行終獻,可要向上天許願,說不定能心想事成呢。”

趙希言甩袖轉過身,“我從不信天。”

夜色漸漸散去,快至拂曉時,親王及文武百官更換祭服,皇帝乘車攜文武百官從齋宮至圜丘壇。

皇帝獨自進入祭壇底下所搭建的大帷幕內更換袞冕。

百官身著祭服序位祭壇底下,皇太子在其首,其次是宗室親王,皆具冕服。

祭祀所用樂乃中和韶樂,祭壇下,有禮部陳設奏樂所用樂器,數百名經過排練的樂工緊張等待著。

皇帝穿著沉重袞冕出來,由兩名太監攙扶著上前。

“迎神。”一聲令下,數百名嚴陣以待的樂工敲打著手中的樂器奏響《中和之曲》

贊禮官莊重的喝道:“跪!”

皇帝率文武百官跪拜,行跪拜之禮兩次後,郊社令舉火把將燎壇上鋪設的幹柴草點燃,大火撲騰而起,濃煙滾滾,升入空中。

皇帝遂起身將手裏的玉圭別入腰間將手洗靜之後再拿出端於手上,邁著沉穩的步子獨自走上祭壇《肅和之樂》隨之奏響。

“一跪。”壇頂的贊禮官道。

皇帝便於昊天上帝的神位前跪下,按照贊禮官指揮行禮儀。

“再搢圭。”

“三上香。”

“奠太帛。”

“進俎。”

皇帝起身親自將祭祀上天所用的神盤擺好。

“天子行初獻。”武功之舞伴隨《壽和之典》奏響而起。

皇帝走到設有爵的案前,搢圭伸手將爵洗凈,擦幹之後交給執事者,再從腰間抽出玉圭,走到酒奠所,再次搢圭執爵承酒,將其交給執事者,隨後至神位前跪下祭酒、上香,復拜兩次。

祝官便雙手低頭捧出祭祝文屈膝跪下,開展莊重讀道:“嗣天子臣趙括,敢昭奏於昊天上帝,時維冬至,六氣資始,敬遵典禮,謹率臣僚,恭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此禋燎,祗祀於上帝,奉高皇帝配帝侑神,尚享。”

良久後初獻禮畢,年少的太子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之下獨自登壇,在禮儀官指導下行亞獻的祭酒禮。

亞獻完畢後,贊禮官再次唱道:“終獻,燕王世子。”

禮樂由亞獻的《豫和之曲》改為奏《熙和之曲》

“世子,請。”引導的禮儀官上前躬身道。

趙希言雙手藏在冕服的袖子裏,緊緊握著手裏的圭,無奈的呼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問道:“真要去嗎?”

禮儀官一愣,頓時冷汗就冒了出來,旋即拱手道:“鴻臚寺所定,陛下欽點,國家大禮,文武百官都看著呢,世子現在可沒有回頭路了。”